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履谦院士传记 9787515905860
  • 张履谦院士传记 9787515905860
  • 张履谦院士传记 978751590586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履谦院士传记 978751590586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7.66 6.5折 58 全新

库存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轫//童晶静|主编:许达哲//高红卫

出版社中国宇航

ISBN9787515905860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2936923

上书时间2024-03-0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本《张履谦院士传记》由钟轫、童晶静编著,以我国著名雷达与究竟电子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人生旅途为主线,讲述了张履谦的传奇人生和成功经历,浓缩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闪光轨迹,体现了老一代航天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

作者简介
童晶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雷达专业,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国防军工型号的研制工作,担任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张履谦小组采集报告执笔人。
《挑战蓝天》图书创作团队笔名,完成了图书采访、框架拟定、资料收集及写作修改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少年立志战火磨炼
  1. 苦难岁月走出勤奋少年
  2. 战乱求学立志读书救国
第二章  求学清华锻炼成长
  1. 考取清华攻读电机工程
  2. 良好环境培育优秀素质
  3. 追求进步成为地下党员
  4. 同甘共苦建立同窗友谊
  5. 受党派遣参加首钢接管
第三章  电子对抗担当先锋
  1. 参军入伍开启雷达人生
  2. 朝鲜战场对抗电磁干扰
  3. 总结经验保卫首都安全
  4. 福建前线侦察雷达盲区
  5. 建研究室开展电子对抗
  6. 参与编制科技发展规划
第四章  加盟航天攻关雷达
  1. 走进五院投身航天事业
  2. 百折不挠仿制地地“导弹”
  3. 白手起家设计制导雷达
  4. 研究战术击落U-2飞机
  5. 制定方案研制“红二”雷达
  6. 结合工作攻读《雷达丛书》
  7. 又红又专国防科技标兵
第五章  动乱年代坚持工作
  1. 面对冲击坚定理想信念
  2. 预先研究投身于相控阵
  3. 克服困难研制成单脉冲
  4. 奔走西南参加三线建设
  5. 病而不休跟踪前沿技术
第六章  卫星通信建功测控
  1. 带病“出山”担任总设计师
  2. 脚踏实地遵循科研规律
  3. 精心调试打胜闽西硬仗
  4. 集智攻关凝聚团队力量
  5. 工作“入轨”空间测控组网
第七章  领域拓展璀璨群星
  1. 决策咨询谋划未来发展
  2. 高瞻远瞩推动卫星通信
  3. 评审排故把关气象卫星
  4. 全程参与促建卫星导航
  5. 专业顾问咨询雷达卫星
  6. 调研关键发展中继卫星
  7. 亲力亲为护航资源卫星
  8. 跟踪先进攻关海洋卫星
  9. 研究措施提升研制水平
第八章  助推神舟献力嫦娥
  1. 载人航天共谋发展宏图
  2. 研究方案推动测控组网
  3. 调研论证建设基础设施
  4. 雷达测量降低对接风险
  5. 探月工程确保图像质量
  6. “嫦三”落月主持安全评估
第九章  心系祖国放眼未来
  1. 军工计量建设标准体系
  2. 国际交流学习先进技术
  3. 瞄准前沿研究前瞻课题
  4. 学术指导助力实验机构
  5. 科技顾问推进空军发展
  6. 兢兢业业献计国防建设
  7. 着眼长远重视人才培养
第十章  比翼双飞人间晚晴
  1. 执子之手与子相偕到老
  2. 热爱生活紧跟时代步伐
第十一章  平凡人生非凡成就
  1. 平凡出身不平凡的追求
  2. 平凡工作不平凡的事业
张履谦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张履谦院士传记》由钟轫、童晶静编著,记录的是:作为我国著名雷达与空间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院士见证和参与了我国航天雷达与电子对抗技术发展全过程,其身上积淀的厚重历史和爱国情怀,就像是一幅精彩壮美的人生画卷。
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张履谦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诸多磨难。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极大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参与到祖国建设中,为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支撑起张履谦人生的两根基柱,是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党、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在图书写作、编辑、出版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
受张履谦院士身上闪耀的这种高尚情怀。

精彩内容
 1.苦难岁月走出勤奋少年1926年3月1日(农历丙寅年正月十七日),张履谦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黄花镇一个名叫蛇山嘴(解放后行政区划几经更迭,现名为长沙县黄花镇金塘村蛇嘴组)的小村庄里。村子靠近浏阳县永安镇,位于蛇山之嘴,背靠山腰一
片葱郁的竹林。在朝向开阔的田野边,住着他和伯父两家人。
张履谦的父亲名叫张子尧,出生于农村,天生有腿疾,后腰脊骨断裂,不便做农活。
为了谋生,张子尧很小就到长沙城一家帽店当学徒,后来,又辗转学医。
平日善于思考和学习,是张子尧的一大特点。张子尧师傅的书房有一套《医宗金鉴》医书。这套著名医书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皇室医学丛书,共90卷,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根据师傅的教导,张子尧每天都挤出时间学习《医宗金鉴》。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毅力,这套连师傅也没能全部读完的医书,张子尧却进行了通读。
学医期间,张子尧细心学习,仔细观察,认真钻研。每遇疑难病例,张子尧便会去医书中寻找答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张子尧的医术日渐精湛,渐成家乡远近闻名的中医。
撑着一把洋伞外出行医的背影,成了张履谦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洋伞由洋布制成,那时用手工纺织的布叫土布,用机器纺织的布叫洋布。南方多雨,夏日的晴天异常炎热,一把洋伞雨天遮雨、晴天遮阳,成为张子尧外出行医唯一的随身物品。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逢年过节,只要有病人求医,张子尧就会不辞辛苦地奔波上路。行医中,他经常每天走几十里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子尧对人如对己,一心想着病人,赢得了家乡父老乡亲的爱戴,远近的乡亲都亲切地称他为“尧爹”。
父亲认真钻研、虚心求教、体察病人的学医、
行医、从医经历,深深影响着张履谦及其兄弟姊妹,也影响了张履谦的性格形成。
作为一名医生,张子尧始终把“治病救人”作为第一要务。从张子尧平日的言谈举止中,张履谦感受到父亲很强的忘我为他精神。
至张子尧这一辈,张家依靠祖传的几亩薄地,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七八口人的生计。这几亩地地势低洼,每逢下大雨,山洪冲来就将田地全部淹没,种下的水稻往往颗粒无收。即使偶尔碰上好收成,全家也得勒紧腰带,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糙米是张家当时的主要食物。“糙米饭拌辣椒”,成了张履谦对童年生活的恒久记忆。
“履谦”这个名字,可谓颇费父亲的一番心思。
《史记·留侯世家》有载:秦末一老夫,在下邳桥上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命张良为其取鞋、穿鞋,张良见其年老,恭而取鞋,跪而为他穿上。之后老夫又再三考验张良,最后将《太公兵法》传授给他,使张良成为刘邦最重要的谋士和军师。后人以“圯桥进履”或“张良进履”传述着这一处事谦恭的故事。父亲为子名“履谦”,亦有要求孩子“履行谦逊”,务须谦虚向人求取教益之意。
张履谦在张家儿女中排行老大,下有三个妹妹和三个弟弟。父亲外出行医,母亲操持家务。张履谦秉承了父亲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性,清晨天未亮便起身将牛赶至山上吃草,然后再回家拿书本去学堂读书。完成一天的学业回家后,他还要给家里的菜地浇水、施肥,小小年纪便已知分担家务了。
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