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86高级美术师国画,约45*70厘米
  • 5386高级美术师国画,约45*70厘米
  • 5386高级美术师国画,约45*70厘米
  • 5386高级美术师国画,约45*70厘米
  • 5386高级美术师国画,约45*70厘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5386高级美术师国画,约45*70厘米

260 六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不详

类别设色(彩色)

材质其他

装裱形式其他

尺寸1 × 1 cm

上书时间2013-05-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六品
有烂,喜欢标6品免纠纷。
商品描述
周哲波(1948— ),男,1948年生于安徽省肥西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新安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把文学的意境和意象带入画中,中西美学相融于画,这是周哲波的艺术追求。画作构图打破时空,具有油画意蕴,体现了独特的人文主义理想,多幅牡丹画被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墨西哥、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国际友人收藏。
个人简介
周哲波是中国著名画家,对于安徽省乃至全国知识界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他是安徽人民出版社中、英文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他又让文学与丹青喜结良缘。画笔之下,千姿百态的牡丹竞相开放,争妍斗奇。
周哲波生于1948年,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而历经风雨,他当过农民、士兵、工人、中学语文教师、记者和编辑。创作出版了小说散文集《紫蓬缘》、长篇小说《浦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等。1980年,年届“而立”的周哲波看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势头越来越猛,深深感到: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是离不开对外文化交流的。他从此刻苦自学外语。1987年,他翻译出版的英国长篇纪实小说《陌生的舞伴》受到《文汇报》和《博览群书》的肯定。1996年,他应安徽文艺出版社之约,又翻译了世界名著《雾都孤儿》该译本已再版多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及专家好评。“知天命”之后,周哲波又开始探索另一种更为直接的交流语言——绘画。
周哲波认为:绘画如同音乐,没有国界,并且是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视觉艺术,可以很方便地用来进行更直接、更广泛的交流。他少年时代便爱画画,上世纪七十年代又搞过摄影。调到出版社工作后,他与画界名流多有交往,受益匪浅,他审时度势,拿起画笔,专攻牡丹。他说:牡丹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利帝国国花,与外交流,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为了画好国画,他向诸多牡丹画家求教,汲其之长,师承中国“牡丹王”、现任洛阳大学艺术系教授孙玉德。他两次自费赴洛阳现场观摩牡丹花开,拍摄牡丹照片200多种。
文学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艺术共通点。把文学的意境和意象带入画中,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精华融于画作,这是周哲波的艺术追求。他所画的牡丹,介于传统的工笔与写意,有油画意味,形似而韵浓;构图打破时空,并注意汲取西方现代派移情说与抽象说及精神分析美学的养分,让画作体现了独特的人文主义理想。
周哲波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其牡丹画作频频见诸报刊。多幅画作被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墨西哥、新加坡、泰国等国际友人收藏。
周哲波当选新安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008年6月15日上午,经安徽省文联和安徽省民政厅批准,“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在九狮苑宾馆召开了成立大会。大会推选了郑伊农为会长,周哲波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安徽新安画派”久负盛名,曾产生过黄宾虹、渐江等一代宗师及享誉海内外的一批书画家。“安徽新安画派”在历史上对中国的书画艺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弘扬徽文化,继承、发展我省传统书画艺术,“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的成立,既有其一定的必要性,更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它将负有不可懈怠的历史使命。
会上,“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郑伊农会长、周哲波秘书长均表示,要在有关部门和“合肥文达集团”的支持配合下,不仅要组织书画家们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还要在美学理论上对“新安画派”进行研讨,以弘扬新安书画艺术,为我省打造“徽文化”品牌,做出积极的贡献。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季家宏、沈培新、郭因等一批老同志、老专家等各界人士及来自全省各地的会员代表一百余人。
弘扬徽文化,安徽又亮“重牌”
2008-06-18 09:34:00 来源: 安徽市场报(安徽) 

