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斯拉夫通史 外国历史 马细谱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斯拉夫通史 外国历史 马细谱 新华正版

巴尔干近现代史名家全新力作,揭示南斯拉夫兴盛与衰亡的偶然与必然。

60.6 4.7折 128 全新

库存4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细谱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30297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424页

字数430千字

定价128元

货号xhwx_1202132309

上书时间2023-08-25

念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南斯拉夫,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仅存于历史中的,但关于它的记忆并未走远。这个处于欧洲“桶”巴尔干半岛的曾经有过不可磨灭的艰难的辉煌历程,但()终还是归于分崩离析。它的短暂存在曾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它的衰亡,也带给我们许多警示和反思。

目录:

前言我说南斯拉夫(代序)

篇南部斯拉夫人的梦想与现实

章南部斯拉夫的建立和发展(9—19世纪)

一、中世纪南部斯拉夫

斯拉夫人定居巴尔干半岛

中世纪塞尔维亚的辉煌

克罗地亚中世纪

斯洛文尼亚中世纪

中世纪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

中世纪黑山

二、反对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统治的斗争

奥斯曼帝国崛起

从“哈伊杜克”运动到民族解放运动

塞尔维亚两次大

黑山的独立之路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民族复兴运动

东正教与的并存和影响

南部斯拉夫问题与《柏林条约》

奥匈帝国兼并波黑

建立南部斯拉夫的理想与现实

统一路上的“拦路虎”

三、塞尔维亚和黑山与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

黎明的声——黑山打响

战争进入即将开始

次巴尔干战争

《伦敦和约》艰难产生

内讧引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

马其顿被邻国瓜分

作者点评

第二章南斯拉夫王国的兴亡(1918—1941年)

一、塞尔维亚与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萨拉热窝点燃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塞尔维亚起死回生

南斯拉夫的“出生证”

二、王国的政党和政治制度

集权制与联邦制之争

党派斗争难解难分

备受争议的首部宪

亚历山大一世

“看管好南斯拉夫”

三、王国的经济和民族问题

落后的经济

尖锐的民族矛盾

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和解梦难圆

四、王国的外交政策

王国没有统一的外交政策

王国与小协约国

王国改善与希腊和保加利亚关系

王国和《巴尔干公约》

王国与德国的关系错综复杂

五、王国的与教育

多样化

教育与学校

文学创作

艺术

作者点评

第二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南斯拉夫(1941—1945年)

第三章南斯拉夫王国崩溃和开始武装

一、王国加入德意三国公约

巴尔干难守“中立”

王国面临生死抉择

希特勒迫使南斯拉夫范

“3·27”军事

二、南斯拉夫被侵占和瓜分

希特勒下令消灭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沦陷和被瓜分

傀儡政权纷纷出笼

三、南斯拉夫是欧洲反西斯抵抗运动的旗手

南共是武装的组织者

武装和“乌策共和国”

欧洲反西斯斗争的旗手

作者点评

第四章南斯拉夫反西斯解放战争

一、生死攸关的1942年

成立无产者旅

从游击队到

二、决战1943年

奈雷特瓦和苏捷斯卡两次战役创造

意大利投降

粉碎敌人的第六次攻势

三、政权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政权初露雏形

“阿夫诺伊”次会议

“阿夫诺伊”第二次会议及其决议

四、关键的1944年

德军空降德尔瓦尔失败

附录一敌伪的七次攻势

附录二游击队与各种伪军的力量对比

解放贝尔格莱德

铁托—舒巴希奇协议

丘吉尔向铁托施压

丘吉尔和斯大林划分势力范围

五、胜利的1945年

《贝尔格莱德协议》和联合成立

流亡自动消亡

获得解放

奈迪奇政权倒台

克罗地亚独立国灭亡

米哈伊洛维奇的可耻下场

南斯拉夫对战胜西斯的贡献

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基本特点

作者点评

第三篇南斯拉夫联邦时期(1945—1991年)

第五章时期的南斯拉夫(1945—1953年)

