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传播:转型时代的中国电影:Chinese films in the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传播:转型时代的中国电影:Chinese films in the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3.56 6.4折 99 全新

库存4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慧瑜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48035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12250445

上书时间2023-11-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雅博士后合作导师,获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北京大学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北京市高校第11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人文类三等奖。研究领域为影视文化、基层传播、新闻社会史和非虚构写作等。出版专著《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主体魅影: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以文学为媒介:当代中国的文化经验》《以电影为媒介:当代中国的认同传播》等10部。



目录

绪论中国电影的文化坐标

第一节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

第二节从群众文艺到大众文化

第三节 时空流转与观影记忆

第四节 商业电影的文化功能

第五节 中国经验与现代主体

第一章电影制度:社会转型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晚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二节 内/外:双轨制时代的制度转型

第三节重生:电影产业化的中国道路

第四节商业电影的类型化与中国价值

第五节主旋律电影的文化流变

第二章都市电影:基层空间与社会主体

第一节“老北京”的文化重现

第二节 基层空间与社会主义互助网络

第三节 现代都市里的异化主体

第四节 顽主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戏仿

第五节北京空间与平民视角

第三章抗战电影:后冷战文化与悲情动员

第一节 现代化叙事下的抗战影像

第二节 被砍头者:启蒙视角下的中国主体

第三节 他者之眼:女性化的中国形象

第四节 从被砍头者到暧昧的现代主体

第五节历史创伤与拯救者

第四章武侠电影:类型改写与文化想象

第一节古装武侠大片的权力反转

第二节功夫片的复兴与变奏

第三节民族英雄的文化“变身”

第四节他者/敌人的消失与跨界效应

第五节神怪武侠片的好莱坞化

第五章青春电影:历史记忆与空间隐喻

第一节双重主体的再现

第二节幻象的转移:从美国梦到中等收入群体梦

第三节 青春话语的文化面孔

第四节 女性主体与空间隐喻

第五节没有青春的青春片

第六章文艺电影:主体位置与权力机制

第一节 主体身份与影像策略

第二节全球化、文化权力与低收人群体景观

第三节“可见”的历史

第四节死者/他者之眼

第五节悬疑、“黑化”与异度空间

第七章重写“当代史”:暴露创伤与文化弥合

第一节历史记忆与文化“除锈”

第二节“视而不见”的双重主体

第三节 历史叙述的裂隙

第四节无法忘却的记忆与失忆症

第五节“国家”的显影与当代史的回收

第八章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文化疗救与父子结构

第一节 失败主体的文化疗救

第二节 类型电影的“现实感”

第三节 父亲的位置与被阉割的主体

第四节父子结构、太空想象与重构“90年代”

第五节认同传播与电影类型融合

第九章国际传播:海外市场与文化战略

第一节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现状与困境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与好莱坞的文化战略

第三节好莱坞的挑战与民族国家电影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历史经验

第五节数字转型时代的世界电影

第十章文化传播:中国形象与文化自觉

第一节国内市场变身国际市场


第二节 好莱坞里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从华语电影到中国电影的融合

第四节类型电影创新与全球叙事

第五节文化自觉与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策略

结语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经验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电影制度:社会转型与文化价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电影在经历了180天的暂停之后逐步恢复正常,最终获得204亿票房,“意外”成为全球最高票房。2019年伊始,中国电影主管部门公布了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的“佳绩”。全国电影总票房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78.97亿元,占比超过60%。城市观影人次从2012年的4.4亿增加为17.16亿,电影产量从2012年的893部增加为1082部,而2018年新增银幕9303块,总数达60079块,位居世界首位。自2012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和美国电影最大的海外市场。相比好莱坞电影对其他民族电影市场的绝对优势(如2012年澳大利亚本土影片的份额是4.3%,俄罗斯是15.2%,西班牙是17.9%),中国电影市场中民族电影稳定占据半壁江山的现象并不多见,中国民族电影工业如同中国经济一样正在走向复兴与高速发展。考虑到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从2001年开始,把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历史并不长,中国电影为何又如何宗成这种“华丽转身”与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多次转型有关。电影作为一种高度现代分工协作、需要大资本投入(不管国营、还是民营)的艺术商品,其生产和消费方式受制于社会的基本制度环境。再加上电影作为现代大众媒介白诞生伊始就成为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其叙事形态又与主流意识形态右着密切关系。正如好莱坞既是美国文化产业出口的重中之重,又是美国精神及价值观的最佳中介。探讨这40多年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离不开对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可以说,中国电影观念及功能的每一次重大调整都是在中国社会巨变的背景中产生的。改革开放之初,政治、经济等不同的社会领域处在分化调整之中,彼时的中国电影形成了主旋律、娱乐片(商业片)、探索片(艺术片)三足鼎立的格局,政治、资本与艺术成为支撑这种局面的三重力量①;90年代之初国家推进激进市场化改革,电影领域的大事件就是1994年好莱坞重新进入中国,商业大片的盈利模式涤荡着处于瓦解之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影生产与发行体制;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入WTO,为了应对好莱坞的巨大挑战,主管部门启动了更加市场化的电影产业转型,中国电影重新回到新中国成立前以市场为规则的运作模式②。在这里,我把“体制”作为理解中国电影制度与社会转型的关键词。在中国的语境中,“体制”经常被认为是看得见的社会主义制度(如计划经济、行政干预和单位制),而把看不见的市场之手看成是一种“非体制”“反体制”的力量③,这本身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误读,其悖论在于市场化、“非体制”化的推手恰好来自于“体制”自身。在笔者看来“体制”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体制”是指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运行的制度安排,“体制”并非特指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主义“体制”,市场化的制度规则也是一种“体制”④;另一方面“体制”不只是一系列具象化的制度,还是一套维系体制运转的文化软实力。正如电影体制就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电影制片厂、发行网络等电影生产与消费的方式,二是电影叙事承载着重塑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体制的这两个方面一硬一软,要不美美与共、要不唇亡齿寒。体制并非一成不变、固定不动,这40多年的体制经常因势、因时而动,这成为当下中国电影及社会的基本形态。下面就从体制的角度考察这40多年来电影制度的改革、重组与新生的过程。

……



精彩内容

本书属于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艺术学)的最终研究成果。全书借助文化研究、大众传播的方法聚焦于1978年到2020年转型时代的中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的产业转型与文化形态的变迁,从电影制度、都市电影、抗战电影、武侠电影、青春电影、文艺电影、重写“当代史”、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国际传播、文化传播等角度,围绕中国电影的制度变革、类型改写、历史记忆、文化想象、权力机制、全球叙事等议题展开讨论,探究中国电影崛起过程中的社会机制和传播效应,总结中国电影改革的文化经验和电影发展的中国道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