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14 5.6折 2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月卿 等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18378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9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5元

上书时间2024-04-28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定价:25元
作者:李月卿 等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117118378
字数:320000
页码:199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共分七章:章概论,介绍各种医学成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医学影像成像的基本条件、模拟X线成像、数字X线成像等内容。本书编写力争全面、系统,既有传统X线成像理论,又有近年来出现的CR、DR、DSA、CT、MR成像原理、图像重建与图像处理及图像质量因素分析,并且简单介绍新近发展的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在内容编排、文字组织、图表应用等方面,努力做到好懂、好读、好用,还注意到与其他教材的有机联系,既互相呼应,又尽量避免重复。
目录
章 概论  节 医学影像技术及其发展    一、医学影像技术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分类    一、X线成像    二、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三、磁共振成像    四、其他成像  第三节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一、课程特点    二、学习方法第二章 医学影像成像的基本条件  节 信息影像的传递与形成    一、模拟X线信息影像的传递与形成    二、数字信息影像的传递与形成  第二节 信息源    一、X线成像    二、磁共振成像  第三节 影像信息载体    一、X线      二、射频电磁波  第四节 影像信息接收器    一、屏-片系统    二、影像增强器-X线电视    三、影像板    四、平板探测器    五、CT成像检测器    六、磁共振成像的接收线圈  第五节 影像视读第三章 模拟X线成像  节 模拟X线信息影像    一、X线透视及其特点    二、X线摄影及其特点  第二节 模拟X线成像信息接收器    一、医用X线胶片    二、增感屏    三、扁平颗粒技术    四、荧光屏及X线电视系统  第三节 X线影像信息载体    一、X线束    二、X线管焦点及其成像性能  第四节 X线照片密度    一、照片密度一    二、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第五节 X线照片对比度    一、对比度的概念    二、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三、散射线对x线照片对比度的危害  第六节 X线照片的层次    一、X线照片层次的概念    二、高千伏摄影中照片层次    三、软X线摄影中照片层次  第七节 X线照片的锐利度    一、锐利度的概念    二、影响照片锐利度的因素  第八节 X线照片影像的失真    一、放大失真    二、歪斜失真    三、重叠失真第四章 数字X线成像  节 数字图像基础知识    一、数字图像概念    二、数字图像与图像矩阵、灰度级数的关系    三、数字图像的形成    四、数字图像的特点    五、数字图像的基本处理  第二节 计算机X线摄影    一、CR系统特点    二、影像板    三、CR成像基本原理    四、cR系统的图像处理    五、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  第三节 数字X线摄影    一、影像信息接收器    二、成像性能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一、DSA原理    二、减影方式    三、影响DsA图像质量的因素第五章 计算机x线体层成像  节 概述  第二节 CT成像原理    一、CT机的基本构造    二、cT成像过程    三、CT成像原理  第三节 数据采集与扫描方式    一、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原则    二、常规CT扫描方式    三、螺旋CT      四、双源CT    第四节 CT图像重建    一、数理基础    二、图像重建方法  第五节 CT图像处理    一、图像处理功能    二、图像后处理技术  第六节 CT图像质量    一、CT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二、成像参数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第六章 磁共振成像  节 概述  第二节 发生磁共振现象的基本条件    一、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二、静磁场    三、射频脉冲  第三节 磁共振图像的信号    一、相位的概念    二、自旋质子弛豫    三、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第四节 磁共振图像的空间定位    一、梯度磁场的概念    二、层面选择    三、空间编码  第五节 磁共振图像的重建    一、傅里叶变换    二、信号平均和扫描时间    三、K-空间的概念    四、磁共振图像的对比  第六节 磁共振成像序列    一、脉冲序列    二、自旋回波序列    三、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四、反转恢复序列    五、梯度回波序列      六、梯度自旋回波序列    七、回波平面成像序列    八、其他MR检查新技术  第七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一、时间飞越法MRA    二、相位对比法MRA    三、对比增强MRA  第八节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    一、MR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    二、成像参数对MR图像质量的影响第七章 图像存储与通讯技术  节 PACS概念与优越性    一、PACS概念    二、PACS优越性  第二节 PACS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一、PACS的组成    二、PACS的工作流程  第三节 PACS的类型    一、按结构形式分类    二、按规模大小与应用功能分类  第四节 PACS的应用与管理    一、PACS在临床应用    二、PACS的管理    三、PACS与远程放射学实验  实验一 X线胶片特性曲线的制作及特性值测试  实验二 增感屏增感率的测试  实验三 X线管有效焦点的测试  实验四 照射野的X线量分布  实验五 X线管焦点极限分辨力的测试  实验六 X线照片影像的几何学模糊  实验七 CR(DR)系统成像(见习)  实验八 CT成像(见习)  实验九 磁共振成像(见习)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二 不同厂家脉冲序列名称对照表附录三 专业词汇英汉对照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