一、的政治和经济

建立共和国

战后重建措施

土地改革和土地国有化

计划经济艰难起步

南共第五次代表大会

勇于创新的工人自治制度

二、南斯拉夫处于东西方夹缝之中

“一边倒”与苏联结盟

成立联邦方案流产

苏联与南斯拉夫之间爆发震惊世界的

西方干涉南斯拉夫的企图失败

参加巴尔干联盟公约

接受美国等西方援助

同苏联和其他东欧关系正常化

作者点评

第六章南斯拉夫联邦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社会政治生活

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

社会政治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二、南共联盟的执政地位

南共的光辉道路

南共第六次代表大会

南共联盟的所谓引导作用

铁托痛失左膀右臂

三、制定和完善宪制度

制定宪

1963年新宪

1974年宪

四、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取得重大成

从工人自治到社会自治

60年代自治经济稳步发展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70年代的“经济”

附录几个社会效益较好的知名大型联合企业

作者点评

第七章铁托之后的南斯拉夫联邦

一、继续坚持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铁托逝世与“轮流坐庄”制

南共联盟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实施稳定经济长期纲领

继续发展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经济危机加剧

附录1945—1991年南斯拉夫历任理(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

二、不结盟外交政策

南斯拉夫是不结盟运动旗手

同苏联、美国保持衡外交

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复杂多变

三、社会主义与教育

南斯拉夫联邦的多元

教育

出版事业

广播电视和电影

作者点评

第八章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

一、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

南斯拉夫多民族的特点

南斯拉夫的民族政策

加速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南斯拉夫主义和“南斯拉夫人”

二、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及其表现

“克罗地亚之春”运动

塞尔维亚《备忘录》

斯洛文尼亚等共和国的民族主义

围绕“联邦”与“邦联”的斗争

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接连

三、南斯拉夫在民族政策上的失误作者点评

第四篇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1—2003年)

第九章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0—年)

一、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编年史

东欧剧变:南斯拉夫“在劫难逃”

1989年:南斯拉夫生死挣扎

1990年:南共联盟终结

二、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各共和国举行议会和统选举

1991年各共和国分道扬镳

三、联合国、美欧和巴尔干邻国的态度

联合国:无所作为

美欧:中饱私囊

巴尔干邻国:隔岸观火

四、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的原因

众说纷纭的原因

民族矛盾激化

南共联盟引火烧身

外部势力的干涉

南斯拉夫前国王也想有所为

严重的后果和惨痛的教训

五、内战爆发

南斯拉夫联邦对斯洛文尼亚的“十战争”

克罗地亚与境内塞尔维亚族的战争

波黑面临内战

六、波黑内战

内战烽火蔓延

多种调解方案未果

波黑久拖不决的原因

代顿和协议出现曙光

七、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领土的一部分

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要求成为“共和国”

经历惨绝人寰的两个半月的战争

作者点评

第十章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

一、南斯拉夫联盟生不逢时

“第三南斯拉夫”诞生

南斯拉夫联盟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二、塞尔维亚与黑山同床异梦10年

塞尔维亚社会党执政

塞尔维亚反对派上台

强人米洛舍维奇的悲剧

黑山谋求独立

三、南斯拉夫联盟分崩离析

南斯拉夫联盟经济难以为继

制定塞尔维亚和黑山关系的原则协议

建立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同体

黑山脱离南斯拉夫联盟

塞尔维亚成为独立主权

四、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各奔前程

前南斯拉夫地区加盟入约道路艰难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加盟入约

黑山对入盟寄予厚望

马其顿加盟入约前景渺茫

波黑融入欧洲一体化道路遥远

塞尔维亚入盟梦难圆

作者点评

结束语

附录一南斯拉夫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主要中外文参书目

后记

内容简介:

南斯拉夫地处素有“欧洲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虽然它的存在时间极为短暂,也没有在欧洲的历史进程中起过主导作用,但它却对欧洲以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过重要影响,它的兴亡也给各国带来很多警醒和反思。本书全面叙述了南斯拉夫从兴起、壮大乃至瓦解这一历经沧桑的演变过程。包括从古代直至次世界大战以后,南斯拉夫王国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各族的英勇表现和取得的胜利;其后,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建立,南斯拉夫走上自治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国际大环境下,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剖析了南斯拉夫所处地区、民族、宗教、信仰的背景及其根源,力图为读者深层次理解南斯拉夫古今兴衰之变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

马细谱,1938年生。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世界历史研究所苏联东欧史研究室主任。现任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欧洲室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文明区划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精彩内容:

