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时代: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
  • 国家时代: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时代: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

全新正版现货

61.6 7.0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皓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5908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8元

货号29140151

上书时间2023-10-13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1.《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十年沉淀力作,以“国家文明”提领中国视角的6000年人类文明史。《国家时代》是孙皓晖在《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后,潜心沉淀近十年的全新文明史煌煌力作。孙皓晖以“国家文明”为切入口,使用文明史的研究立场和方法重新发现历史,溯源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突破西方在文明史领域的话语霸权,不仅试图为当代人提供所亟需的国情认知与价值观认知,也是确立中国文明话语权的有力尝试。


2.打破思维定式,重观5000年中国文明,探寻中国作为世界唯*存续文明体的核心密码。洪水时代的大禹奠定了中国国家文明的根基?春秋、战国、秦帝国是中国国家时代的高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对中国国家文明造成了致命打击?*为富庶的宋代是古典中国政治文明的蕞大跌落期?《国家时代》聚焦历史实践,以重新发现中国文明为抓手对中国文明史进行深入的解读,认为只有中国民族群成功地实现了再次觉醒,将动态国家的本质理解得充分而透彻,自觉的一次又一次地“改朝换代”,保持了国家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将中国国家文明一直有效延续到进入现代国家。5000年中国文明,核心在于统一国家文明动态存续的强势生存实践史。


3.三大历史特征、五大良性价值,发现中国国家文明动态发展的生命力。在国家时代,一种文明形态的生灭发展,主导力量在国家意识,基础力量在社会精神。中国文明在5000年历史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中国保持政治文明创造力的关键。其中包括:强势生存价值观、政治文明创造力、多元均衡文明体系等中国国家文明原生生命力的三大历史特征;大公传统、力行统一、国土神圣、文明融合、人才兴国等中国政治文明的五个良性价值。



内容简介】:

以中国人的语言谱系解析世界文明,看人类国家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


以世界文明的视野呈现中国文明,在对比中发现中国绵长生命力的历史基因。


 


《国家时代》从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基础和价值体系的危机性焦虑出发,提出站在历史实践的立场,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重新加以审视,发现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文明在历史实践中的兴亡法则,揭示大国文明兴亡生灭的历史经验与深重教训。在世界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对照中,破除西方文明观带给我们的思维定式,探寻中国在6000年人类文明历史实践中矗立不倒的真正根基,发现那些足以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生命的核心价值观。


 


站在历史实践的立场上,从6000余年的历史实践看,国家作为社会发展的“人造平台”,是人类文明发生质变提升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从而以“国家”的兴亡存灭为轴心,《国家时代》提出国家时代的五个历史分期,涵盖创世神话直至当代社会。在详述五个历史时期兴盛存衰的历史进程的同时,试图于历史的纵深比较、不同文明的横向比较中,回答为什么中国民族群能成为6000年拥有*顽强国家文明生命力的民族群,中国文明中必须被当代人充分认识并能够为世界提供借鉴的政治思想精华何在。



目录】:

序 言 中国文明的历史困境


 


01 章 早期国家起源及漫长发展


一 走向国家时代的历史节点


二 人类文明的轴心主体:民族


三 地球早期国家的出现及空间分布


四 人类文明的生命之舟:国家


五 早期国家的权力架构与社会形态


 


02 章 中国民族群走向国家时代


一 神话体系:强大的精神因子


二 远古传说时代的聚合基因


三 国家雏形:中国民族群远古大联盟


四 国家文明根基:洪水时代的聚合锤炼


五 国家初创:大禹建立威权政治


六 国家开端:夏王国正式创建


 


03 章 早期国家速亡现象与种子国家比较


一 *历史时期的五个种子国家


二 早期种子国家的历史脉络


三 早期国家文明比较:早期中国与古希腊


 


04 章 轴心时代:国家文明第二历史时期


一 第二历史时期新出现的古典国家


二 本时期国家群统计的两个特殊问题


三 文明困境与剧烈的生存竞争


四 轴心时期中国文明的超越性突破


五 古典中国文明与古罗马文明比较


 


