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星之光: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接受研究(1903—20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恒星之光: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接受研究(1903—2013)

全新正版现货

56 7.0折 80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申利锋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42261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0元

货号27897670

上书时间2023-10-17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西方童话被引入中国,经过周作人、赵景深等人的深入讨论,中国学界对“童话”的理解逐渐统一;叶圣陶的《稻草人》(集)标志着中国艺术童话的成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界对西方童话的接受呈现肯定与否定相交织的态度;创作上的关联主要有借用和模仿、融汇和化用两类表现。新时期以来,西方童话的译介、出版、研究都高度繁荣,但童话批评理论的建构尚不尽如人意;创作上,西方童话对中国童话仍有深刻影响。
  童话是成人送给儿童的“爱的礼物”,也是成人对童心、自由和理想的渴望与向往。
  《恒星之光: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接受研究(1903-2013)》认为,西方经典童话饱含丰富的意蕴和深刻的启示,向经典致敬依然是中国童话继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目录】:
绪论
*节 外来影响与中国童话的发展
第二节 20世纪以来中国西方童话研究述评
一 开创期(1903-1949):推崇与犹豫
二 曲折期(1949-1978):压缩与改造
三 繁盛期(1978-2013):拥抱与多元
第三节 关键概念与基本设想

*章 风起西方:西方童话文体的独立与经典童话的生成
*节 从民间童话向艺术童话的演进
一 贝洛童话出现之前的缓慢进程
二 贝洛童话出现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童话”文体的独立
一 “童话”(fairytale)名称的出现及其意义
二 童话文体的发展与独立
第三节 西方经典童话的生成
一 黄金时代的璀璨群星
二 创作启示与历史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风东渐:“五四”前后对西方童话的拿来与选择
*节 西方童话的“拿来”与知识界对“儿童”的发现
一 西方童话的“拿来
二 西方童话与中国知识界对”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逐渐清晰的”童话“概念
一 周作人、赵景深等人关于”童话“的讨论
二 “五四”前后的西方童话研究
第三节 西方童话与中国童话“自己创作的路”的开辟
一 西方童话与中国艺术童话的*初面貌
二 叶圣陶童话对西方童话的扬弃与新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西碰撞:西方童话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节 “鸟言兽语”之争的实质和余波
一 “鸟言兽语”之争及其实质
二 三四十年代关于西方童话的论辩
第二节 西方童话译介与研究的新特点
一 西方童话经典的巩固与扩展
二 三四十年代的西方童话研究
第三节 西方童话与张天翼、严文井等人的童话创作
一 借用:阿丽思和匹诺曹的中国行
二 化用:张天翼和严文井的中国风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拥抱经典:新时期中西童话交融的喜与忧

结语 向童话致敬,向经典致敬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介】:
  申利锋,女,1977年生,河南延津人。2013年12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和儿童文学研究。主持*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在《外国文学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