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性价比高,品相好,保证正版书,现货实拍图,所见即所得,库存未翻阅,参考价值高,发货速度快

65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静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国平 主编;周建屏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0-03

  • 最新上架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秘戏图考:附论汉代至清代的中国性生活(公元前二〇六年——公元一六四四年)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秘戏图考:附论汉代至清代的中国性生活(公元前二〇六年——公元一六四四年) ¥79.00
『保证正版☆现货实拍』明清秘密教门滋蔓研究
『保证正版☆现货实拍』明清秘密教门滋蔓研究 ¥79.00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宗教村落文化的范本——温州永嘉金氏宗族村落文化研究
『保证正版☆库存现货』宗教村落文化的范本——温州永嘉金氏宗族村落文化研究 ¥138.00
西儒远来:耶稣会士与明末清初的中西交流/丝瓷之路博览 作
者希望能通过具体的事例,更加直观地展现明末清初天主教在士人阶层中的传播路径,以及天主教徒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下的各种境遇与诸多面相,揭示耶稣会的上层路线与“文化适应”在实践中的展开形式与效果。
西儒远来:耶稣会士与明末清初的中西交流/丝瓷之路博览 作 者希望能通过具体的事例,更加直观地展现明末清初天主教在士人阶层中的传播路径,以及天主教徒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下的各种境遇与诸多面相,揭示耶稣会的上层路线与“文化适应”在实践中的展开形式与效果。 ¥66.90
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间,清政府遴选了120名幼童,远赴美国留学,旨在让这些幼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技术,以对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唤醒沉睡中的文明古国,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次官派留学计划。
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间,清政府遴选了120名幼童,远赴美国留学,旨在让这些幼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技术,以对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唤醒沉睡中的文明古国,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次官派留学计划。 ¥53.00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德兰修女(1910-1997,又译为特蕾莎修女等),生于奥斯曼帝国的科索沃省,阿尔巴尼亚裔,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德兰修女在少女时期因内心的召唤加入天主教修会成为一名修女,后来又立志为穷苦的人服务而来到印度加尔各答,创办仁爱修女会,收留、照顾流浪的儿童、无家可归者,提供看护和治疗。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德兰修女(1910-1997,又译为特蕾莎修女等),生于奥斯曼帝国的科索沃省,阿尔巴尼亚裔,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德兰修女在少女时期因内心的召唤加入天主教修会成为一名修女,后来又立志为穷苦的人服务而来到印度加尔各答,创办仁爱修女会,收留、照顾流浪的儿童、无家可归者,提供看护和治疗。 ¥25.00
一生读书计划:历史书架精心推荐了近80本优秀的历史类书目。这些书在史学界都是经典之作,作者也大多是大家,如司马迁、钱穆、伏尔泰、斯宾格勒等,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值得一读。《一生读书计划:历史书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每个部分下面又细分为大历史、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和纵观社会。
一生读书计划:历史书架精心推荐了近80本优秀的历史类书目。这些书在史学界都是经典之作,作者也大多是大家,如司马迁、钱穆、伏尔泰、斯宾格勒等,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值得一读。《一生读书计划:历史书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每个部分下面又细分为大历史、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和纵观社会。 ¥25.00
中国新史加伯利埃·麦哲伦,汉名安文思,系葡萄牙籍入华传教士。他于1648年到达北京,一住29年。本书由他以葡文写成,原名《中国的十二特点》,是西方早期汉学的奠基作之一。全书共分21章,记述了中国的历史与明末清初时的社会状况,特别对中国社会的礼仪风俗、城镇特点、官僚贵族体制和皇城建筑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中国新史加伯利埃·麦哲伦,汉名安文思,系葡萄牙籍入华传教士。他于1648年到达北京,一住29年。本书由他以葡文写成,原名《中国的十二特点》,是西方早期汉学的奠基作之一。全书共分21章,记述了中国的历史与明末清初时的社会状况,特别对中国社会的礼仪风俗、城镇特点、官僚贵族体制和皇城建筑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45.00
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是比利时著名汉学家高华士博士研究天主教传华史的一部力作,重现了17世纪耶稣会士鲁日满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及生活状况。鲁日满于17世纪60年代末从比利时来到中国,一直以常熟为中心,在江南地区从事传教工作。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作者新近发现的鲁日满在江南的私人账本,账本记录的时间从1674年10月到1675年5月,主要记录鲁日满的私人花费和部分收入。
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是比利时著名汉学家高华士博士研究天主教传华史的一部力作,重现了17世纪耶稣会士鲁日满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及生活状况。鲁日满于17世纪60年代末从比利时来到中国,一直以常熟为中心,在江南地区从事传教工作。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作者新近发现的鲁日满在江南的私人账本,账本记录的时间从1674年10月到1675年5月,主要记录鲁日满的私人花费和部分收入。 ¥196.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国平 主编;周建屏
  •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811371628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2页
  • 字数 850千字
【内容简介】
苏州大学的历史,追溯最早源头,自东吴大学创办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历史的偶然性往往使人们惊异不已。近代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不是诞生在浸润着欧风美雨的上海等沿海大都市,而是诞生在有着深厚的古老历史文化传统的姑苏。对历史偶然性的惊异又总会激发人们对历史必然性的思索。 本书辑入有关苏州大学校史研究的论文及相关文章,涉及苏州大学及其前身学校与并入学校。文章按五个专题分类,即创办与发展、校史人物、教学科研、学生运动与其他。
【目录】
一、创办与发展

