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待戈多
  • 等待戈多
  • 等待戈多
  • 等待戈多
  • 等待戈多
  • 等待戈多
  • 等待戈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等待戈多

全新正版现货

99.9 49.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2605826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9.8元

货号29475132

上书时间2023-05-15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 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贝克特成名戏剧作品。
◆ 《等待戈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 《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时引起轰动,连演了三百多场,成为二战后法国舞台上最叫座的一出戏。 它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欧、美、亚许多国家同时上演,一直上演不衰。
◆ 资深法语翻译家、鲁迅文学奖得主余中先翻译,并作为本书豆瓣平台领读人,和众多读者一起共读
◆ 专色印刷,内附精美艺术插画,荒诞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精装双封,纯质纸内文;顺纹裁切,180度轻松平摊
◆ 精致周边:特邀艺术家为此版本创作的贝克特(自由、狂野、浪漫的)画像海报、珍藏版艺术藏书票(还原起源于欧洲的木板版画藏书票)



内容简介】:

1969年,贝克特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授奖演讲词还把他的剧与古希腊悲剧相比,说它们“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这算是西方文学界对贝克特的正式承认。


内容简介:
《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其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作品,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在这部剧中,两个流浪汉一直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待戈多,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没有人知道戈多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他们不知道,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一直等待的戈多,仿佛一个巨大的隐喻,象征人类无法摆脱的虚无与宿命感。
《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品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障碍。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作者简介】:

萨缪尔•贝克特(1906.4.13—1989.12.22),生于都柏林,毕业于三一学院,1930年代起漫游欧洲大陆,后定居巴黎,专事文学创作。贝克特从青少年起就开始写作,先有论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论文,后又写小说、诗歌、剧本,其中尤以戏剧成就最高。法文是他自小学得最好的语言,他说过:“我喜欢用法文写作,这同用英文写作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使我激动。”



媒体评论】:

贝克特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文坛圣手,一位严肃的作家,谈论的是关乎人类境况的严肃的事情。
——《纽约时报》
《等待戈多》用荒诞无稽的舞台形象,用梦一般的意境,甚至还有支离破碎语言,以及怪异的动作,表现人们平庸生活中的精神空虚、思想迷惘、心情苦闷与焦虑,它把夸张推向极端,使观众感到压抑和迷惘。
——本书译者、法语翻译家 余中先
《等待戈多》里的意象是什么?两个人自己认为与另一个人有个约会,所以每天去等。最后有人送信说另一个人不来了,前一天的事第二天又重复了。我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个戏表达了一种想法:我们被推进这个世界,但不知为了什么。人不可能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但又不能不想,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有所企盼。在等待的一天中就奔波忙碌,希望在这一天结束前揭开生存的秘密。人也许意识到人生是没有答案的,这样一来人可能会更自由。人在等待过程中要为自己的等待寻找理由,没理由也要制造理由,这就是生存的含义。
——英国戏剧理论家 马丁•艾斯林
今天的爱尔兰作家就分为两派,要么是乔伊斯派的,要不就是贝克特派的。乔伊斯总是想方设法把世界填得满满的,而贝克特刚好相反,总是给世界留空,等人们思考‘怎么办’。”
——2005年布克奖得主、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


——你在干什么?
——我在等待戈多。 
——他什么时候来?
——我不知道。


世界上的眼泪自有其固定的量。某个地方有人哭起来,另一个地方就必然有人停住了哭。笑也一样。
——萨缪尔•贝克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贝克特成名之作。
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经典之作。
戈多,仿佛一个巨大的隐喻,象征人类无法摆脱的虚无与宿命感。


1969年,贝克特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授奖演讲词还把他的剧与古希腊悲剧相比,说它们“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这算是西方文学界对贝克特的正式承认。


具体内容介绍
《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其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作品,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在这部剧中,两个流浪汉一直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待戈多,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没有人知道戈多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他们不知道,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一直等待的戈多,仿佛一个巨大的隐喻,象征人类无法摆脱的虚无与宿命感。
《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品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障碍。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萨缪尔•贝克特(1906.4.13—1989.12.22),生于都柏林,毕业于三一学院,1930年代起漫游欧洲大陆,后定居巴黎,专事文学创作。贝克特从青少年起就开始写作,先有论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论文,后又写小说、诗歌、剧本,其中尤以戏剧成就最高。法文是他自小学得最好的语言,他说过:“我喜欢用法文写作,这同用英文写作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使我激动。”
萨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52年,《等待戈多》问世,次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上演时获得了巨大成功,确立了贝克特作为荒诞派代表戏剧家的地位。从此以后,他又创作了许多剧作,主要有《最后的一局》《哑剧》《最后一盘录音带》《快乐的日子》等 。 
1969 年,萨缪尔•贝克特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余中先,文学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前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傅雷翻译奖评委。
长年从事法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评论、研究工作,翻译介绍了奈瓦尔、克洛代尔、阿波利奈尔、贝克特、西蒙、罗伯-格里耶、格拉克、萨冈、昆德拉、费尔南德斯、勒克莱齐奥、图森、艾什诺兹等人的小说、戏剧、诗歌作品一百余部。并有文集《巴黎四季风》《左岸书香》《是禁果,才诱人》《左岸的巴黎》《余中先译文自选集》等,2002年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8年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翻译文学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