  市场报讯(沈明) 6月15日上午,经安徽省文联和安徽省民政厅批准,“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在九狮苑宾馆召开了成立大会。大会推选了郑伊农为会长,周哲波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安徽新安画派”久负盛名,曾产生过黄宾虹、渐江等一代宗师及享誉海内外的一批书画家。“安徽新安画派”在历史上对中国的书画艺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弘扬徽文化,继承、发展我省传统书画艺术,“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的成立,既有其一定的必要性,更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它将负有不可懈怠的历史使命。
会上,“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郑伊农会长、周哲波秘书长均表示,要在有关部门和“合肥文达集团”的支持配合下,不仅要组织书画家们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还要在美学理论上对“新安画派”进行研讨,以弘扬新安书画艺术,为我省打造“徽文化”品牌,做出积极的贡献。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季家宏、沈培新、郭因等一批老同志、老专家等各界人士及来自全省各地的会员代表一百余人。
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画家文达献艺
翰墨铸真情,拳拳教育心
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画家文达献艺
近日,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一批著名画家前来文达电脑集团,创作近百幅优秀国画,捐献文达,受到集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翰墨铸真情,拳拳教育心。安徽新安书画艺术研究会著名画家郑伊农、周哲波、葛俊生、胡志辉、刘筱元、马希伯、周先明、祁少龙、李曦摄等不顾酷暑炎热,兴致勃勃来到文达集团挥毫泼墨,竞相献艺,创作近百幅传统题材山水、花鸟、人物画,《荷塘月色》、《春光无限》、《野趣》等作品饱含真情,或奔放,或凝重,或洒脱,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近百幅艺术佳作捐献文达电脑集团,表达了画家们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怀。
文达电脑集团向来重视文化建设,致力于文化事业、艺术事业的发展,倾力回报社会。先后支持参与“第一届、第二届“安徽紫蓬民间诗歌节”;举办“童凤莉个人画展”;成立安徽李鸿章研究会;成立徐悲鸿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多次邀请合肥市文联书画家与师生交流书画艺术;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大型综艺活动;与央视合作,拍摄3部教育题材音乐电视,在央视展播,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魏泽清)
难了教师情
本文早期刊登于 合肥晚报 作者/周哲波 
提起教师二字,我就要淌眼泪,只因这二字太崇高了,并不时地触动着我的灵魂。
1973从部队转业到教育战线这条新的火线。那真是一条火线啊。那时邓小平刚复出抓教育,被践踏而衰败的校园露出几许生机,但学生们仍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令教师头疼。我担任了一个后进班的班主任。我一腔热血,把整个心都扑在班上。每天晚上家访。有一天晚上我家访5家,穿过工厂区时差点儿触上了被风刮断的高压线,是被学生班长一把推到一旁而使我脱险的。
我这其实不是在写自己,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我曾根据我的11本班级日记写了部记实小说,著名美学家郭因撰文称之为《一段教育史的标本》(发表在合肥晚报上)。这就是说,那故事不是说我的,说的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教育的艰辛和那种应该记取的教训及应该崇尚的教师精神。
1985年春我离开学校调到出版社工作至今。我时常做梦我仍是个教师。每每梦醒沉思良久。个中滋味谁人能解。我想重返教坛但身不由己。我常听人说要去九华山莲花佛国净化灵魂,洗涤人世间的污浊,殊不知当你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的学生时,你是否想到你面对的不就是一片“莲花佛国”吗?当今哪个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净心学习,但殊不知教师这边风景独好。当你在备课或批改作业,而你的孩子能安静地在一旁学习时,你是否意识到你在纷纭嘈杂人世间拥有一份难得的清静和优越?
“我以我血荐轩辕”。我准备退休后再让教师的烛光燃烧自己的生命。
(安徽人民出版社)

别样的牡丹情稿件来源:江淮晨报 作者:周哲波 

不久前,我的一幅四尺牡丹画,挂上了刘伯承元帅家的墙上。说起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经历。
去年6月12日上午,正在终审一本书稿子的我接到了楼下传达室的一个电话,说有位老者找我。我问对方是哪个单位的,姓什么?传达回答说:“姓汪,是省委办公厅的。”我便知道是谁,并说请他进来。一进办公室,老人便拉开宏亮的嗓门:“哲波啊,你又从作家到画家啦!”原来,老者汪法文与我是30多年前的同事,当年汪法文是合钢二厂工会主席,我是宣传干事。后来,他调到省信访局,我则进了出版社。70多岁的汪法文退休后喜读报纸,他在6月9日的安徽日报上一篇题为《周哲波:从作家到画家》的文章,才知道了我的牡丹画。于是,他便兴冲冲地找来。
一番寒暄后,他说明了此番来意,是想请我画一幅牡丹给他,他作为寿礼送给他的姐姐。
汪法文的亲姐姐就是刘伯承元帅的夫人汪荣华。我出生于肥西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呱呱落地的。学说话时,母亲就教我拍着小手唱门歌:“什么人守护大别山,什么人南下过长江……刘伯承守护大别山,解放军南下过长江……”因此,小小年纪的我就知道了刘伯承的名字。长大后,我对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不朽功勋的刘伯承元帅格外敬仰。听汪老说,他姐姐汪荣华是六安人,跟随刘伯承戎马生涯,悉心哺育了6个品行优秀的孩子......没等汪老说完,我便当场应承,并表示竭尽全力画好这张画。

