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13 4.4折 29.5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滁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月卿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6-4-10-91

上书时间2023-07-23

晶晶书屋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月卿 编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8
  • 版次 1
  • ISBN 9787117050913
  • 定价 29.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内容简介】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计划授课90学时(含实验)。《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共有六章,第一章概论,介绍X线、CT、MRI、超声、放射性核素成像的概况;第二至第六章分别介绍相关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图像重建、图像处理及图像质量因素分析。本教材编写内容力争全面、把握重点,既有传统X线成像,也有近年来出现的CR、DR、DSA、CT、MRI、超声、放射性核素成像。在内容编排、文字组织、图表应用等方面力争做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直观性强,适于学生学习且有益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为使八本教材互相呼应并有机结合,尽量不与其他教材重复,必要时对某些内容作简单介绍。该书除用作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高专学生教材外,还可以作为人事部、卫生部的医学影像技术系列职称考试参考书,以及供在职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概论
第一节 医学成像技术的分类
一、X线成像
二、磁共振成像
三、超声成像
四、放射性核素成像
五、可见光成像
六、红外、微波成像

第二节 医学图像的识别
一、图像识别的基础
二、图像识别的方法
三、图像识别的工具

第三节 医学成像系统的评价
一、电磁波透射成像的分析
二、超声成像与X线成像的比较
三、形态学成像与功能成像
四、对人体的安全性

第四节 医学影像技术展望
一、开发超高分辨力的显示系统
二、提高影像设备的性能,增加新的功能
三、医学影像数字化
四、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

第二章 x线成像
第一节 模拟X线成像
一、摄影的基本概念
二、模拟X线信息影像的形成与传递

第二节 增感屏胶片系统X线成像
一、医用X线胶片
二、增感屏
三、屏一片体系的调制传递函数及扁平颗粒技术
四、X线照片影像的密度
五、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
六、X线照片影像的模糊
七、X线照片影像的颗粒度
八、X线照片影像的失真度

第三节 数字化X线成像
一、计算机数字图像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X线摄影
三、数字X线摄影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五、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
六、计算机辅助诊断

第三章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第一节 CT成像原理
一、CT成像技术的发展
二、CT成像物理原理

第二节 数据采集与扫描方式
一、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
二、数据采集原则
三、扫描方式

第三节 CT图像重建
一、图像构成概念
二、图像重建的基本要求
三、图像重建数理基础
四、图像重建方法

第四节 CT图像处理
一、图像处理功能的种类
二、显示功能处理
三、确定和测量兴趣区域
四、三维CT
五、图像的过滤
六、CT图像后处理功能

第五节 CT图像质量
一、CT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CT图像与x线照片评价比较
三、CT图像质量的参数
四、典型的CT图像干扰

第六节 多层螺旋CT
一、多层螺旋CT简介
二、多层螺旋CT基本原理
三、多层螺旋CT优势
四、多层螺旋CT的发展和展望

第四章 磁共振成像
第一节 概述
一、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二、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第二节 磁共振现象的物理学基础
一、产生磁共振现象的基本条件
二、原子核的特性
三、静磁场的作用
四、射频磁场的作用

第三节 磁共振图像的信号
一、相位的概念
二、自旋弛豫
三、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四、磁共振图像的对比

第四节 磁共振图像空间定位和重建技术
一、梯度磁场的概念
二、层面选择梯度
三、频率编码梯度
四、傅里叶变换
五、相位编码梯度
六、多层面成像
七、扫描时间和信号平均
八、二维图像重建
九、三维成像
十、K一空间的概念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的序列技术
一、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
二、自旋回波序列
三、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四、反转恢复序列
五、梯度回波序列
六、梯度自旋回波序列
七、回波平面成像序列
八、超快速成像序列的特殊应用
九、化学位移技术

第六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流动定量
一、时间飞越法MRA
二、相位对比法MRA
三、对比增强MRA
四、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后处理
五、磁共振流动定量分析

第七节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
一、MR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
二、成像参数对MR图像质量的影响
三、提高图像质量的一些特殊技术
四、MR图像的常见伪影

第五章 超声成像
第一节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一、超声波的基本概念
二、超声波的物理量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四、超声多普勒现象
五、超声的衰减和吸收规律
六、超声的理化作用
七、超声的生物效应

第二节 超声探测的物理基础
一、超声的发射与接收
二、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原理

第三节 超声成像系统
一、B型超声诊断仪
二、M型超声诊断仪

第四节 超声多普勒成像系统
一、超声多普勒成像的工作原理
二、连续多普勒超声仪
三、脉冲多普勒显像仪
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
五、血流的彩色多普勒显示方法
第五节 其他超声成像原理

第六节 超声图像质量
一、超声图像质量评价
二、超声图像质量的控制

第六章 放射性核素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成像
一、放射性核素的概念
二、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原理
一、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二、裂变型MO-Tc发生器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
一、放射性药物及分类
二、常用放射性治疗药物
三、放射性药物体内定位机制
四、放射性药物标记方法
五、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一、定义
二、基本原理
三、放射性核素示踪实验
四、放射性示踪技术的基本问题
五、放射性核素示踪的特点

第五节 7照相机
一、7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二、核素成像的基本过程
三、7照相机的质量控制

第六节 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
一、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
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

实验一 胶片特性曲线的制作及特性值测试
实验二 增感屏增感率的测试
实验三 X线管有效焦点的测试
实验四 照射野的线量分布
实验五 X线管焦点极限分辨力的测试
实验六 管电压在摄影中的作用
实验七 X线影像的几何学模糊
实验八 CR系统(见习)
实验九 CT成像(见习)
实验十 磁共振成像实验(一)
实验十一 磁共振成像实验(二)
实验十二 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及图像处理(见习)
实验十三 7照相机或SPECT成像(见习)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