• 翻译探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翻译探微

25 8.9折 28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纯深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02010

出版时间2008-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7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8元

上书时间2024-01-13

靖鮟大君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翻译探微
定价:28.00元
作者:朱纯深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2-01
ISBN:9787544702010
字数:241000
页码:3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研究之成果,求探“微”而后知“着”,不少篇章初次以中文在中国大陆发表。各章既独立又相关,以反思中文翻译研究为始,探讨文本意义结构,剖析诗意翻译效果。理论实践并举,语言文学兼顾。观点鲜明、论证严谨、分析独到,实为一部难得的译学力作,也是一部研习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可学可练的良师型教科书。
内容提要
本书集实力派翻译理论家、实践家朱纯深先生十余年研究之大成,分“翻译与世界观”“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文学”三编。基于作者深厚的语言学、文学乃至哲学理论修养,各章从微观着手,切入翻译的基本问题,以精到的实践功力,层层推演,生发出关于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全部重大问题的独到思考,实为一部的译学力作。全书实践与理论互为发明,既是译学理论研究者和翻译实践者的得力硪,也是外语和翻译领域各级研究生在确立研究课题、实施研究项目、写作研究论文方面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目录
译林版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诗意的——由翻译研究引发的宏观学术思考书林版原序上编 翻译与世界观 章 走出误区踏进世界——中国译学:反思与前瞻    1.0 引言     1.1 中国翻译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1.1.1 “成体系”与“自成体系”之别    1.1.2 “回顾”与“规定”之别    1.1.3 比较:“盲目的优越感”与“有根据的自尊心”之别    1.2 中国译学的理论个性是在国际互动中发展的    1.2.1 “中国特色”:出发点还是目的地?   1.2.2 历时比较:特色还是共性?    1.2.3 共时比较一:语言的“异”与“同”    1.2.4 共时比较二:思维方式上的综合与分 析   1.2.5 共时比较三:“落后”与“进步”   1.2.6 共时比较四:文化心理的“内向”与“外向”    1.2.7 发展方向:“接轨”与“正轨”辨    1.3 结语:走出误区踏进世界 第二章 旧题新解:从国际互动看中国翻译    2.0 引言     2.1 翻译要不要理论     2.2 重提“信达雅”     2.3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2.4 结语 中编 翻译与语言学 第三章 文本与翻译:三维意义结构及其跨语言重建    3.0 引言     3.1 功能语法与翻译     3.2 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3.3 意义结构:一个综合的三维模式    3.3.1 语言构成:意义结构的 维    3.3.2 交际互动态:意义结构的 第二维    3.3.3 美学效应:意义结构的 第三维    3.3.4 意义结构三维间的关系     3.4 从文本类型/体裁看意义结构各维间的关系   3.4.1 意义结构:形式和内容的整合     3.5 翻译是一个三维的过程    3.5.1 地道的语言与创造性的语言运用    3.5.2 信息分布的重现    3.5.3 效果匹配     3.6 结语  第四章 翻译单位再探:论以句子为翻译的关键功能单位    4.0 引言     4.1 有关翻译单位范围的争论     4.2 翻译单位的重新定义     4.3 翻译单位与翻译对等     4.4 语言单位:在译语文本建构中的三重性质     4.5 文本单位的文本人格:三个功能     4.6 把文本看作是翻译的“目的”而非“单位”     4.7 句子为关键的功能翻译单位     4.8 从句子层面看子句和段落     4.9 以句子为关键功能翻译单位的翻译     4.10 结语 第五章 句子翻译内外观:论句子作为翻译的关键功能单位之文本责任    5.0 引言     5.1 个案一:次序、过程与效果     5.2 个案二:在句子与文本之间    5.2.1 从语义及主述位结构的角度分析原文的句内语序    5.2.2 对中译文的考察     5.3 个案三:从句子到文本    5.3.1 分析源语文本的主述位结构    5.3.2 比较源语文本与其译文的主述位结构     5.4 讨论     5.5 结语  第六章 修饰关系及其翻译:信息、意图与效果    6.0 引言     6.1 修饰关系与前景—背景式信息分布     6.2 功能词:既是句法负载者又是信息携带者     6.3 词:可供翻译的语义值     6.4 成分分析:词的内修饰关系     6.5 内修饰语和外修饰语     6.6 结语  第七章 施事的句法地位及其在英汉被动句互译中对信息呈现的意义    7.0 引言     7.1 施事位置和被动结构的形成     7.2 施事的地位与主动形式的被动句    7.2.1 倒装结构    7.2.2 非特定施事结构和无主语结构    7.2.3 PV结构     7.3 显性施事被动句中施事的地位     7.4 施事在“是的”和“的(……)是”结构中的地位     7.5 结语  第八章 翻译交际中形式与内容的整合:以汉语代词的话语功能为例    8.0 形式、内容与交际:问题的提出     8.1 隐性呈现与显性呈现:形式内容整合以促成交际     8.2 零代词与全代词:个案例证    8.2.1 人称代词    8.2.2 表领属关系的“的代词”     8.3 结语  第九章 从句法像似性与“异常”句式的翻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文体意识    9.0 引言     9.1 像似性:句法与文体     9.2 像似性:句式与效果     9.3 从像似功能看“异常”句式:走出“欧化”的认识误区     9.4 “异常”句式:翻译的犹豫     9.5 结语:文体自觉的翻译是语言世界里的旅程 下编 翻译与文学 第十章 诗意的游戏:从《登高》英译看翻译的实用美学    10.0 引言    10.1 原作分析    10.2 译作分析比较与翻译试验    10.3 对仗与视点:两个技术问题    10.4 结语 第十一章 从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看《荷塘月色》的美学意义及翻译试验    11.0 引言    11.1 文与意:篇章分析    11.2 内与外:句子分析    11.3 音与形:结构重复    11.4 结语    [附录1]原文    [附录2]英语翻译试验 第十二章 感知、认知与中国山水诗翻译:从诗中有“画”看《江雪》诗的翻译    12.0 引言    12.1 供分析的原文    12.2 逐行分析    12.3 作为心画的全诗文本:一个有意的“误读”    12.4 结语    [附录1]《雪溪行旅图》    [附录2]《寒江独钓图》    [附录3]《寒江独钓图》    [附录4]译文跋 翻译研究:不仅仅是一幅“地图”参考书目 Ⅰ. 英文部分 Ⅱ. 中文部分  Ⅲ. 部分例子出处
作者介绍
朱纯深,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多年来从事英汉翻译的教学与研究,曾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现执教于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并指导博士研究生,兼任《中国翻译》及英国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编委,《英语世界》顾问,以及中国译协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