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物育种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作物育种学

品相核验准确、体验好,不符包售后;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

24.55 3.8折 65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其信、李保云、宋宪亮、吉万全、辛明明 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552251213

上书时间2024-05-14

捞书怪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其信、李保云、宋宪亮、吉万全、辛明明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5522512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0页
【内容简介】
  《作物育种学》从作物遗传改良的原理和作物育种技术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育种目标、种质资源、性状鉴定与选择、育种方法、作物品种试验、品种审定和种子生产等知识。根据变异的来源不同,对引种和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诱变育种、远缘杂交、倍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育种、群体改良等作物育种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作物特殊性状的育种方法(包括抗病虫育种、抗非生物逆境育种和品质育种)进行了单独介绍。
  《作物育种学》可作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及其他相关院校农学、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教材《高级作物育种学》和《作物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补充教材,还可作为相关科研院所作物遗传育种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作物育种发展简史
1.1.1 植物性别的确定
1.1.2 早期的植物杂交试验
1.1.3 作物育种理论基础的建立
1.1.4 作物育种方法的形成
1.1.5 作物育种的重要事件
1.2 作物育种学的内容和性质
1.2.1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1.2.2 作物育种学的性质
1.2.3 作物育种学的相关学科
1.3 作物品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3.1 品种的概念
1.3.2 作物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4 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1.4.1 现代育种的成就
1.4.2 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1.5 作物育种相关的国际研究机构

第2章 作物繁殖方式
2.1 作物的繁殖方式
2.1.1 有性繁殖
2.1.2 无性繁殖
2.2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2.2.1 纯系品种
2.2.2 杂交种
2.2.3 群体品种
2.2.4 无性系品种

第3章 育种目标
3.1 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分析
3.1.1 高产
3.1.2 稳产
3.1.3 广适
3.1.4 优质
3.2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4章 种质资源
4.1 种质资源的概念和作用
4.1.1 种质资源的概念
4.1.2 种质资源的作用
4.1.3 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
4.2 栽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4.2.1 瓦维洛夫的栽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4.2.2 栽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与补充
4.3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4.3.1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4.3.2 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研究
4.3.3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4.3.4 种质资源的信息化

……

第5章 性状的鉴定
第6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7章 杂交育种
第8章 回交育种
第9章 诱变育种
第10章 远缘杂交
第11章 倍性育种
第12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13章 分子育种
第14章 群体改良
第15章 无性繁殖作物育种
第16章 抗病虫育种
第17章 抗非生物逆境育种
第18章 作物品质育种
第19章 作物品种试验、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