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重启试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离线?重启试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0.08 6.4折 78 全新

库存24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婷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35331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1658778

上书时间2024-01-0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爽,科普作家,翻译。1983年生于北京,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国家天文台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前讲师、硕士生导师,得到App“天文学通识”课程主理人。 刘易斯·达特内尔(Lewis Dartnell),莱斯特大学和英国航天局(UKSA)研究员,屡获殊荣的科普作家。著作包括《宇宙中的生命》《我的太阳系旅游指南》《原点:地球如何塑造我们》等。 张晓佳,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想做一个土著却只能从翻译里实现梦想的摇椅派。 宿颖,毕业于纽约大学,自由作者、译者。 徐栖,地理学博士,书店选品人,进步主义路德分子。作品散见于网络。 rubber9soul,前科技媒体从业者,自由撰稿人,长期关注游戏、智能硬件和各种新科技。 邓思渊,科技从业者,游戏开发者,业余科幻作者,养猫人士。兴趣广泛,口味刁钻,时常会有古怪脑洞。 石黑曜,科幻作者。喜辣、蛋炒饭、科幻,及不可名状之物。著有短篇小说集《莉莉娅,我的星》,曾获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城市奇幻组首奖、第六届未来科幻大师奖一等奖、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年度新星奖”银奖。 设计师 monako,媒体行业的平面设计师,曾混迹广告、互联网做GUI,3D设计师转型中。和朋友做过一个工作室2RE,热爱美食,热爱生活,厨房里的设计师。 插画师 haitian,同时也是平面设计师、产品设计师。西班牙语言文学学士、米兰欧洲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硕士。现居北京,打理个人工作室第六年。"

目录
专题·Feature

 每昼夜,3亿颗恒星死去,3亿颗恒星诞生

 如何重建世界,以及科学为什么重要

 重生的城市:18个城和它们的年轮

 向松茸学习生存之道

 红丝带与糖果堆:美国艺术幻灭与激荡的年代

 毁灭,按下Start,重建!