  东吴大学的起源——上海中西书院简论

  博习书院述论

  东吴大学的创办

  东吴大学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注册文件

  略谈东吴大学建校经过

  存养·博习·中西·东吴——东吴大学建校经过补遗

  最早开设的教会大学——东吴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向中国私立学校转变过程述论

  东吴大学在近代中国史上的意义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论略

  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一所具有创新特色的高等学府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恢复与新生

  荣氏私立江南大学管理体制的特色

  三十年来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苏州丝绸工学院

  苏州医学院

  苏州大学管理体制改革述评

  老树逢春更著花——苏州大学改革发展纪实

二、校史人物

  青峰永在——柴德赓先生传略

  柴德赓先生《史籍举要》读后

  “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社会因教育而光明”——怀念原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院长陈礼江

  陈石遗先生与无锡国专

  辛勤耕耘六十载——记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程有庆教授

  为艺术,为祖国——戴爱莲九十人生追忆

  古典的余韵:“东吴系”女作家

  春蚕到死丝方尽——记蚕丝专家费达生女士

  我认识的费孝通

  浮舟沦海,立马昆仓——记著名学者、红学家、书画家冯其庸先生

  顾娟:弘扬中华医学的民间大使

  葛赉恩与东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1911—1922)

  高文彬:东京大审判最后的中国全程见证者

  为民众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一代宗师——高阳

  郭影秋学术传略

  郭影秋:不当省长当校长

  黄摩西的《中国文学史》

  中国昆虫学的奠基人之一胡经甫

  孔祥熙与东吴大学体育馆

  雷洁琼的社会工作思想与实践

  爱国教育家刘湛恩博士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苦——缅怀江苏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刘烈人

  吕凤子:“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

  马寅初的求学经过

  人问正道是沧桑——记原苏州市副市长、江苏师范学院副院长潘慎明

  记我国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

  名山事业国学光辉——钱仲联大师的学术与创作成就

  钱仲联先生学术研究述略

  旷世奇才大宗师——记无锡国专名师饶宗颐

  爱国报人史量才

  苏大10位校友亲历东京审判

  访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

  中国语言学家评介:唐兰

  第一等人品第一等业绩——一代宗师唐文治传略

  唐文治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纪念唐文治先生诞生一百四十周年

  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先驱汪长炳先生事略

  王蘧常传略

  风雨八十载——魏建猷先生传略

  超越东西方:法学家吴经熊

  回忆吴天石的办学思想和领导艺术

  吴于廑先生治学追忆

  “读书自觉进行”——许国璋早年英语学习轨迹

  我国“民众教育之母”——俞庆棠

  一生不忘三件事:祖国、母校、青年——记东吴大学首任华人校长杨永清博士

  缅先贤博才扬东吴法学——“杨兆龙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张梦白与蒋纬国:相隔五岁的师生缘——访苏州大学资深教授张梦白

  春蚕到死丝方尽——忆蚕丝专家郑辟疆先生

  章太炎在东吴大学

  重教是楷模尊师最知音——写在赵朴初先生百年诞辰之际

  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教授

  愿作红烛照人寰——记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主任朱正元教授

三、教学科研

  中国最早的研究生教育

  东吴之人文学术传统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历史贡献

  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的历史追溯

  东吴大学英语教学历史研究

  无锡国专的教学特点

  补大百科全书中新闻教育的一个空白——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史料

  中国话剧的摇篮之一——忆苏州国立社教学院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实施成人教育的研究实验

  中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始末——前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社会教育

  学院创办电教专业的历史与总结

  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开设的电化教育课程与专业

  试析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办学特色

  私立江南大学的办学特色

  我院举行学术讨论会座谈《建立桑蚕丝绸的系统观点》——费孝通教授应邀到会并发表讲话

  苏医医学免疫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篇由中国作者正式发表的研究中国淡水藻类的论文——胡经甫的《藻类之研究》

  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

  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层次——苏州大学百年历史上两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四、学生运动

  五四运动在苏州东吴大学

  五卅运动在东吴大学

  回顾解放战争时期苏州东吴大学学生运动

五、其他

  东吴大学校训的由来及其演变

  苏大校训及苏大英文名之我见

  也谈东吴成立及校名问题

  最早的中国大学学报——东吴学报创刊号《学桴》解读

  东吴大学学报沿革考札

  百年盛会兴味空前

  《学桴》领航一世纪百舸争流创名刊

  试评《东吴学报》的地位和作用

  评《东吴学报》的地方特性

  移植和本土化的二重奏——东吴大学近代建筑文化遗产对我们的启示

  博习医院(苏州)始末

  博习医院建筑文化的读悟

  江苏师范学院图书馆介绍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