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影学院145: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全新正版现货

33.2 6.7折 49.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想田和弘 译者:尹芷汐  后浪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47623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定价49.8元

货号28474907

上书时间2023-10-26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想田和弘,日本极具影响力的新生代纪录片导演,“观察电影”的提倡和践行者,以极简的自然主义表现方式切入日本社会的重要公共议题,凭生活流影像揽获多个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大奖,被称为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接班人,有“日本怀斯曼”之誉。


从一名东大宗教学专业的高材生,到去纽约学电影,给NHK做了八年“定制”纪录片,蕞后选择了以较为*的“一个人的剧组”方式独立创作,去拍摄具有作者色彩、“不接受投资”的纪录片,想田和弘的创作轨迹十分有趣,也有人称他是“纪录片界的是枝裕和”。他们确实是多年好友,更有着志同道合的影像观念和生活哲学。是枝裕和在伦理的拷问前止步,将前期纪录片生涯的所思所悟转至故事片中,而后享誉世界;想田和弘怀着对社会同样的关怀、发问,踏入纪录片领域,“代替”是枝裕和过着他的B面创作人生。两人交叉并行,在纪录与虚构的边界并肩探索。


本书中,想田和弘回顾创作生涯,用温柔赤诚又不失力度的文字记录他独一无二的奇遇人生。


 


◎“随便做做”就斩获?


东大宗教学毕业、纽约深造,抛下NHK铁饭碗的纪录片诗人想田和弘,出道以来就凭生活流作品屡次斩获国际电影节大奖,他的独门诀窍竟是不做计划、随心观察?


《选举》(2007)——大学同学街头摆摊竞选无人问津


                   获皮博迪奖(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


《精神》(2008)——全球自杀率第1的社会里一间精神科诊疗所的故事


                   获釜山国际电影节、迪拜国际电影节蕞佳纪录片奖


《和平》(2010)——退休老人投喂流浪猫与独居老人的日常


                   获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观众奖、香港国际电影节蕞佳纪录片奖


《港町》(2018)——偏僻小渔港,老人与海与流浪猫


                   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提名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大奖


◎一个人的剧组,“碰运气”的影像?


采访、摄影、录音、剪辑……一人包揽、灵活机动,漫漫创作路,虐并快乐着。一边观察眼前的事实,一边独自漫无目的地拍摄,摆脱约定俗成的安全手法,踏上无法预见未来的“冒险”,不期而遇的时空巧合亦纷至沓来。


◎纪录片创作者,是恶人?还是正义的伙伴?


摄影机是类似凶器的暴力装置?导演是给被拍摄对象带来伤痕的加害者?面对影像伦理的拷问,是枝裕和转投故事片来规避不安不忍,而想田和弘如何迈过这道坎,继续在纪录片领域“汲取人心柔软部分”呢?


◎纪录片中“活生生的人”


跟随想田导演的“镜头”,众多鲜活人物一一呈现: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豪杰”外婆,因为一钱五厘的征兵令就上了战场的老兵,腿脚残疾却有少年般笑容的大叔……生活艰难但豁达,想田和弘用影像和文字带给世界触碰心灵的纯然幸福。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纪录片导演想田和弘的一次创作总结和生活体悟的记录。想田和弘以创作“观察电影”著称,深度介入了日本社会的诸多公共议题,在国际纪录片界屡获好评。本书从其代表作《和平》《选举》《精神》的创作过程出发,呈现了前期构思、实际拍摄、后期制作及放映参展的流程全貌,通过讲述涌现其间的种种困难挑战、应对经验、巧合机缘和感悟思辨,详细地解析了拍摄“观察电影”的具体方法和创作理念。书中探讨的内容包括:纪录片的伦理与禁忌、纪录片的美学与技术发展、电视纪录片的思维陷阱、客观真实与纪录片的关系、独立电影导演的制作费和著作权等重要话题。


想田和弘的作品风格质朴自然、坦率诚挚,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又充满人文关怀。他认为纪录片是“捕捉偶然事件的连续性,令作品升华的艺术”,这一观念投射到生活中则为“人生也是由偶然和碰运气组成的”。导演进入电影行业、与妻子相识、获得创作契机和灵感等经历都有着偶然的色彩,可以说对“偶然”的捕捉和珍视正是作者的处世哲学。



作者简介】:

想田和弘,电影导演。1970年出生于日本栃木县足利市。先后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电影系,现居纽约。曾为NHK等电视台制作了40余部纪录片节目。提倡并实践“观察电影”这一纪录片制作方法,包括不做事前调查和商讨,不用脚本、字幕和音乐等十条具体的方法论。遵循此方法论制作的*部作品《选举》(2007)在世界各地200多个国家的电视上播放,获得美国广播电视界极为重要的皮博迪奖。第二部作品《精神》(2008)获得釜山国际电影节和迪拜国际电影节蕞佳纪录片奖等奖项。观察电影番外篇《和平》(2010)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获得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观众奖和香港国际电影节蕞佳纪录片奖。另著有《精神病与马赛克》《戏剧与电影》等。


 


译者简介


尹芷汐,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2016年于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取得博士学位,专攻以松本清张为主的日本现代文学、大众文学。



目录】:

前 言


*章  拍摄者与被摄者


第二章  扔掉“脚本”和“易懂性”——什么是观察电影(基础篇)


第三章  纪录片的趣味所在——什么是观察电影(发展篇)


第四章  一期一会的纪录片


第五章  电影带我去的地方


后 记


出版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