 遗产·Legacy

 告别Flash:从数字洪流到数字废墟

 工具·Tools

 EDC变迁史:从生存工具到手机一统江湖

 缓读·Books

 BLAME!行至无穷

 写作·Writings

 图书馆长和机器人

内容摘要
     你就是星尘,亿万年后的星尘也是你。 试着深吸一口气。 你的呼吸道正在捕获一百万亿亿个氧原子,它们中一部分氧原子来自陆地上的绿色植物,这些植物包括原始森林中高大挺拔的云杉,也包括花园里微不足道的小草;另一部分氧原子来自海洋中的藻类;还有很少一部分氧原子来自地球大气层上空的水蒸气,它们被阳光照射后分解成了氧气和氢气。 除此之外,在你捕获的这一大口氧原子当中,少不了其他人和动物呼出来的残余氧气。不论是谁释放的氧气,其中的原子都会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均匀地遍布整个地球。所以,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中,都包含着十几个达·芬奇呼吸过的氧原子,以及几个某头恐龙呼吸过的氧原子。 这些原子在你的口鼻之间进进出出,它们转变成水和有机物,组成你身体的基本结构,或者再排出体外,被植物和其他动物吸收……忙忙碌碌,周而复始。 如今,恐龙只剩下泥沙中的遗骨,达·芬奇的遗体早已在战乱中不知所终。如今,你站在历史的废墟之上,试着再深吸一口气。 他们呼吸过的氧原子在你的口舌之间流动,这个事实本身就给天文学家带来极大的震撼。只要你嘴里有一个氧原子,就足以证明太阳的前世是一颗体型巨大的超级恒星。 地球上最常见的氧原子包含8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外面围绕着两个电子层,共计8个电子。这样结构的氧原子可以长期稳定存在。在地球上,它可以被两两组合成分子,以气体的姿态展现自己;它也可以与别的原子结合,变成水、二氧化碳、铁锈,以及药房给我们的大部分口服药物。但是,氧原子本身不会破裂,不会变质,不会消失。 2020年12月的第一天,305米口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人类失去了一只“观天巨眼”。在钢结构的底座上,废弃的金属板和杂草混杂在一起,氧气变成铁锈和烟尘。天文台的废墟上,氧原子依旧存在。 2019年的亚马孙雨林因为干旱发生大火,燃烧中的森林把氧分子拆开,让氧原子和碳原子更好地组合。树木倒下了,在烈火燃烧的焦土上,氧原子永世长存。 1600百年前的罗马城陷落于蛮族之手。兵器散落,鲜血流淌,美食、美酒和黄金被洗劫一空。氧原子离开红色的血液,重新回到泥土之中。在神庙的废墟之上,氧原子不生不灭。 ………… 你看,我们不生产氧原子,我们只是氧原子的搬运工。我们也没有能力破坏氧原子,氧原子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匆匆过客。 和我们若即若离的不仅是氧原子,也包括所有其他的原子。那么原子究竟从何而来呢? 现代天文学的理论认为,所有的化学元素都是在核反应中被制造出来的,也只有核反应级别的能量可以改变一个原子的本质。人类制造的核反应,如原子弹和氢弹、大型实验室里的加速器和对撞机,它们都消耗巨大的能量,但只能出品一点点痕量的新原子。真正的原子工厂是太阳。 在太阳核心的深处,由于巨大的压力和极高的温度,氢原子被迫挤在一起,原子和原子之间本能的排斥力也难以抵挡挤压它们的力量。最终,原子被挤破,原子核重新排列,质子和中子重新结合成氮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这样的过程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到地球,就是我们看到的阳光。这是宇宙中效率优选的发动机,能量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新的原子被合成出来并且储存在太阳的核心,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消耗原材料,但对整个太阳来说,这种体积和质量的亏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太阳以原子制造机的身份已经存在了将近45亿年,这样的情况在未来还会持续45亿年。这一切将会因为太阳核心的氢原子消耗殆尽、合成新原子的材料库存不足而结束。太阳的核心不再制造能量向外辐射,向内的引力开始主导一切。太阳的核心向内塌陷,外壳则开始加热,整个太阳向外膨胀,产生能量的效率大幅度降低。昔日黄白色的光芒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橙红色的暗光,太阳将以又大又红的姿态走入生命的最后阶段。 膨胀的太阳可以吞没太阳系里最内层的水星、金星、地球,橙红色的太阳边缘直逼火星轨道。这不是《流浪地球》里作者的想象,这是实打实的命中注定。太阳半径将扩大250倍,相当于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西瓜变成了一座电影院。怒吼的太阳风席卷世界,地球变成焦土,随后在巨大的太阳火球中员没。这是废墟吗?世界末日还有一线生机吗? 烧完的太阳把自己的外壳抛出去,只剩下一个致密的核心,就像一块烧白的火炭一样渐渐冷却,这就是白矮星。抛出去的外壳是尘埃和气体,它们飘散到宇宙空间中,弥漫开来,成为一大片云雾状的存在,这就是星云。靠这种方式,太阳把它制造的新原子通过尘埃和气体的形式还给了宇宙。富含新原子的尘埃和气体慢慢飘荡、弥散、冷却、死寂——形成太阳系的墓场。 P13-15

主编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废墟与重建的书。 人类自诞生起,就身处一个不断在废墟之上循环重启的世界。任何一种形式的重新开始,都充满难以预见的挑战。我们探索各种意义上的废墟与重建,向星空、泥土和人类文明汲取建立新生活的勇气。在后疫情时代,你可以保守但乐观,按下重启按钮,对结果不必苛待。 ◎ 一本历经停刊、复刊的杂志决定聊聊重启,科技文化mook《离线》2022新回归。 ◎ 重建的科学,新生的数字废墟,末日游戏和废土漫画,带给你宽广的想象与思考空间。 ◎ 形态上,沿袭“专题+专栏”的古典杂志结构,全彩纸质印刷;内容上,用扎实的长文和丰富的策划组合,对抗快餐和碎片阅读。"

精彩内容

本书围绕“重启”这个话题进行了完整的科普介绍。从宇宙这个包裹着人类的最大环境入手,探讨星系物质的产生和消亡,逐步过度到地球——我们生存的具体空间:城市和自然界也在经历着多种多样的死亡和再生。最后进一步具体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被发明、遗忘,又重新发明,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虚构作品里的废土题材游戏和科幻小说、电影,则成为了鲜明的文化符号。全书对“重启”这个过程的描述和想象,是为了提供一个思考平台,使读者对城市、历史、科学技术获得更为开阔和连续的认识,同时也在文明的接续传承中,体会到个体生活的意义,以及人的坚韧和不会磨灭的勇气。



媒体评论
"他们做了一本“反科技”的科技杂志。—— Geekpark,科技媒体 希望李婷还有团队能够坚持尝试,为我们带来更多科技文化观点,促成国内自己特有的科技文化氛围。而这,必然将是形成“中国硅谷”的宝贵土壤。——爱范儿,科技博客 当几乎所有国内科技媒体都在关注VC、风口上的猪以及下一片蓝海时,《离线》却另辟蹊径,想要关心一下极客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时间线》杂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