为画好这张画,我做了近半年时间的准备。从构图到颜色的搭配,我几易其稿,浓墨中深含了我对艺术的孜孜追求,更有对元帅及元帅夫人的无限敬意,我边画边在心里祝愿元帅夫人健康长寿。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我是饱含泪水画好这幅画子的。画面上一色红的9朵大牡丹、6朵小牡丹,盛开在像兽脊似的山峦上,色彩鲜艳而富有寓意。
今年3月,汪老把这幅牡丹送到了帅府,当汪荣华老人看到家乡人为她作的这幅意义深远的牡丹时,她连声道好,并请弟弟转达对我的谢意。
从知道刘伯承元帅的名字到为元帅夫人作画,漫漫几十年,我不由得又一次泪湿衣襟。
编辑本段鲁彦周和一个文学晚辈本文较早期发表于合肥晚报 作者·周哲波· 
11月26日清晨,我做了个梦:我工作所在地的大厦轰然倒塌,醒来沉思良久,不得其解。第二天我看到《合肥晚报》报道“著名作家鲁彦周病逝”,我不禁愕然。 
我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鲁彦周的散文《桃花汛前》。那优美的文笔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直接影响了我后来的文学创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调到出版社工作,与这位久仰的文学前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我编辑出版《巢湖柘皋志》,才得知鲁彦周是柘皋人,一个从千年古镇走出来的文学家。那天我坐他的车子从柘皋回合肥,我们一路上谈的多是文学。对“痞子文学”的抨击,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学之心愿,使我们两代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或许是鲁老见我是个出身贫困的自学成才者,或许是我与他的名字共含个“周”字的心理作用,或许是由于我与他的作品风格一脉相承,鲁老对我尤为关心,我也非常敬重他。十几年来,每逢节假日,我都少不了去看望他。他后期每日都坐在电脑前写他的《梨花似雪》。在清静的樱留居里,他告诉我,他患有气喘病和糖尿病。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我很想和他合个影,但我怕他会敏感到什么,终未开口。我在心里默默祝福他长寿。他送了我他的两幅书法,一是我搬新家时,他为我写了“春草书屋”,二是他得知我画牡丹,为我写了“牡丹亭”。我将永远珍藏。 
这就是鲁彦周和一个文学晚辈的情结。它装载着太多沉重的理想。有科学家说,人本身就是一个磁场,会不时发出电磁波。我想也许鲁老与我之间有着电磁波心灵感应,才会演化出那场梦的。鲁老不正是一座安徽文学大厦么?它凝结着安徽文学前辈的艰辛和理想。它倒了,它其实没有倒。它将会在后辈的努力下变得更加辉煌壮丽。

周哲波:从作家到画家【来源: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周哲波这个名字,对于我省知识界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他是安徽人民出版社中、英文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他又让文学与丹青喜结良缘。画笔之下,千姿百态的牡丹竞相开放,争妍斗奇。

  周哲波生于1948年,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而历经风雨,他当过农民、士兵、工人、中学语文教师、记者和编辑。创作出版了小说散文集《紫蓬缘》、长篇小说《浦老师和他的  
学生们》等。1980年,年届“而立”的周哲波看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势头越来越猛,深深感到: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是离不开对外文化交流的。他从此刻苦自学外语。1987年,他翻译出版的英国长篇纪实小说《陌生
的舞伴》受到《文汇报》和《博览群书》的肯定。1996年,他应安徽文艺出版社之约,又翻译了世界名著《雾都孤儿》该译本已再版多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及专家好评。“知天命”之后,周哲波又开始探索另一种更为直接的交流语言——绘画。
周哲波认为:绘画如同音乐,没有国界,并且是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视觉艺术,可以很方便地用来进行更直接、更广泛的交流。他少年时代便爱画画,上世纪七十年代又搞过摄影。调到出版社工作后,他与画界名流多有交往,受益匪浅,他审时度势,拿起画笔,专攻牡丹。他说:牡丹是国花,与外交流,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为了画好国画,他向诸多牡丹画家求教,汲其之长,师承中国“牡丹王”、现任洛阳大学艺术系教授孙玉德。他两次自费赴洛阳现场观摩牡丹花开,拍摄牡丹照片200多种。
文学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艺术共通点。把文学的意境和意象带入画中,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精华融于画作,这是周哲波的艺术追求。他所画的牡丹,介于传统的工笔与写意,有油画意味,形似而韵浓;构图打破时空,并注意汲取西方现代派移情说与抽象说及精神分析美学的养分,让画作体现了独特的人文主义理想。
周哲波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其牡丹画作频频见诸报刊。多幅画作被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墨西哥、新加坡、泰国等国际友人收藏。由于他注重汲取中国年画的艺术特色,他的牡丹画作又深受广大普通老百姓的欢迎。

