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中观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镜中观法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65.45 7.7折 85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秀清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19440

出版时间202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24页

定价85元

货号SC:9787100219440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秀清,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欧洲法律史研究所访学,2006—2007年度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著有《日耳曼法研究》《中法西绎:〈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等。
主编推荐:
《中国评论》是19世纪晚期中西文化交流目前的主导性媒介,是英美汉学的代表性刊物。相比于一脉相承的《印中搜闻》《中国丛报》,《中国评论》论及中国法的范围更广,关注的侧重点有变。本书就是以其为切入点,探讨19世纪晚期中国法知识的西传、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法形象的塑造和演绎的专题论著。
内容简介:
《中国评论》是19世纪晚期中西文化交流目前的主导性媒介,是英美汉学的代表性刊物。相比于一脉相承的《印中搜闻》《中国丛报》,《中国评论》论及中国法的范围更广,关注的侧重点有变。《镜中观法:《中国评论》与十九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法(法律文化研究文丛)》就是以其为切入点,探讨19世纪晚期中国法知识的西传、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法形象的塑造和演绎的专题论著。全书从比较法律史兼及翻译史、观念史的角度,就重要的制度、风俗、事件、人物分专题做个案分析,深入探究中国法律典籍的西译史、中国法律文化的域外传播史,原汁原味回溯19世纪晚期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立体呈现并反思在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期的西法东渐和东法西传过程中的中西法律观的差异、冲突及其复杂性、多变性。
目录:
导论

主题篇

第一章 《中国评论》中的中国法律及其研究价值

一、《中国评论》刊载中国法之概况

二、《中国评论》论及中国法律的特色——与《中国丛报》比较

三、《中国评论》应有的法学研究价值

第二章 晚清西方视角中的中国家庭法——以哲美森所译《刑案汇览》为中心的讨论

一、哲美森与《中国评论》

二、为什么翻译《刑案汇览》?

三、婚姻何以有效?——律例与人情

四、立嗣继承中的宗法与情感

五、“活化石”?——重返比较法的视野

第三章 他曾这样译注《大清律例》——《中国评论》所载哲美森译作述评

一、引言

二、哲美森及其所译《大清律例》篇章概览

三、创造性的翻译理念:“例”的译制

四、复合性的题材考量:时局使然与兴趣所指

五、诠释性的翻译特色:注释的功能

六、交互性的文本解读:比较法上的观照

第四章 19世纪晚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司法——基于《中国评论》的分析

一、《中国评论》所载中国司法之概览

二、从《中国评论》看19世纪晚期西方人的中国司法观之变化

三、变化之主要缘由

第五章 “文明论”视野下的晚清中国及其对外关系——以《中国评论》为考察对象

一、引言

二、“古代文明”及其局限

三、“文明化”与改革

四、结语

……

附篇

刊文选译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