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基础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

正版图书,包装牢固,清洁消毒,快速发货!

18.9 4.2折 45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迎涛、利顺欣 编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库01-9787521431957

上书时间2024-06-23

方圆图书旗舰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无笔迹,T17-7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迎涛、利顺欣 编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1431957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7页
  • 字数 360.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
【内容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之一,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内容上涵盖中医学概论、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病机、防治与养生等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具有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适用性强等特点;为书网融合教材,配套有PPT、微课、题库等数字资源,使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立体化。体例的改革与电子资源的运用,使理论易学易懂,且贴近岗位需求与临床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供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等专业用。
【作者简介】
徐迎涛,教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工作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任系党总支书记,并执教“中医基础学”“中医基础理论概要”等课程,教龄23年。曾主持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参与山东省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主持国家药学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参与山东省精品课项目――《中医基础》;多次被评为学校“课堂教学优秀教师”。曾作为主编、副主编参与编写《中医学基础概要》《中医正骨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哲学概论》《走近中医》等教材和书籍,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及医学模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骨
四、脉
五、女子胞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功能
四、精的分类
第二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动
四、气的功能
五、气的分类
六、气化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分类
三、神的功能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精、血、津液的关系
四、精、气、神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实训实练一 经络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基本含义
二、体质的构成要素
三、体质的基本特点
四、体质的评价标志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一、先天因素
二、后天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体质与病因
二、体质与发病
三、体质与病机
四、体质与辨证
五、体质与治疗
六、体质与养生
实训实练二 体质测试实训
……

第六章 病因
第七章 病机
第八章 防治原则与养生寿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无笔迹,T17-7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