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举通史—宋代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科举通史—宋代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0.99 6.4折 9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海峰 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1632528

上书时间2023-12-1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语

 一、博求俊乂于科场之中:扩大科举取士

 二、"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制度保障公平

 三、"士之进退由学":科举与学校的结合

 第一章祖宗家法:北宋前期科举制的改革

 第一节禁止公荐

 第二节天子门生:殿试的制度化

 一、唐五代复试和宋代殿试的关系

 二、殿试的制度化

 三、宋初殿试的程序与戒规

 第三节《贡举条式》及相关问题

 一、艺术经验的凝定——唐宋科场衡文标准的承继

 二、竞趋新体与文尚体要

 三、兼容并蓄——宋代衡文标准的另一侧

 第二章庆历贡举改革

 第一节兴学校

 第二节先策论、后诗赋

 第三节问以大义

 第四节简程序

 第三章北宋中后期的科举纷争

 第一节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的矛盾

 ……

内容摘要

宋代科举,承唐五代而来,在特定历史背景与思想潮流影响下,形成了不同于前代科举的若干特点。诸如扩大科举取士,加强了中央集权,夯实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周密的考试制度,保障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增强了朝廷的公信力与向心力,也促进了平民阶层的向上流动;太学对平民阶层的开放,州县学在数量上的增长,学田制度的设立,以及学校与科举的结合,既普及了教育,也有利于寒士的崛起;等等,皆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天下之治乱,由于人材之盛衰;人材之盛衰,由乎科举之当否。”①宋代人才之盛,从这一历史时期的科举取士及其进步性当中,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一、博求俊又于科场之中:扩大科举取士宋代科场取士数量之多,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据现代学者研究,不计算制举与特奏名,北宋自太祖至徽宗八朝,共开科69次,取进士、诸科34125人,每举平均取士达495人,每年约为206人,相当于唐代平常年份取士人数的三至四倍②;进一步推算,北宋一代贡举正、特奏名进士、诸科登科人数总计大约为6万人以上,平均每年取土约360人。其取士人数,约为唐代的4.5倍,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清代的3.6倍。③南宋取士之数,据推算,总计约为5万人以上,年均取士约334人,较北宋略少。考虑到南宋的疆域、户数与人口数也较北宋约少五分之二。实际来看,南宋取士的比例数无疑是大大增加了。④

宋太祖一朝,科举取士尚循唐五代旧制,每举取进士多不过三十人,少则六七人。因此,言宋代科场取士之多,多不以太祖为意。实际上,宋太祖对唐末五代以来辟署制的遏制以及重用文臣、土人的若干措施,在人事制度上,给后来的扩大科举取士,留下了很大的回旋空间。“唐代后期,以藩镇与朝廷间的特殊关系为背景,辟署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赵宋惩晚唐、五代之弊,开国伊始,便积极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载,建隆三年十二月癸巳,诏中书门下:“每县复置县尉一员,在主簿之下,俸禄与主簿同。凡盗贼、斗讼,先委镇将者,诏县令及尉复领其事。”其用意是,“五代以来,节度使补署亲随为镇将,与县令抗礼。凡公事专达于州,县吏失职。自是还统于县,镇将所主,不及乡村,但郭内而已。”②《长编》卷六“乾德三年三月乙未”条载:“五代以来,领节旄为郡守者,大抵武夫悍卒,皆不知书,必自署亲吏代判,郡政一以委之,多擅权不法。戊戌,诏诸州长吏或须代判,许任宾席公干者,勿得使用元从人。”③《长编》卷五“乾德二年三月乙酉”条载:“使府不许召署,幕职悉由铨授”。《长编》卷一二“开宝四年正月丙午”条载:“诏诸道州县自今并不得更差摄官,凡有阙员,即具闻奏,当旋与注授。前所差摄官皆罢之,职事以见任官权管。”④从这些诏令与记载来看,宋太祖在人事政策上的调整,其主要原则,是“幕职官归由中央人事部门负责除授,这是中央收夺藩镇权力的重要措置之一”。⑤五代武夫悍将多飞扬跋扈,大至方镇握重兵轻视朝廷,小至低级武官的牙校“州镇专杀”⑥,与县令分庭抗礼。宋太祖登基后,尝试选用儒臣有才干者分治大藩,来解除方镇对皇权的威胁。“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知”①,文臣之权始重。又诏“州府并置司寇参军,以新及第九经、五经及选人资序……



精彩内容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科举通史”中的“宋代卷”。宋代的科举制度承袭唐制,但相比又有所发展,有自已鲜明的特点。宋代的科举制度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重文轻武等各项措施紧密相关,宋代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政策及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本书分别论述了北宋对科举考试的改革,尤其是对殿试的产生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考察了贡院的普遍建立、书院的复兴等问题。同时作者对宋代科举与社会风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海峰 主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230191
  • 定价 9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书稿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科举通史”中的“宋代卷”。宋代的科举制度承袭唐制,但相比又有所发展,有自已鲜明的特点.宋代的科举制度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重文轻武等各项措施紧密相关,宋代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政策及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书稿分别论述了北宋对科举考试的改革,尤其是对殿试的产生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考察了贡院的普遍建立、书院的复兴等问题。同时作者对宋代科举与社会风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