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部丛刊》三编~53 :太平御览(一九)

上海书店1985年重印《商务印书馆》版《四部丛刊》精装有函套

168 八品

仅1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昉、李穆、徐铉

出版社上海书店

年代改革开放 (1977-1989)

四部分类子部>类书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上书时间2020-04-0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有函套,精装,外观完整,无划线,无字迹
商品描述
《四部丛刊》由张元济领导的《商务印书馆》组织编纂,是中国古籍的一次重大工程。《四部丛刊》多采用首版首印进行影印,使得诸多藏匿于大藏书家大藏书楼的古籍文献得以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看到。
 《四部丛刊》从1915年开始酝酿,到1922年初编出版,费时7年,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没有先例的浩大工程。前后印了初编,续编,三编,近500部书,汇集了中外的宋元明善本及一些精抄本。从定书目、选底本、文字校勘,到工程预估、印刷纸张,张元济都亲历亲为。而其中最大困难就是对版本的搜集挑选,为此张元济几乎访遍了当时中国有名的藏书家。这段经历,张元济称之为:“求之坊肆,丐之藏家,近走两京,远弛域外。”(域外指日本。)
        在《四部丛刊》出版之前,中国最著名的古籍丛书是《四库全书》,但那部诞生于乾隆朝,以全国之力而成的大书,无论选目还是抄写质量,都颇受后来学者的诟病。而以张元济一人之力,成就于百年中国苦难岁月的《四部丛刊》,无论在选目的精当,还是在校勘和影印的质量方面,都远远超过前者。
         1928年,张元济为《四部丛刊》专程赴日访书。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饱览了东京、京都等地图书馆的汉籍收藏,每天不停地阅选古书。虽然那时他已是年逾六旬的花甲老人,但他就像见到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每天都要做笔记直到深夜。每到一处,都商借拍摄,带回上海影印出版。访书的直接成果则是带回了46种罕见古籍的摄影底片,其中就包括被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购走的皕宋楼藏书。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十月。 
《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函套,精装,外观完整,无划线,无字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