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孟超传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吴孟超传

品相核验准确、体验好,不符包售后;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

47.9 9.6折 49.8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宏甲;刘标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568033770013

上书时间2024-06-11

捞书怪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宏甲;刘标玖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33770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0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人生有志已属可贵,更贵于持之以恒,若能使志向开花结果,那就更好了。吴孟超出身贫苦农家,三岁才会走路,岁先天不足,但发奋求学,立志要在中国的肝胆外科事业上做出大成就。他做到了。这对无数平凡人家的孩子都是巨大鼓舞。天上有一颗星,被命名为吴孟超星。本书撰写了吴孟超孜孜不倦地救死扶伤的一生,是人物传记中一部优秀的励志书。
【作者简介】
王宏甲,福建建阳人,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所著《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让自己诞生》《宋慈大传》《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均产生重要社会影响。刘标玖,山东莒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解放军某部离休首长秘书,上校军衔。先后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为了山里的孩子》《行达前线》等各类著作20部。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等。
【目录】
第1章

橡胶树下 1922—1939

1 三岁学会走路 002

2 五岁下南洋 004

3 木槌上的小童 007

4 小小割胶刀 009

5 父母送我去上学 012

6 心里有了一个祖国 014

7 抗日募捐义演队 017

8 一个重大超越 019



同时期的世界 021

 

第2章

读书救国 1939—1943

1 踏上回国之路 024

2 名师云集的昆明 030

3 与同济的缘分 034

4 一位四个孩子的母亲 036

5 狗街 038

6 躲空袭 040

7 打工助学 043

8 假如没有战争 047

9 学工还是学医 050



同时期的世界 051

 

第3章

上大学的日子里 1943—1949

1 茶馆里的抉择 053

2 闯“三关” 055

3 中国的“辛德勒” 059

4 平生第一醉 063

5 走与留 066

6 又见父亲 068

7 初见裘法祖 071

8 “一•二九”运动 075

9 三天三夜没离开手术室 077

10 我偏要当个外科医生 080



同时期的世界 081

 

第4章

外科医生 1949—1953

1 路灯下的影子 084

2 郑宝琦的慧眼 085

3 结婚 088

4 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 090

5 都市里的两地分居 092

6 协和医学院 093

7 值得纪念的七平方米 095



同时期的世界 096

 

第5章

恩师 1953—1958

1 要把病人背过河去 098

2 学习“裘氏刀法” 101

3 三喜临门 102

4 选专业 103

5 艰难起步 104

6 翻译《肝脏外科入门》 106

7 成功切除右半肝 109

8 医院来了个年轻人 110



同时期的世界 110

 

第6章

向肝脏外科进军 1958—1962

1 三人小组 113

2 向解剖问路 115

3 美如珊瑚 119

4 五叶四段 122

5 主刀第一例肝癌手术 123

6 还有那15% 128



同时期的世界 130

 

第7章

公社社员陆小芬 1963—1966

1 别了,低温麻醉 132

2 女社员陆小芬 133

3 不可或缺的眼光 138

4 电影演员 141

5 不能忘记的前仆后继 143

6 一夜之间 144



同时期的世界

 

第8章

黄土高坡大课堂 1966—1971

1 工人蒋声和 148

2 迁往西安 151

3 上海来的赤脚医生 153

4 没有无影灯的手术室 156



同时期的世界 159

 

第9章

世有非常之志 1971—1975

1 我要回到我的阵地上去 161

2 “工农兵学员”杨甲梅 164

3 人类科研领域中的接力研究 165

4 一个伟大的志向 169

5 农民陆本海的世界之最 171

6 一个崇尚协作的年代 173

7 一个不寻常的春节 175

8 一个想法可以救活很多人 178



同时期的世界 180

 

第10章  心灵风暴 1975—1982

1 蒋声和收到一封信 182

2 杨广顺的期望 184

3 一个特殊的肝癌病人 186

4 第一个独立的肝胆外科 188

5 首招研究生 190

6 首次登上国际讲台 191

7 一个真正的里程碑 194

8 我想报考吴孟超的研究生 197

9 陈训如走了 200

10 郭亚军来了 201



同时期的世界 202

 

第11章

“康宾楼”的意义 1983—1986

1 四个月的女婴长了肝肿瘤 204

2 美联社的标题新闻 204

3 肝癌“二期手术”的概念 208

4 辗转数国求医的印尼婴儿 209

5 与“小不点”相遇 212

6 一双神奇的手 216

7 忙碌的副校长 218



同时期的世界 222

 

第12章

不仅仅是导师 1986—1994

1 拦路求医 277

2 为贫者医 279

3 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282

4 非技术问题 285

5 王甜甜的“再生” 289

6 网上诊室 296



同时期的世界 298

 

第13章

群贤毕至 1994—2005

1 腹部的“钥匙孔” 247

2 护理是半边天 248

3 慕尼黑的深雪 250

4 为九岁男孩做肝移植 255

5 肿瘤基因—病毒治疗新策略 256

6 书写“金标准” 258

7 肝癌复发再手术 259

8 郭亚军的“哑铃学” 262

9 中西医扶攻互补 267

10 东方有一座肝胆外科医院 269

11 不穿军装的科主任 273



同时期的世界 274

 

第13章

群贤毕至 1994—2005

1 丛文铭的转折 225

2 发现王红阳 227

3 青出于蓝 231

4 放到德国的一枚棋子 233

5 放到美国的一枚棋子 236

6 院中院的诞生 238

7 哑铃模式 241

8 开启免疫系统防治癌症的大门 243



同时期的世界 244

 

第14章

星期二门诊 1991—至今

1 拦路求医 277

2 为贫者医 279

3 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282

4 非技术问题 285

5 王甜甜的“再生” 289

6 网上诊室 296



同时期的世界 298

 

第15章

呼唤后来人 2010—2011

1 他们都还好好地活着 301

2 征服肝癌的曙光 305

3 七院士上书 311

4 世界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中心 318



同时期的世界 324

 

附录一

我的几句心里话 吴孟超325

附录二

吴孟超大事年表32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