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非范畴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语言非范畴化

全新正版现货

16.6 7.5折 22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正光 著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602792

出版时间2006-12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定价22元

货号9326639

上书时间2023-10-21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导论
 1.1 非范畴化与语言和认知创新
 1.2 非范畴化理论产生的动因
  1.2.1 语言范畴化理论对非范畴化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
  1.2.2 语法化研究对非范畴化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1.2.3 原型范畴化理论尚未充分解决的问题
 1.3 非范畴化是与范畴化同样重要的认知原则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范畴化: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
 2.2 范畴化理论发展中的三个代表性理论
  2.2.1 经典范畴化理论
  2.2.2 原型范畴化理论
  2.2.3 三种理论的异同
 2.3 原型范畴化理论与多义性研究
  2.3.1 原型范畴化理论与词汇多义性研究
  2.3.2 原型范畴化理论与构式多义性研究.
 2.4 原型范畴化理论的优势
  2.4.1 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理论描写工具
  2.4.2 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解释模型
 2.5 原型范畴化理论存在的不足
  2.5.1 理论系统有待研究的问题
  2.5.2 实际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
  2.5.3 功能多义性问题
 2.6 范畴属性特征假设:本书的工作假设
 2.7 研究方法
  2.7.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关系
  2.7.2 研究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否
  2.7.3 整体性考察
  2.7.4 溯因推理
第三章 语言非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3.1 范畴与语义、句法和功能的对应联系
 3.2 范畴属性的动态性
  3.2.1 相对性
  3.2.2 寸变性
  3.2.3 语篇性
 3.3 非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3.3.1 非范畴化的含义
  3.3.2 非范畴化的特征
 3.4 非范畴化——从语法化原则到一般认知机制
 ……
第四章 非范畴化与功能多义性
第五章 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第六章 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
第七章 非范畴化与N+N合成名词意义的创造性
第八章 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构式
第九章 动词非范畴化的特征
第十章 非范畴化与汉语V-V构式中V2的完成体意义
第十一章 非范畴化与“动宾结构+宾语”
第十二章 非范畴化与Vi+NP
第十三章 非范畴化与“同义反复”构式中的特征与态度意义
第十四章 非范畴化与话语标记语
第十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语言范畴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非范畴化。非范畴化是语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的认知方法和过程,尤其在起始或中间阶段更加突出。语法化研究中的非范畴化原则与本书中的非范畴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非范畴化现象都会产生语法化。非范畴化既是一个语言过程,也是一个认知过程。非范畴化和范畴化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反映出思维的创造性和动态特征。
  本书提出并论证了用非范畴化思想来解释功能多义性问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非范畴化产生功能多义性的观点能够充分有效地解释语言现实中许多棘手的问题,为理论建设的深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同时,它在语言教学、词典编撰等领域也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书研究的问题大部分都被视为“非理想”的语言事实。本书表明,在语言学理论建设中,将语言事实区分为理想的和“非理想的”是值得商榷的;相反,“非理想的”语言事实对理论建设的深入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能够使理论假设的内在逻辑性与可信性实现有机的结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