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的秩序:韩非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的秩序:韩非子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06 6.0折 26.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素贞编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30373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6.8元

货号7929083

上书时间2023-12-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素贞编著的这本《韩非子:国家的秩序》阐述了韩非子的法、术、势兼施的全套理论,有周密的思路,对他面对现实冷静客观、积极进取的精神,观照入微,但愿透过这本书,读者深入揣摩,既能了解前贤思想的精华,也能因应取舍,有所获益。

作者简介
张素贞,台湾地区师大文学硕士毕业。曾任台湾地区师大国文系教授。著有《韩非子思想体系》、《韩非子解老喻老研究》、《韩非子难篇研究》、《韩非子的实用哲学》等;编有《韩非子选读》,校注译有《新编韩非子》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韩非子的基本观念

 一、人性自利

 二、因应制宜

 三、讲求实力 

第二章  韩非子的法治主张

 一、明法去私

 二、《定法》篇的赏析

 三、法的制定

 四、法的实施

 五、法的教育 

第三章  韩非子的用术理论

 一、术的特质

 二、无为是用术的总原则

 三、《二柄》篇的赏析

 四、循名责实

 五、听言的方术

 六、用人的方术

 七、伺察的方术 

第四章  韩非子的任势学说

 一、任势才能治国

 二、威势须由君主掌握

 三、《难势》篇的赏析

 四、借赏罚来巩固权势 

第五章  韩非子对谏说技巧的探讨 

附录  原典精选

 二柄

 孤愤

 定法

 五蠹(节录)

 内储说  上(节录)

 内储说  下(节录)

 外储说左  上(节录)

内容摘要
《?⒁蛴χ埔?br />   
  战国时代,时局动荡,社会遽变,过去的制度已经完全崩溃,原本维系宗法制度的礼节,也因为宗法制度破坏而失去效能。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就主张依据客观环境,因时制宜,有所革新。他认为:三代称王,所行的礼制并不相同;五霸称霸,所用的法度也不一样,所以主张“便国不必法古”。韩非也主张面对现实,客观研究问题,在纷乱之中探讨安定治强的方案。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现象,就要有不同的措施,只有如此,才能切合需要,朝着富强的目标迈进。
  法家既然主张顺应时势,制定因应备变的新制度,对于儒家法先王的学说便采取抨击的态度。其实韩非学说受荀子法后王(指文武之道)的启发,再加上时局混乱,因而觉得法后王还是不能彻底面对问题,才完全以商鞅的历史进化观点为基础,提出许多法术势并重的理论。他宣扬法家学说是顺应时势的最佳方案,法度赏罚是切合需要的不二法门,在当时确实有它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进化的实例
  
  上古时代,人民少,禽兽多,人民不能战胜禽兽虫蛇。有位圣人出现,在树上搭盖房子,来避免禽兽的侵害,人民非常高兴,推举他做天下的王,尊称为有巢氏。当时人民吃的是野生的瓜果和腥臭的蚌蛤,肠胃经常闹毛病。有位圣人出现,钻木取火,烧烤食物,去掉腥味臊气,人民非常高兴,推举他做天下的王,尊称为燧人氏。中古时候,洪水滔滔,便由鲧和禹父子负责疏通河流①。近古时候,夏桀和商纣暴虐昏乱,于是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
  如果说,夏后氏的时代有人在树上搭盖房子和钻木取火,一定要被鲧和禹取笑了;如果在殷周时代挖掘沟渠,把好好的河流一再疏通②,一定要被商汤和周武王取笑了。那么,假使在当今的时代,还有人赞美尧、舜、禹、汤、武的政治,主张效法实行,也一定要被今天的新圣人③所取笑了。所以,圣人不期望遵行古法④,不主张墨守成规,认为应该研究当代的实际情况,针对它采取因应的措施。(《五蠹》)
  
