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发展史(3册) 刘大杰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学发展史(3册) 刘大杰著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61.4 7.0折 88 全新

库存22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大杰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046250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898页

定价88元

货号1201998440

上书时间2022-06-19

安米图书旗舰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中国文学发展*(套装*中下卷)》是近世中国文学通史著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巨著。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文*的发展*程。《中国文学发展*(套装*中下卷)》论述精彩,“成一家之言”,在众多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久享盛誉,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价值。

作者简介
刘大杰(1904-1977),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湖南岳阳人,曾任上海大东书局编辑,安徽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并兼任中*作*协会上海分会副**。早年从事小说创作以及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后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发展史》《****红楼梦****思想与人物》《魏晋文人思想论》等。

目录
上卷

 重版前记

 新序

 章 殷商文学与神话故事

 一 文学的起源

 二 卜辞时代的文学

 三 周易卦爻辞中的古代歌谣

 四 古代的散文盘庚

 五 古代的神话故事

 第二章 周诗发展的趋势及其艺术特征

 一 《诗经》时代的社会形态

 二 《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三 宗教*的颂诗

 四 颂诗的演进

 五 社会诗的产生与文学的进展

 六 抒情歌曲

 七 《诗经》的文学特色

 第三章 社会的变革与散文的勃兴

 一 散文发达的原因

 二 历史散文

 三 哲理散文

 第四章 屈原与《楚辞》

 一 南北文化的交流与楚国文化的发展

 二 《楚辞》的特征

 三 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四 屈原文学的思想与艺术

 五 宋玉

 第五章 汉赋的发展及其流变

 一 绪说

 二 汉赋兴盛的原因

 三 汉赋发展的趋势

 四 汉代以后的赋

 第六章 司马迁与汉代散文

 一 司马迁的生平

 二 《史记》的史学价值

 三 《史记》的文学成就

 四 《汉书》

 五 汉代的政**

 六 王充的文学观

 第七章 汉代的诗歌

 一 绪说

 二 乐府中的民歌

 三 五言诗的起源与成长

 四 古诗十九首

 五 《悲愤诗》与《孔雀东南飞》

 六 结语

 第八章 魏晋时代的文*思*

 一 魏晋文学的社会环境

 二 文学理论的建设

 三 魏晋小说

 第九章 从曹植到陶渊明

 一 曹植与建安诗人

 二 正始到永嘉

 三 陶渊明及其作品

 第十章 南北朝的文学趋势

 一 形式主义文学的兴起

 二 新诗体的制作

 三 山水文学与文学

 四 文学批评

 五 《世说新语》及**小说

 *十*章 南北朝的诗歌

 上篇 南北朝的民歌

 一 南方的民歌

 二 北方的民歌

 下篇 南北朝的诗人

 一 南朝诗人

 二 北朝诗人

 三 附论隋代诗人

 中卷

 第十二章 唐代文学的新发展

 一 绪说

 二 唐诗兴盛的原因

 三 唐代的古文运动

 四 唐代短篇小说的进展

 五 唐代的变文

 第十三章 初唐的诗歌

 一 齐梁余风

 二 王绩及**诗人

 三 初唐四杰

 四 沈宋与律体

 五 陈子昂与诗风的转变

 第十四章 盛唐诗人与李白

 一 绪说

 二 王孟诗派

 三 岑高诗派

 四 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

 第十五章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

 一 绪说

 二 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

 三 大历诗人与张籍

 四 白居易的文学理论与作品

 五 孟韩的诗风

 六 晚唐诗人

 第十六章 词的兴起

 一 词的起源与成长

 二 敦煌曲词

 三 晚唐词人温庭筠

 四 五代词的发展与花间词人

 五 李煜与南唐词

 第十七章 宋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学发展

 一 宋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学趋势

 二 宋代的古文运动

 第十八章 苏轼与北宋词人

 一 宋词兴盛的原因

 二 宋初的词

 三 词风的转变与都会生活的反映

 四 苏轼的词

 五 周邦彦及**词人

 六 女词人李清照

 第十九章 辛弃疾与南宋词人

 一 时代的变乱

 二 辛弃疾及**词人

 三 格律派词人

 第二十章 宋代的诗

 一 宋诗的特色与流变

 二 欧阳修、苏轼及**诗人

 三 黄庭坚与*西诗*

 四 陆游及**诗人

 五 反*西诗*

 六 遗民诗

 七 北国诗人元好问

 第二十一章 宋代的小说与戏曲

 上篇 宋代的小说

 一 志怪传奇的文言小说

 二 宋代白话小说的兴起

 三 宋代的短篇小说

 四 宋代的长篇小说

 下篇 宋代的戏曲

 一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演进

 二 宋代的各种戏曲

 下卷

 第二十二章 元代的散曲与诗词

 一 元代社会与文学

 二 散曲的产生与形体

 三 词与散曲

 四 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

 五 马致远的散曲

 六 睢景臣与刘致

 七 元代后期的散曲作家

 八 元代的诗词

 第二十三章 关汉卿与元代杂剧

 一 杂剧的产生

 二 杂剧的组织

 三 元杂剧的演出实况

 四 杂剧兴盛的原因

 五 关汉卿的杂剧

 六 王实甫与白朴

 七 元杂剧前期**作家

 八 杂剧的南移

 九 结语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学思想

 一 绪说

 二 旧体文学的衰微

 三 明初的诗文

 四 拟古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五 唐宋派与归有光

 六 **派与反拟古主义的文学运动

 七 晚明的散文与诗歌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戏剧

 一 南戏的源流与形式

 二 《琵琶记》与元末明初的传奇

 三 传奇的典丽化

 四 杂剧的衰落与短剧的产生

 五 沈与吴**

 六 汤显祖的戏剧

 第二十六章 《水浒传》与明代的小说

 一 明代小说的特质

 二 《三国演义》

 三 **讲史小说

 四 《水浒传》

 五 《西游记》及**

 六 《金瓶梅》

 七 才子佳人的恋爱小说

 八 晚明的短篇小说

 第二十七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一 绪说

 二 北方的散曲作家

 三 南方的散曲作家

 四 明代的民歌

 第二十八章 封建社会的末期与清代文风的演变

 一 清代的社会环境与旧体文学的总结

 二 晚明文学思想的继续

 三 清初的散文

 四 桐城派的古文

 五 散文的新变

 第二十九章 清代的诗歌

 一 绪说

 二 清初诗歌

 三 遗民诗

 四 康雍年间的诗歌

 五 乾嘉诗风

 六 **战争前后的诗歌

 七 诗界**与清末诗歌

 第三十章 《红楼梦》与清代小说

 一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二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三 曹雪芹与《红楼梦》

 四 《镜花缘》及**

 五 侠义小说

 六 倡优小说

 七 清末的小说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戏剧

 一 绪说

 二 清初的戏剧

 三 洪与《长生殿》

 四 孔尚任与《桃花扇》

 五 杂剧传奇的尾声

 六 昆曲的衰落与花部的兴起

 第三十二章 清代的词曲

 一 绪说

 二 清初词的三派

 三 常州词派的兴起

 四 晚清词人

 五 清人散曲与民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