同庚话新德□周哲波 (本文早期发表于新安晚报)
今年8月8日那天,黄新德君发来短信说:“哲波,我在人家帮助下开博客了!名为‘黄梅新德’,有空看看!”我对博客也不甚懂,但我当天就在同事的帮助下看“黄梅新德”。从此每天都进此博客,也就走进了绚丽的黄梅戏及其领军人物的网络世界。
新德与我同是安徽省民盟文化委员会委员,平时各忙各的,见面甚少,但心是相通的。 
去年年底,我用自己的牡丹画绘制了些贺年片寄给朋友们。新德收到后回短信说:“周老师,谢谢您的贺卡!你我同岁,又同为盟员,但在艺术造诣上我却远不能与您相比!祝您在我们的本命年中更加快乐进步!”我妻子看了说:“黄新德看来那么年轻,怎么会与你同岁!”很不相信,而且呈现出一股似乎愤愤不平的样子。我对此不抬杠,却因他的谦词而感到汗颜。
新德之成就和声名都远远在我之上。我不过写作、翻译、绘画、编辑都涉及而无一大成的“四不像”文人,难望其项背。请看新德简介:黄新德,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何谓虚怀若谷?新德是也。
走进“黄梅新德”,对新德又有了进一步了解。他比我大6个月,我们有着同样的苦难和奋斗。他也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做码头工,母亲种田。10多岁的他就饿着肚子报考省艺校,从此走上艰难而多彩的演艺道路。我浏览了他的演出剧目,看了他介绍如何培养黄梅新秀如赵媛媛等事迹,读了他撰写的《艺术的实与虚》、《港台戏曲之我见》等论文以及他在接受央视“戏苑百家”采访时为马兰脱离黄梅剧团而落泪的情节。我深深为之感动,然而最触动我心弦的,还是他的《病中望月》。
今年夏天,临近退休的新德病倒于西北要塞的一座古镇。月华皎皎,病中望月。新德写道:“啊!月亮竟在不知不觉中伴我走过了好几十载春秋!只是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它如此地留意和关注。”对新德的这番话我有两种诠释。其一,数十年风风雨雨,新德跋涉和拼搏在振兴发展安徽黄梅事业的艺术道路上,忘记了月亮,忘记了“花前月下”。唯有此时才得知月之美好。其二,这也透露出新德对生命的眷念。“黄梅新德”开博不到一个月,就有10多万人光顾。其中许多人关心新德的病情。在《我还活着》的博文中,新德回答说,经省立医院检查,只是“舒张压略高”,没有心肌梗塞等诸症。朋友为新德的健康担忧,而新德也倍感生命的美好,唯此时才感到人世间月之珍贵。是吗?
对人虚怀若谷,对事业鞠躬尽瘁———这是黄新德的两大品格。新德,在本命年里,让我们共同携手,迎接第二春的到来吧!

爱将永存□周哲波 (本文最早发表于新安晚报)
我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鲁公的散文《桃花讯前》。那优美的文笔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直接影响了我后来的文学创作。80年代后期我调到出版社工作,与这位久仰的文学前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我编辑出版《巢湖柘皋志》,才得知鲁彦周是柘皋人,一个从千年古镇走出来的文学家。那天我坐他的车子从柘皋回合肥, 
我们一路上谈的多是文学。对“痞子文学”的抨击,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学之心愿,使我们两代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1996年,我出版小说散文集《紫蓬缘》一书,去请鲁老写个序。他当时正筹备参加中国作协代表大会,又正赶写着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约稿长篇小说《双凤楼》。他欣然应承了我,放下手头上的活,认真阅读了我的作品,写了《短小隽永 耐人寻味———喜读周哲波〈紫蓬缘〉一书》的序文发表在《安徽日报》上。1999年,他又抱病参加了我的长篇纪实小说《浦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座谈会。他又一次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肯定。之后他和徐子芳先生推荐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对文学晚辈的奖掖,为文学事业献身老而弥坚,是鲁公的两大品格。他后期每日都坐在电脑前写他的《梨花似雪》。在清静的樱留居里,他告诉我,他患有气喘病和糖尿病。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长寿……
鲁公走了,但他对优秀现实主义文学的坚持和贡献,对文学后辈的希冀,对农民的那份真挚的爱将永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烂,喜欢标6品免纠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