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新闻写作方法论 艾丰 978751156055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新闻写作方法论 艾丰 9787511560551

正版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31.77 6.1折 52 全新

库存7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艾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0551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202053242

上书时间2024-03-21

安米图书旗舰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艾丰,我国第一批高级记者,有名经济学家、品牌专家。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金、改革开放30年“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很好推进者”称号获得者。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他提出的“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名牌战略”“资本运营”“特色经济”等,引起中央重视,并吸纳为中央决策。他发起和组织了“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并成为中国最早名牌战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已出版《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新闻采访概论》《新闻媒介发展大趋势》《思考的笔》《经济述评自析集》《世纪宏论》《中介论》《三做谈》《古今说》《名牌论》《艾丰随感210条》《沧海·桑田·乐园》《泛泛而论》等经济、新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著作16部。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新闻作品的特点001

第一:易碎产品002

第二:机遇产品005

第三:组合产品009

第四:选择产品011

第五:传播产品014

第二节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015

用事实说话016

基本要素之一:事实017

基本要素之二:说话018

“事实”和“说话”的对立统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矛盾019

对“用事实说话”的进一步阐述021

第三节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026

读者读报的五个特点027

读者读报的四个阶段028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030

三条基本要求的出发点和结合点是读者观念044

从传播的角度来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045

第四节新闻作品的主要样式056

第一类:典型的新闻体裁057

第二类:边缘性的或者是杂交性的新闻体裁067

第三类:报纸上刊登的其他文字作品体裁070

第四类:广播、电视中的一些特殊体裁072

第五类:探索性体裁073

第二章事实和说话

第五节生活事实和新闻事实076

事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076

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类078

第六节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事实和说话的关系之一089

事实和说话的矛盾首先表现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上092

主观和客观矛盾的表现094

解决“主观和客观矛盾”的方法095

第七节点和面的矛盾

——事实和说话的关系之二096

事实是“点”,说话是“面”096

事实和说话的几种关系097

第八节现象和本质的矛盾

——事实和说话的关系之三100

事实包含现象和本质两方面101

整理材料分析现象102

宣传性现象104

用现象说话106

实质是用本质说话108

简单和复杂110

第九节用事实说话的几种方式112

第一种方式:“纯客观”方式112

第二种方式:材料或事实的组合方式113

第三种方式:引述他人观点的方式117

第四种方式:“化名”方式118

第五种方式:渗入方式119

第六种方式:直述式119

第七种方式:配套式121

第三章素材和主题

第十节新闻作品的主题123

新闻作品是否应该有主题123

什么是新闻作品的主题124

什么样的主题是好主题128

第十一节怎样提炼和表现主题133

第一种途径:凤凰落在梧桐树134

第二种途径:穿珠红线在何处137

第三种途径:绿叶衬得红花美142

第四种途径:玩味再三意更殊143

从主题看素材:表现主题的基础145

第四章记者和编辑

第十二节记者和编辑的关系149

记者和编辑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关系149

尊重编辑:记者的基本态度152

第十三节供与需的矛盾

——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之一154

供需矛盾是记者和编辑关系中的第一个矛盾154

记者要有全面的版面意识157

第十四节局部和全局的矛盾

——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之二161

记者站在局部上,编辑站在全局上161

从新闻业务来说,这个矛盾的主要体现162

站在局部的记者应该怎么办163

第十五节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矛盾的内化

——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之三167

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矛盾168

被传播和接受传播的矛盾170

记者和编辑处理关系的准则171

第五章新闻作品的结构和分类

第十六节新闻作品的结构原则和类型175

新闻作品结构的特点175

新闻作品结构的分类176

第十七节题材分类和经济报道188

记者按照题材和战线分工是一个趋势188

怎样搞好经济报道190

找到经济问题的新闻视角195

经济报道的分类198

第六章新闻笔法

第十八节新闻笔法(一)205

新闻笔法之一:简笔205

新闻笔法之二:粗笔210

第十九节新闻笔法(二)215

新闻笔法之三:变笔215

新闻笔法之四:跨笔219

第二十节新闻笔法(三)224

新闻笔法之五:跳笔224

新闻笔法之六:合笔229

第二十一节新闻笔法(四)233

新闻笔法之七:衬笔233

新闻笔法之八:短笔236

第七章新闻语言

第二十二节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243

“新闻语言”一词所含的褒贬243

新闻语言是相对独立性的语言245

创造和推广实用而优美的新闻语言是我们的历史责任246

研究新闻语言的内在矛盾,探讨新闻语言的特殊规律248

第二十三节新闻语言的特色249

新闻语言的要求250

新闻语言的总体特色250

新闻语言的具体特征253

第八章新闻写作心理与新闻写作思维

第二十四节新闻写作心理272

新闻记者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心理素质272

实际操作中的写作心理问题274

第二十五节新闻写作思维283

新闻写作思维形成的客观依据284

新闻写作思维的特点285

第九章风格借鉴创新态度

第二十六节新闻写作的风格300

什么是记者的风格301

记者风格的类型302

记者怎样形成自己的风格304

第二十七节新闻写作的借鉴和创新306

新闻写作借鉴其他样式作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306

借鉴的一个重要领域:向文学借鉴306

借鉴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向国外的同行借鉴311

新闻写作中的不断创新是一大课题312

网络时代的挑战316

第二十八节记者的基本素养和写作态度319

搞好新闻写作的基础是记者的素养319

新闻记者的基本素养320

记者的写作态度324

内容摘要
本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研究新闻写作的内在规律的著作,主要分析和研究了新闻写作所包含的矛盾和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采访和写作是记者业务的两个主要领域。本书旨在通过研究新闻写作的规律性,是新闻记者不仅了解“怎样写”的问题,更能深刻了解“为什么这样写”。本书第一版出版至今已经将近30年,仍畅销不衰。虽然30年来,我国新闻传媒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本书阐述的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是长期起作用的,只要有新闻写作这种业务存在,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就应该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规律。新闻是易碎的,但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长久不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