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

全新正版现货

84 7.0折 120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少群,乔力 等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85258

出版时间200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0元

货号20787739

上书时间2023-10-23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
 章 关于地域文学史学的普适性研究
    节 地域文学史学的学术源流与学理观念
    第二节 地域文学史学的架构基础与范畴界定
 第二章 关于齐鲁文学形态演变与文化内质研究的原理性思考
    节 齐鲁文学的地域文化渊源
    第二节 本书的逻辑基点与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体式与结构
上篇 齐鲁文学高潮鸟瞰
 章 从文化元典走来
    节 先秦时期的混沌综融:经世致用理念与经典殿堂之造就
    第二节 文学本体的觉醒之路:诸体渐备与抒怀言志传统
 第二章 高峰初耸:北宋至南宋前期的齐鲁文学
    节 社会群体关怀与个体情性的交迭兼纳
    第二节 主体意识张扬而及词坛的极盛
 第三章 再度辉煌:明中叶至清初的齐鲁文学
    节 驿路文化与俗文学的泛化升华
    第二节 雅文学对经典的追怀与复兴之想望
    第三节 文言小说以雅为俗的写心娱怀与戏曲文学似俗实雅的儒道内核
    第四节 雅文学的求新变与传统认同
 第四章 现代新篇:20世纪五四时期与30年代的齐鲁文学
    节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价值重构与文学观念变革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的多元开拓与文体创建
    第三节 乡土文学涵纳文化对抗与重构:为民族塑魂与文化守成
 第五章 激扬华章:20世纪新时期以来的齐鲁文学
    节 创作主体对齐鲁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审美意识嬗变  
    第二节 叙事文学的蓬勃发展及其主流形态
中篇 齐鲁文化与文学个案研究
 第六章 齐鲁文学文化内质的个案考察
    节 《鲁颂》与《齐风》的两种文化形态与内质异同及其文学特征
    第二节 汉赋中所见有关巡狩、封禅的齐鲁文化考察
    第三节 《桃花扇》关于孔子“夷夏之大防”思想的艺术实践
    第四节 孔尚任的创作思想与民族意识:《桃花扇》与《出山异数记》的微妙关系
    第五节 王渔洋与洪舁、孔尚任、蒲松龄的友谊和《聊斋志异》评论
 第七章 齐鲁文学形态演变的多元性与多样化表现之一:文学本体喻示与文体风貌特征的双向  观照
    节 李之仪词论词作综论
    第二节 晁补之词论词作综论
    第三节 李清照词论词作综论
    第四节 词体解放与辛弃疾的创作取向
    第五节 李攀龙、谢榛的论诗特点及其互补性
    第六节 李攀龙、谢榛对其自身诗论的创作实践
 第八章 齐鲁文学形态演变的多元性与多样化表现之二:大文化语境与地域色彩的文学
    节 文化与文学双重观照下的戏曲重镇东平
    第二节 基于齐鲁人文之上的“济南诗派”及其诗风创作
    第三节 杰出的文坛领袖王渔洋及其重大影响
    第四节 《聊斋志异》的语言特色及诗意风韵
    第五节 聊斋俚曲的地域文化内涵
 第九章 齐鲁文学形态演变的多元性与多样化表现之三:地域视阈下的话语转型与民族、国家  叙事
 第十章 齐鲁文学形态演变的多元性与多样化表现之四:民间文化内涵与艺术风貌
下篇 齐鲁文学古今演变研究
 第十一章 主题内涵及形式外显
 第十二章 大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本体呈示
 第十三章 文学形态与艺术精神“史”的观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体结构,沿着“史”“论”结合、“古今结合”的内在思路,研究方式是纵向与横断面的相互交织,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双向兼顾,充分体现观照角度、层面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研究特点,力图建构一个具有充分开放性的研究空间。总体结构线索分为“总论”、“个案研究”、“古今演变专题研究”三大部分,是为上、中、下三编。    、
   上编主要是对齐鲁文学发源和北宋至南宋前期、明中叶至清初、20世纪“五四”时期与30年代、新时期以来共四个高潮阶段的文化与文学的互动生成、有关价值取向、艺术精神和文学成就的创新、成熟、开拓、沿革的总体样貌进行论述,是为宏观审视。
    中编主要是对所选取的各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和重点文学现象(并不仅限于高潮阶段的作品及现象),针对其时代特点和风貌特征,分别以“文学本体喻示与文体风貌特征的双向观照”、“大文化语境与地域色彩的文学”、“地域视阈下的话语转型与民族、国家叙事”、“民间文化形态与文学主流话语的互动与生成”为线脉,做齐鲁文学形态演变的多元性与多样化表现的深细探察。开头以“齐鲁文学文化内质的个案考察”为引领,是为个案研究。而所指文学形态是多层面的复杂组合,既有直观、表层的文体,也有深层的、文体自身内部的结构、艺术方法和技巧、表现功能、艺术风格等。
    下编主要是针对齐鲁文学现象的古今演变研究。其中选取相似的类型为叙述单元,划分、区分的方式,既有题材内容的,也有艺术形式、表现方法的,更有创作主体的作家或文学文本的。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在开放的结构形式下,它也具有科学的逻辑原则。即:
    古今演变,首先应该是一个纵向的线性进程;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时段里所发生的诸文学现象的对照、比较,而且也只有在这种不同文学现象的对照比较之下,才有可能更清晰深度地把握其古今演变的复杂实质,即它的曲折起伏的脉络——只不过已属于两个或更多横向的点、面的观察思索了。
    总之,古今演变的研究是呈现纵向与横断的交织互动形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