        篇  南部斯拉夫人的彗想与坝实
    章  南部斯拉夫的建立和发展
    (9—19世纪)
    一、中世纪南部斯拉夫
    巴尔干半岛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缘地理位置,有利于发展出高水的文明。欧洲自古至今的历史都与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密不可分。古代史中有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史绕不开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国的巨大影响;欧洲近代史和现当代史以巴尔干原社会主义和希腊、土耳其为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它们是欧洲历史和文明的一部分。
    巴尔干山不仅是接连不断发生流血和战争的场所,也是爱国者进行活动的摇篮,孕育了无数的民族英雄。
    巴尔干更是南部斯拉夫人栖息、繁衍、成长和壮大的摇篮。
    斯拉夫人定居巴尔干半岛
    斯拉夫人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分为三大支系: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卢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南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等)。
    关于斯拉夫人的起源,即他们的“祖籍”问题,至今也没有确凿的据成果。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1世纪末和2世纪初的古罗马文献。罗马作家大普林尼著的37卷《自然史》在介绍一些欧洲古代民族时,提到在维斯瓦河除居住着萨尔马特人、斯基泰人外,还有维内德人。塔西佗在《耳曼尼亚志》一书中,也把生活在古代耳曼人东边的居民称为维内德人。据证,维内德人即古代斯拉夫人,公元1—2世纪曾分布在西起奥得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巴阡山、北濒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故乡。4—6世纪,斯拉夫人中开始出现部落联盟。由于民族大迁徙的挤压和冲击,逐渐分化为三大支系,并出现不同的名称:西支称维内德人,东支称安特人,南支称斯拉文人。后来,由于南部斯拉夫人同拜占庭人联系密切,多见于史料记载,所以“斯拉文人”或“斯拉夫人”成为各斯拉夫民族的称。
    根据拜占庭相关史料,斯拉夫人中的一支称为“斯拉维人”,在5世纪末和6世纪初已出现在潘诺尼亚和多瑙河下游。史料还提到,在阿提拉匈奴人部落联盟中也有斯拉夫人。6世纪上半叶,安特人已到达多瑙河下游。这样,一些斯拉夫学者认为,5世纪末和6世纪初斯拉维人和安特人已成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邻居,占据喀尔巴阡山脉到多瑙河流域的广阔地区。
    直到6世纪,斯拉夫人仍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但已出现比较巩固的军事组织,部落会议在原始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这时,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活动,同时从事畜牧业、渔业和养蜂业。各种手,如冶金、纺织、皮革、木工、制陶等也有程度的发展。
    6世纪末和7世纪,斯拉夫人越过多瑙河来到巴尔干半岛。他们被称为南部斯拉夫人,以区别于西部斯拉夫人和东部斯拉夫人。他们是现今的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的祖先。
    根据拜占庭史料记载,7世纪古保加尔人的到来,给巴尔干半岛的人种增加了新的血液,并于681年建立了个斯拉夫保加利亚。
    尽管南部斯拉夫人向巴尔干半岛迁移时,他们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可能相近或非常相似,但他们到巴尔干半岛后既不统一也不团结。据拜占庭史学家的描述,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各自为政,有公社组织,但它们彼此之间并不团结,甚至相互敌视。拜占庭当局统称南部斯拉夫人为“斯拉维宁”。在同拜占庭帝国的斗争中,南部斯拉夫人开始结成军事和部落联盟。有的部落联盟后来变成了形态组织,如在保加利亚东北部米齐亚地区的“七部落联盟”奠定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的基础。
    由于蛮族的不断侵袭,到7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对多瑙河下游地区的控制已严重削弱,这为斯拉夫人的入侵和定居多瑙河下游创造了条件。至于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具体时间,尚未发现确凿的史料。一些斯拉夫学者认为,6世纪下半叶斯拉夫人开始侵入多瑙河以南的拜占庭领土。而6世纪80年代,斯拉夫人从匈牙利境内的潘诺尼亚越过多瑙河,优选入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部分拜占庭史料提到,615—620年,斯拉夫部落或部落联盟包围了希腊的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还提及斯拉夫人已经会使用船只,从海上进攻萨洛尼卡。7世纪20年代末,萨洛尼卡再次遭到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的联合进攻,拜占庭帝国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对巴尔干半岛大部分领地的控制。617—619年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已经抵达君士坦丁堡附近,侵占了拜占庭帝国在雷斯和黑海地区的部分领土。
    斯拉夫人同耳曼人一样,有着牢固的村社制度,但没有广泛使用奴隶,战俘可以享受自由人的待遇。他们的社会发展了奴隶制阶段,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自6世纪起,斯拉夫人便开始侵袭拜占庭帝国的巴尔干属地,至7世纪,南部斯拉夫人已在巴尔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