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舆论波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网络舆论波研究

全新正版现货

34.5 5.0折 69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卫民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36433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69元

货号23596925

上书时间2023-10-17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舆论波的传播动力机制与社会治理对策研究》(编号:10YJCZH084)支持。主要论述网络舆论的生成、演化与传播规律,从其“波”的特质出发,进行跨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注重理论创新,并结合案例深入剖析。

内容简介】:
  《网络舆论波研究》系统阐述了网络舆论波的理论体系,从基本概念、理论模型、类型图谱、议题演化、传播动力等多方位全面论证,并且系统地进行了六大案例的深度研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善治”理念下的综合治理对策。全书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通过大量的实证案例和内容分析,呈现了当代中国网络舆论变化的内在规律和丰富细节。
  全书创新性地对网络舆论波的类型进行系统分类,从能量、持续时间、策动力源泉等多角度观察分析,发现了“舆论风浪”、“舆论涌浪”、“舆论内波”、“舆论潮波”、“舆论风暴”、“舆论海啸”、“舆论汇流”等多种舆论波形态,并提出了对症下药、分而治之的应对思路。还指出了网络舆论演化当中“长期暗涌”与“一时引爆”的困惑,“自然流变”与“人为操控”的纠结,并对此进行传播学理论探讨。
  全书还充分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模型呈现了舆论波运动的复杂形态,并用自然科学中的共振、衍射、折射等原理进行了比较分析。全书文理兼容,说理透彻,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党政机关、科研院校等各类组织机构参考,适合关注舆论舆情的在校学生和各界人士阅读。

目录】:

导论  网络舆论波: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    节  选题缘由及其理论价值    第二节  中英文文献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总体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全书内容结构及逻辑脉络上篇  理论探索篇  章  概念与模型:网络舆论波的理论框架    节  网络舆论波的概念溯源及意义解析    第二节  网络舆论波的量度问题及其数理模型    第三节  网络舆论波的量度实例及其波动样态    第四节  基于内容对网络舆论波案例模型的总体分析    第五节  基于案例对网络舆论波概念的理论探讨    附录一  网络舆论波案例中两封引发争议的电子邮件    附录二  网络舆论波案例中的小样本网帖数据汇总表    附录三  网络舆论波案例中的较长篇幅的典型网帖举例  第二章  图谱与典例:网络舆论波的类型划分    节  自然界中波和波浪的分类及其参考价值    第二节  网络舆论波类型划分及其分布图谱    第三节  网络舆论波类型复合的案例研究——杭州飙车案    第四节  网络舆论波类型对比的案例研究——杭州醉驾案    第五节  网络舆论波群类型的理论探讨    附录一  水波理论基础绪论    附录二  网帖《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全文  第三章  生成与引爆:网络舆论波的议题演化    节  网络舆论波的一般演化过程概述    第二节  网络舆论议题的随机生成与存续阈值    第三节  网络舆论引爆的铺垫效果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第四节  网络舆论波的长期暗涌与一时引爆——以城管议题为例    第五节  网络舆论波的自然流变与人为操控——以林松岭命案为例    附录一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104条“城管”议题一览表    附录二  哈尔滨群殴事件“罗生门”  第四章  共鸣与溢散:网络舆论波的传播动力    节  网络舆论波传播动力机制的宏观理论框架    第二节  网络舆论波传播动力机制的微观解释模型    第三节  网络舆论波的传播路径及其动力机制分析——以微博为例    第四节  网络舆论波的衍射机制及其绕行效应分析——以微博为例    第五节  网络舆论波共鸣与溢散效果的案例回顾分析    结语  网络舆论波传播动力机制的理论反思    附录一  微博功能及其议程设置效应    附录二  2007—2013年网络热点事件汇集表下篇  案例深描篇  第五章  江海汇流:上海“11·15”特大火灾舆论波    节  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件回顾    第二节  网络舆论波研究的实验设计及典型样本    第三节  网络舆论波实测的总体特征及数量分布    第四节  网络舆论波演化的分期总结及研究发现    第五节  网络舆论波传播的媒体效应及总体反思  第六章  海啸惊涛:全国抢盐事件中的社会恐慌传播    节  社会恐慌概念辨析及抢盐事件回顾    第二节  社会恐慌传播的微观宏观模型建构    第三节  社会恐慌信息传播及其应对的效果考察    第四节  社会恐慌的综合治理对策建议及理论启示  第七章  风起潮涌:金华狗肉节事件中的网络舆论潮波    节  金华狗肉节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概述    第二节  金华狗肉节网络舆论交锋的景观呈现    第三节  金华狗肉节网络舆情传播路径分析    第四节  动物保护组织的舆论表达和社会行动观察    第五节  动物保护运动掀起的网络舆论潮波探源  第八章  深淘低堰:医患纠纷事件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节  医患纠纷的舆论监督与引导研究综述    第二节  医患纠纷的舆论监督案例分析    第三节  医患纠纷的网络舆论波案例分析    第四节  舆论监督医患纠纷案例的若干讨论  第九章  风回浪转:广东乌坎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策略    节  乌坎事件及其舆情演化过程回顾    第二节  乌坎事件中有影响力的传播者    第三节  乌坎事件中村民的信息传播模式及策略    第四节  乌坎事件中村民信息传播策略的效果分析  第十章  艺海泛波:中国艺术微博的舆论表达与公共传播    节  艺术微博舆论表达的现实背景及特征    第二节  艺术微博舆论表达的深度介入型模式    第三节  艺术微博舆论表达的艺术再现型模式    第四节  艺术微博舆论表达与当代艺术公共传播    第五节  网络舆论艺术化表达的传播影响与社会功能  总论  筑堤与导流:网络舆论波的善治谋略    节  网络舆论波兴发的时代脉络考察    第二节  网络舆论波涌动的社会功能分析    第三节  网络舆论波治理的善治思维剖析    第四节  网络舆论波规制的中国模式建构    第五节  网络舆论波除弊的法律制度建设    第六节  网络舆论波冲击的应急策略谋划    第七节  网络舆论波危机的系统预案演练    第八节  网络舆论波兴利的正面能量激扬总附录  附录一  波浪力学的数学描述、名词解释和公式推导  附录二  《人民日报》104条城管议题微博舆论演化时序分析  附录三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作者简介】:
  廖卫民,男,浙江平阳人,1971年生。先后获南开大学理学学士(控制科学)、复旦大学法学硕士(新闻学),浙江大学文学博士(传播学)。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传播理论、网络传播、新闻学、影视艺术及文化产业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迄今累计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2011),合著《互联网媒体与网络新闻业务》(2001),参撰教材多部,主持完成各类课题多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