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直观脉法 诊脉捷要及心得体会 朱志宏 著 中医脉学把脉入门书籍号脉图书歌诀丛书脉诀口袋书一学就通脉诊脉经书籍 中医入门书9787559122858
  • 正版 直观脉法 诊脉捷要及心得体会 朱志宏 著 中医脉学把脉入门书籍号脉图书歌诀丛书脉诀口袋书一学就通脉诊脉经书籍 中医入门书9787559122858
  • 正版 直观脉法 诊脉捷要及心得体会 朱志宏 著 中医脉学把脉入门书籍号脉图书歌诀丛书脉诀口袋书一学就通脉诊脉经书籍 中医入门书9787559122858
  • 正版 直观脉法 诊脉捷要及心得体会 朱志宏 著 中医脉学把脉入门书籍号脉图书歌诀丛书脉诀口袋书一学就通脉诊脉经书籍 中医入门书9787559122858
  • 正版 直观脉法 诊脉捷要及心得体会 朱志宏 著 中医脉学把脉入门书籍号脉图书歌诀丛书脉诀口袋书一学就通脉诊脉经书籍 中医入门书978755912285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直观脉法 诊脉捷要及心得体会 朱志宏 著 中医脉学把脉入门书籍号脉图书歌诀丛书脉诀口袋书一学就通脉诊脉经书籍 中医入门书9787559122858

直观脉法 朱志宏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6 8.1折 6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汕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志宏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03-15

汕头市金平区汇成医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志宏
  •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59122858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0页
  • 字数 232.000千字
【内容简介】
“直观脉法”是一种直观的直觉感受,是中医大夫的双手搭到对方手腕寸口桡侧脉上的手感直观感觉。本书作者这套脉法的基础、框架和法要乃是从多位老师处领悟、继承;然后运用,发挥。在运用过程中也结合了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基础理论,扩展已有的脉法经验,进一步验证;同时再经过作者自己在临床上的摸索、启发和推陈致新,扩充了一些症状和病机的认识,对心理脉法更加娴熟和准确;这三者结合起来让这套脉法更加系统、更加直观。中医人如果能掌握比较系统、整体、有效的脉法,不仅对治病有很大帮助,而日对患者重建对中医的信任也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朱志宏,2005年毕业于法国普瓦捷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硕士。曾祖父以上历代在药都樟树开药铺并坐堂行医,承蒙福荫,2009年转学岐黄,中医师承,独立行医,多处义诊,后获医师资格,继承祖上箕裘之志,学医即临床,已逾十载。因酷爱中医,喜好钻研,多方拜访明师,师承西苑医院张东老师、渭南孙曼之老师、十堰余浩老师、张家界董道长,承其技,染其德,以传统中医思路立于方、脉之中,以道载医,以医悟道。曾为深入中医学习而奋考三年中医博士;曾为思考一个疾患而梦中处方; 已出版《我与中医机缘》一书。
【目录】
 目 录