  ① 鲧治水是防堵法,这里韩非子为了简便,用禹的疏通河流概括了。
  ② 这是强调不是洪水泛滥的状况,却把治水当成第一要务;并非平时就不该疏通河道,读者不要以辞害义。
  ③ 新圣人,意指法家理想的当代英明君主。
  ④ 原文“不期修古”,孙诒让以为应当是“不期循古”,传写讹误。
  
  【解析】
  
  这是《韩非子》重要篇目《五蠹》篇起笔一段。前半根据历史,叙述人类进化,情形不同,圣人的因应之道为了切合时代需要,也就都不同。后半推论不合时宜的行事,必将被当代圣人取笑,也间接攻击儒家法先王的主张不合时宜,然后作结论,提揭“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基本观点。由铺陈而议论,再作小结论,谨严而锋利。
  
  (二)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耕田的农夫,田里有一截枯树根。有一次,他工作累了,擦擦汗,正喘气想休息一会儿,忽然看见一只兔子老远跑来,不小心触到枯树根,碰断脖子死了。他上前拎起兔子,为自己意外的收获而庆幸!从此,他便放下了农具,整天守候在枯树根旁边,希望再捉到碰断颈子的兔子。可怜他痴痴地等,无奈兔子到底不能再捉到,而这件傻事却在宋国成了笑话。
  如果现在要拿古代先王的政治措施,来统治现代复杂的人民,都是呆守枯树根等待死兔子一样的蠢事呢!(《五蠹》)
  
  【解析】
  
  这寓言故事曾被改写收入小学课文,意象清新,结构完整,不知逗乐多少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在原文中,韩非子只用了四十个字,直承(一)段的议论,而末后又另有讽评,认为儒者称引先王,冀望再恢复古代政治措施的主张,也是守株待兔。
  单就寓言的写作来说,韩非手法相当高明,守株待兔用来譬喻守旧的愚拙可笑,称得上妙语解人。实际政治总是面对现实,当代的儒者或者有些是拘泥不通、抱残守缺的,他的譬喻自有意义,在文章写作上更是活泼引人,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精彩内容
本书阐述了韩非子的法、术、势兼施的全套理论,有周密的思路,对他面对现实冷静客观、积极进取的精神,观照入微,但愿透过这本书,读者深入揣摩,既能了解前贤思想的精华,也能因应取舍,有所获益

媒体评论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名家推荐
  余秋雨作序,于丹、王刚、梁晓声、张颐武等10多位文化名人倾力推荐。台湾人从小读到大,畅销海内外30年!
  60余位国学大师倾力协作,25万册古书遴选精华,告诉你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读经典?如何读经典?
  名人推荐语
  王刚
  (著名演员、“天下收藏”主持人)
  这可以说是一套青春版的,通俗版的国学的,国粹的著作。我们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都问了好几年了,也挺酸的——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我是谁?咱们都是中国人;我从哪儿来?这下可真把我问住了,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从这套书里面也许就能答案。
  梁晓声
  (当代著名作家)
  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经典。我们了解史性文化的经典,可以发现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和当代人之间文化基因的“形成,嬗变,解构,再形成,再嬗变,再解构的过程。”
  张颐武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套书在台湾有深厚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非常深湛,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十分可靠的,所谓把中国的文化尽收眼底。通过一套书可以让你充分掌握中华文化原典的全部内容。
  于丹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选择在这个时候问世,我想他起码给我们这个浮躁和喧嚣的社会带来了几点好处。
  以文明,化育人心,生生不息。在当下,让文明和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发生关联。所以我说,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出台,是功不可没的。
  延参法师
  ((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有人问我,能不能推荐一套经典书籍。在这里,我隆重推荐《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走进经典,品味人生。希望大家关注《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在阅读中找到人生的答案,在阅读中找到那份心安。
  解玺璋
  (著名文化学者)
  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这套书能把传统文化做通俗化的处理,做了很多解释和翻译的工作。所以这对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是有好处的。
  所以我很愿意向大家推荐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这套书充分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拉近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王泉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一个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的民族,一定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充满自信。《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正是这样一套提升我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前途自信的读物。这一套能为我们年轻人打底子的书,这套书能够凝聚起我们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