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研究(全两卷)(中国现象学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逻辑研究(全两卷)(中国现象学文库)

全新正版现货

167.3 8.4折 1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Edmund Husserl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2636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3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98元

货号29454352

上书时间2023-10-12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的一种,是著名哲学家和现象学的奠基人胡塞尔发表的第二部著作。全书分两卷,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论”,主要意图有三个:其一,将一门纯粹逻辑学的观念分离于对逻辑学的这样一些理解:理解为工艺论;其二,拒绝对那些从意识本性中被构想出来的逻辑规律做心理学的论证,主张从逻辑基本概念的意义出发进行一种认识论的论证;其三,对纯粹逻辑学及其基本概念和任务领域做一个临时的勾画。第二卷“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对表达与含义、种类的观念统一与现代抽象理论、整体与部分的学说进行了论述。本书对于哲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胡塞尔,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算术哲学》(1891)、《逻辑研究》(1900~1901)、《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1910)、《纯粹现象学和现 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1929)、《笛卡尔沉思》(1950)、《欧洲科学的危机与 先验现象学》(1954)、《第一哲学》(1959)等。 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 3个时期:前现象学时期(1900年以前)、现象学前期(1901~1913)和现象学后期(1913年以后)。


 


  倪梁康,男,1956年出生,江苏南京人。1980年南京大学外文系德文专业毕业。1985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赴联邦德国弗赖堡大学留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1995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基金,赴德国乌泊塔尔大学进行客座研究。1997年回国。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馆长、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几十篇;专著:《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存在信仰》(德文)、《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等;译著:《现象学的观念》、《现象学的方法》、《逻辑研究》、《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形式主义的伦理学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等;主编:《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胡塞尔选集》(两卷本)、《面对实事本身》等。



目录】:

第一卷凡例


第一卷编者引论


逻辑研究 第一卷 纯粹逻辑学导引


前言


第二版前言


引论


第一章 作为规范学科,特别是作为实践学科的逻辑学


第二章 理论学科作为规范学科的基础


第三章 心理主义、它的论据以及它对通常的反对论据的表态


第四章 心理主义的经验主义结论


第五章 对逻辑原理的心理主义诠释


第六章 心理主义对三段论的说明。推理公式和化学公式


第七章 心理主义作为怀疑论的相对主义


第八章 心理主义的成见


第九章 思维经济学原则的逻辑学


第十章 批判性考察的结尾


第十一章 纯粹逻辑学的观念


作者本人告示


文献索引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德-汉)


概念索引(汉-德)


译后记


 


第二卷凡例


第二卷编者引论


逻辑研究 第二卷 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 第一部分


引论


第一研究 表达与含义


第一章 本质性的区分


第二章 对含义赋予行为的特征刻画


第三章 语词含义的偏差与含义统一的观念性


第四章 含义体验的现象学内容和观念内容


第二研究 种类的观念统一与现代抽象理论


引论


第一章 普遍对象与普遍性意识


第二章 以心理学方式对普遍之物所做的实在设定


第三章 抽象与注意力


第四章 抽象与代现


第五章 关于休谟抽象理论的现象学研究


第六章 对各种抽象和抽象物的概念的划分


第三研究 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学说


引论


第一章 独立对象与不独立对象的区别


第二章 关于一门整体与部分的纯粹形式之理论的思想


第四研究 独立的与不独立的含义的区别以及纯粹语法学的观念


引论


第五研究 关于意向体验及其“内容”


引论


第一章 意识作为自我的现象学组成与意识作为内感知


第二章 意识作为意向体验


第三章 行为的质料与基础性的表象


第四章 在特别顾及判断理论的情况下对奠基性表象所作的研究


第五章 关于判断学说的进一步研究。“表象”作为称谓行为和陈述行为的质性统一属


第六章 表象与内容这两个术语所具有的最重要歧义之汇总


附记


 


第二版前言


第六研究 现象学的认识启蒙之要素


引论


第一篇 客体化的意向与充实。认识作为充实的综合以及综合的各个阶段


第一章 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


第二章 对客体化意向以及它们通过充实综合的区别而形成的本质变种的间接特征描述


第三章 认识阶段的现象学


第四章 相容性与不相容性


第五章 相即性的理想。明见与真理


第二篇 感性与知性


第六章 感性直观与范畴直观


第七章 关于范畴代现的研究


第八章 本真思维与非本真思维的先天规律


第三篇 对引导性问题的澄清


第九章 非客体化行为作为虚假的含义充实


附录 外感知与内感知。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


作者本人告示


文献索引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德-汉)


概念索引(汉-德)


译后记


《逻辑研究》中译本修订版后记


中译本第三版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