第1章 什么是直观脉法? 1

第2章 中医之脉是一条生命信息的长河 4

第1节 脉象是身体的全息体象 4

第2节 我们能从寸口脉上摸到什么 7

一、摸症状(当下) 7

二、摸心态情绪(当下和过去) 9

三、摸与亲人的关系(当下过去兼而有之) 12

四、摸疾病的发展趋势(未来) 15

第3章 中医心理学——脉象上的心理情怀 18

第1节 儿童心理脉法 19

第2节 成人心理脉法 32

第4章 摸脉知病症——切而知之谓之神 43

第1节 摸脉的故事 43

第2节 脉诊比仪器提前知道的病情 51

一、胸痹——心脏病 53

二、中风——脑梗死 58

三、癌症 61

四、男子精子活力不足 65

五、男子勃起障碍 68

六、脂肪肝 70

七、尿酸高 72

八、男子前列腺增生 73

九、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超高 76

十、抑郁和焦虑 77

十一、女子卵巢早衰 81

十二、月经量少 84

十三、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 86

十四、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 87

十五、肌瘤/囊肿 89

第5章 为医者,摸脉步须知 92

第1节 持静心 93

一、医者本是修行人 93

二、心、念、意、神和气在手指的凝聚 93

三、孙思邈的持静心及参透天地变化的故事 94

四、持静心的练习方法 96

第2节 懂脉之“象” 97

一、象思维 97

二、脉气的强弱虚实形成不同脉“象” 98

三、内有物则脉必是有形 99

四、内空虚则脉柔软如棉 100

第3节 明升降 100

一、观自然,明升降 101

二、升降是自然之道,万物法则 102

三、观天地以应于人 103

第4节 观出入 104

一、出入是正气和邪气的通道 104

二、出入是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106

第5节 懂医理 107

一、气化 107

二、水火既济 109

三、釜底之薪 111

四、中医的整体思维 113

五、脉气的升降沉浮 113

六、完备的中医基础知识 114

第6节 知常脉 116

一、左寸心脉的平脉 116

二、右寸肺脉的平脉 116

三、左关肝脉的平脉 117

四、右关脾脉的平脉 117

五、肾脉的平脉 117

六、我对《黄帝内经》五脏平脉的理解 117

第7节 探脉势 121

一、脉势的整体观 121

二、脉势的判断 122

三、影响脉势的核心原因 123

四、郁脉的部位及含义 123

五、气机升降失常的几种类型及临床表现 125

六、脉势及理法方药 126

第8节 从脉势知太过不及(虚实) 129

一、脉势太过:为有余之象(实) 130

二、脉势不及:为不足之象(虚) 131

三、郁脉均为太过 132

四、五行生克病机的脉象及性格特征 134

第9节 懂沉浮 137

一、脉之沉浮顺应四季 137

二、药之沉浮顺应气机 138

三、药之沉浮顺应病位 139

第10节 辨心脉 140

一、心脉的重要性 140

二、心脉本位脉及心包受邪的鉴别 141

三、心脉的变脉 142

第6章 由脉象知病症 144

一、左寸心脉的两种特殊脉象 144

二、右寸肺脉的两种特殊脉象 145

三、左关肝脉的两种特殊脉象 145

四、右关胃脉的两种特殊脉象 146

五、左右尺脉的几种特殊脉象 146

六、双内脉及上冲脉的实象 147

七、综合寸关尺的脉象 148

八、绝缘体质——半绝缘和全绝缘 148

第7章 懂阴阳 152

一、正常人体的升降阴阳 152

二、疾病状态下人体的阴阳 153

三、脏腑阴阳 153

四、生命组成的两种阴阳物质 153

五、自然界的阴阳 153

六、哲学上的阴阳 153

七、治病中的阴阳 154

第8章 观天地 155

一、人体顺应四季的自然规律 155

二、热能化水成炁的自然现象 156

三、阳能温煦生长的自然现象 156

四、阴能凉润滋养的自然现象 157

五、寒能结水成冰的自然现象 158

第9章 左右手脉互比 159

一、人身是一个整体 159

二、左右手脉互比的好处 160

第10章 常用的脉法语言 161

一、郁脉 162

二、满脉 164

三、无脉 165

四、变脉 165

五、滑脉 166

六、坠脉 167

七、长脉 168

八、弦脉 168

九、软脉 169

十、弱脉 169

十一、平脉 170

十二、浊脉 170

十三、数脉 171

十四、豆脉 172

十五、涩脉 173

十六、不齐脉 173

十七、短脉 174

十八、凹陷脉 174

十九、结脉 174

二十、兼脉 174

二十一、脉气中的其他异常脉气团 175

第11章 由象知理法方药 178

第1节 从脉势知理法方药 178

第2节 从各部虚实知用药 179

第12章 中医药象学 185

一、动、植物的生命特性与生长环境 186

二、药物形态造就不同药物功效 186

三、不同生长周期产生寒热温凉 187

四、不同用药部位产生药性升降 187

五、不同采摘时节造就了不同五行 188

六、不同质地产生不同的升降和功效 189

七、五色与功效及归经 190

八、丝瓜藤的药象解读 190

第13章 用药象思维再认识常用药 193

一、乌梅——酸敛佳品 193

二、桂枝——温通良将 194

三、麻黄——宣肺上品 196

四、杏仁——降气妙药 197

五、芍药——柔缓 198

六、石菖蒲——开窍神品 198

七、炒枣仁——助胆定神 199

八、苍术、厚朴——燥湿妙药 199

九、附子——益火之源 200

十、茯苓——淡渗去温 201

十一、肉桂——温暖命门 202

十二、桔梗——缓补肺虚 202

十三、瓜蒌、薤白——胸痹对药 203

十四、半夏——降逆神品 203

十五、干姜——温中散寒 204

十六、砂仁——芳香醒脾 205

十七、柴胡——升清提气 205

十八、生黄芪——提气 206

十九、山茱萸——收涩虚阳 206

二十、荆芥、防风——祛风提气 207

第14章 医案摘录 20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