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的发现(全2册)
  • 印度的发现(全2册)
  • 印度的发现(全2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印度的发现(全2册)

全新正版现货

59.5 5.0折 119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著,齐文 译 ,徐波  审译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54064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19元

货号25213649

上书时间2023-10-21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带你全面了解印度的“印度三部曲”之一,权威译本修订再现!


印度开国总理在狱中写下的印度文明兴衰历程的煌煌巨著!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印度的过去,也没有人比他更想拯救印度!

前外交官时延春倾情作序,隆重推荐!

内容简介】:

印度的开国总理尼赫鲁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1921年至1945年他先后9次被捕,过了将近9年的铁窗生活。在狱中,他对印度的历史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梳理、思索和阐述,从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等方面追溯了自古代到中世纪的印度悠久历史,生动描绘了印度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同时,他冷静地回顾了近代印度壮阔的民族解放历程,并且热切而又不失理性地展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民族命运……


“中印关系”,一直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敏感话题。但这绝非是只言片语就能解释清楚的,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印度的基础之上。想要全面了解印度,《印度的发现》不容错过!



作者简介】: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开国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长的总理,任期为1947年到1964年。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他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

目录】:

 目录


 


中译本序言



*章  亚马那加堡垒


一  二十个月


二  饥荒


三  争取民主的战争


四  在狱中对时间的感觉。对行动的要求


五  “过去”对于“现在”的关系


六  人生哲学


七  过去的负担


第二章  巴登外勒,洛桑


一  卡麦拉


二  结婚和婚后


三  人类的关系问题


四  一九三五年圣诞节


五  死亡


六  墨索里尼。回国


第三章  探索


一  印度历史的全景


二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三  印度的力量和弱点


四  寻找印度


五  印度母亲


六  印度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七  旅行全印度


八  大选


九  群众的文化


十  两种人生


第四章  印度的发现


一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二  亚利安人的到来


三  什么是印度教?


四  *古的记载。经典与神话


五  吠陀


六  人生的肯定与否定


七  合并与调整。种姓制度的开始


八  印度文化的持续性


九  奥义书


十  个人主义哲学的好处与坏处


十一 唯物主义


十二  史诗。历史、传说与神话


十三  “摩诃婆罗多”


十四  “薄伽梵歌”


十五  古代印度的生活和工作


十六  大雄和佛。种姓


十七  旃陀罗笈多王和阇那迦。


十八  国家的组织


十九  佛的教义


二十  佛的故事


二一  阿育王


第五章  世世代代的回忆


一  在笈多王朝下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二  南印度


三  和平发展与作战方法


四  印度对自由的要求


五  进步与安定


六  印度与伊朗


七  印度与希腊


八  古代印度戏剧


九  梵文的生命力与持久性


十  佛教哲学


十一  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十二  印度教怎样同化佛教


十三  印度的哲学看法


十四  哲学的六大派别


十五  印度与中国


十六  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和印度文化


十七  印度艺术在国外的影响


十八  古代印度艺术


十九  印度的国外贸易


二十  古代印度的数学


二一  发展与衰微


第六章  新的问题


一  阿拉伯人和蒙古人


二  阿拉伯文化的繁盛及其与印度的接触


三  伽色尼的梦哈慕德和阿富汗人


四  印度一阿富汗人。印度南部。维查耶纳伽尔。巴卑尔。海权


五  混合文化的合成及成长。闺阃制度。


迦比尔。师尊那纳克。艾密尔·胡斯鲁


六  印度的社会组织。集团的重要性


七  农村自治。苏克拉的“政术精华”


八  种姓制度的理论与实际。大家庭


九  巴卑尔与亚格伯。印度化的过程


十  亚洲及欧洲在机械进步及创造能力上的对比


十一 共同文化的发展


十二  奥朗则布开倒车。印度民族主义的滋长。西瓦吉


十三  马拉塔人和英国人的争夺霸权。英国人的胜利


十四  印度的落后以及英国人在组织上和技街上的优势


十五  兰杰,辛格和杰·辛格


十六  印度的经济背景。两个英国


第七章  *后阶段(一)英国统治的巩固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  帝国的思想意识。新的种姓


二  孟加拉的掠夺物帮助了英国工业革命


三  印度工业的摧毁和农业的衰败


四  印度初次成为另一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附属体


五  印度土邦制度的成长


六  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矛盾。罗姆·摩罕·罗易。


报纸。威廉·琼斯爵士。孟加拉的英国式教育


七  一八五七年的大起义。种族主义


八  英国统治的伎俩。均势与对称


九  工业的成长。各省不同之点


十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的改革以及其他的运动


十一  凯末尔巴夏。亚洲的民族主义。伊克巴


十二  重工业的开始。鈇拉克和郭克雷。分别选举单位制


第八章  *后阶段(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一  中产阶级的束手无策。甘地出现


二  甘地领导下的国民大会党成为一个生气蓬勃的组织


三  各省的国大党政府


四  印度的动力与英国在印度的保守主义


五  少数派问题。回教联盟。默·艾·真纳先生


六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七  国民大会党与工业。大工业与农村工业


八  政府阻碍了工业发展。战时生产是正常生产的转变


第九章  *后阶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国民大会党拟定一种外交政策


二  国民大会党对战争的态度


三  对战争的反应


四  另一次国民大会党的提议和英政府的拒绝。温斯顿·丘吉尔先生


五  个别人们的和平抵抗


六  珍珠港事变以后。甘地与非暴力主义


七  系    张


八  克里浦斯爵士来到印度


九  挫    败


十  挑战:退出印度的决议


第十章  还是亚马那加堡垒


一  一连串发生的事件


二  两种背景:印度和英国


三  群众的骚动和被镇压


四  国外的反应


五  印度的反应


六  印度的疾病。饥荒


七  印度的动力


八  印度发展受到阻挠


九  宗教、哲学和科学


十  民族观念的重要性。印度变革的必要性


十一  印度:分割的还是成为强有力的民族国家,或是超民族国家的中心?


十二  现实主义与地理政治学。世界的征服或世界的联合。美国与苏联


十三  自由与帝国


十四  人口问题。出生率的降低和民族的衰微


十五  理解旧问题的新途径


十六  结束语


后   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