05 章 文明冲突:国家文明第三历史时期


一 第三历史时期的国家生灭


二 国家文明创造力的大幅度衰减


三 生存空间竞争加剧,战争普遍多发


四 文明冲突趋于强化,融合交流空前深入


 


06 章 衰减蜕变:国家文明第四历史时期


一 古典国家文明*后时期的非一致性


二 古典国家文明*后时期的两大历史特征


三 早期文明对冲:新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


四 文明对冲*化:拜占庭帝国与新波斯帝国


五 文明对冲*化:十字军东征200年绞杀战


六 拜占庭帝国的“黑色历史线”


七 欧洲国家群文明对冲意识的历史基础


八 文明对冲的黑马:阿拉伯帝国的横空出世


九 政治精神: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创教时期)的历史特征


十 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命运:一条兴衰曲线


十一 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命运:关于政教合一


 


07章 黑暗蒙昧:欧洲中世纪的神权政治


一 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脉络


二 欧洲基督教变身发展的历史脉络


三 基督教精神变迁的历史解析


四 宗教裁判所与火刑:基督教会镇压异端之残酷


五 基督教会黑暗镇压之总体及分类状况


六 基督教会专制政治之历史根源


七 十字军东征的罪恶发动机


八 基督教会对世俗社会的黑暗统治


九 宗教治世的天赋黑暗性


 


08章 古典中国文明的衰减僵化


一 探究古典中国文明内在衰落的必要性


二 古典中国文明的三次大跌落


三 僵宋黄昏:宋代国家文明的解析路径


四 宋代文治畸形膨胀的历史实践


五 病态自用:宋代国家文明的内在变异


六 宋代政权在对外战争中的黑色清单


七 宋代政治文明的严重偏执性


八 战争意志严重流失,国家平台严重衰朽


 


09 章 中国统一文明的历史基础


一 关于中国文明的世界性困惑


二 中国:一个古老的文明实体概念


三 原生文明:中国文明的根基生成形态


四 中国统一文明的历史基础


 


10 章 国家魂魄:中国民族精神


一 国家文明生命力的主体根基


二 中国民族精神的历史特质


三 中国民族精神的历史实践形式


四 中国民族精神的理性根基


五 民族凝聚力:国家文明的生命线


六 美国困局:只见人种,不见民族


 


11 章 中国古典社会的生存方式


一 远古社会:公权力主导的多元生存方式


二 夏:以国家统制经济为轴心的社会生存


三 商:农商并重的多元社会生存


四 西周:全面管制型的国家主义农耕经济


五 商鞅变法:农耕商品经济社会的确立


六 秦帝国之后农耕商品经济社会的演变与衰落


 


12章 中国战争文明的历史传统


一 战争文明理念—确立战争研究标尺


二 中国古典战争文明的历史水准


三 中国战争文明的价值观体系


四 中国战争文明的*战略法则


 


13章 中国思想形态的多元根基


一 重建中国文明的精神序曲


二 应变突破: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三 轴心时代之中国思想形态的历史特质


四 百家同构:中国思想形态的多元均衡性


 


14章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传统


一 政治文明是国家文明的轴心


二 “大公”传统:中国政治文明的*根基


三 力行统一:中国政治伦理的*法则


四 国土神圣:对外政治的基石法则


五 文明融合:中国政治文明的基础价值选择


六 人才为兴国之本:中国政治文明生命线理念


 


15章 国家时代的三次文明大危机


一 生长停顿:国家时代*次文明大危机


二 古典文明僵化:国家时代第二次文明危机


三 文明发展停滞:当代第三次文明大危机


四 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群面临的新型挑战


 


16 章 中国文明重建的历史方向


一 正在深层变化的中国社会


二 当代中国文明认知的混乱状态


三 认知中国文明是一个世界性课题


四 中国文明病灶:保守主义独尊


五 近代以来反思中国文明的误区


六 在多元竞争中探索文明重建的历史道路


 


附 录 危机与希望:非理性对抗时代的来临


跋 图大则缓,远不畏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