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北大刑法博士文丛)(8)
  •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北大刑法博士文丛)(8)
  •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北大刑法博士文丛)(8)
  •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北大刑法博士文丛)(8)
  •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北大刑法博士文丛)(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北大刑法博士文丛)(8)

原版二手书,有些字迹

5 2.0折 25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慧娟 著

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三言书店42-5

上书时间2024-03-25

天津市南大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原版二手书,有些字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慧娟 著
  • 出版社 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811099546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6页
  • 字数 265千字
【内容简介】
见危不助犯罪化虽在诸多欧洲人陆国家巳足不争的事实,化存’与今巾闲,仍是一个备受争议、值得研究的问题。它既涉及对法律强制实施道德的范围划定,又涉及特定社会背景制约之下的社会情势的考量规范方式的选择。本书作者就见危不助是否当犯罪化的问题,从对道德与法律的审视、中国社会现实的剖析、多元化非刑法舰制措施的考量、“刑事一体化”立场上立法对司法和守法的兼顾可能以及四类特殊主体见危不助行为犯罪化的限定性思考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尝试性的、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简介】
叶慧娟,女,1976自年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南宝丰人,刑法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2006午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曾往《占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网络法律评论》、《法学杂志》等图内核心/知铝期刊上发表《社区矫正立法化研究》、《网络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框定——一个简要的切入

 二、研究内容的阐释——对本书立场的几点说明

 三、相关理论前提——简要的回顾与梳理

 四、本书研究框架与方法——刑法边缘的思索

第一章 见危不助概念解析

 一、见危不助主体范围的划定

 二、见危不助的行为指向——“危”

 三、见危不助与见义勇为——对上一部分的补充说明

 四、见危不助的类型划分

第二章 见危不助罪相关立法及其犯罪化的争议

 一、中外关于见危不助罪的立法情况简介与分析

 二、立法应当何去何从——关于见危不助犯罪化的争议

第三章 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

 一、道德:不可定义的存在

 二、行为规范——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单维考察

 三、刑法视野中的道德解读

  四、见危不助的道德归属及其犯罪化

第四章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社会与规范基础研究(一) 

  一、见危不助犯罪化制约因素之一:社会因素

  二、见危不助犯罪化制约因素之二:心理机制

  三、刑事社会政策与见危不助犯罪化

  四、结语

第五章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社会与规范基础研究(二)

  一、社会连带思想与见危不助规制方式的法律选择

  二、见义勇为与法律规范——见危不助的反面切入

  三、刑法谦抑观念下对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进一步断想

第六章 刑法框架下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具体考量

  一、见危不助犯罪化的法益判断

  二、见危不助刑事立法与风险转嫁

  三、见危不助刑事立法在司法上的可能后果

  四、见危不助刑事立法与公民守法

第七章 关于见危不助犯罪化的限定性思考

  一、特殊情形下的见危不助及其法律适用解析

  二、前述刑法适用根据缺失或不当的原因分析

  三、特定主体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国外有关见危不助罪的立法规定(补充)

写在后面的话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原版二手书,有些字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