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南《织色入史笺——中国历史的色象》特制软精裸背装毛边本限量150本
《织色入史笺》从中国古代五正色切入,以历史为珠,以颜色为络,将旧时风物捡拾串起,从人文历史的角度阐释色彩,描述色彩与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政治、历史、文学、民俗、艺术等)千丝万缕的联系
¥
200
全新
仅1件
作者陈鲁南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6934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15-02
印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铜版纸
页数255页
字数200千字
货号01774
上书时间2021-04-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该书采用铜版薄纸彩印,封面烫金套印彩色牡丹绣片,五彩丝线锁订裸背装,整本书素净的质感与典雅的装帧,相得益彰,浑然一体,美轮美奂。
新书,未裁塑封,未阅。
- 商品描述
-
——内容提要 在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颜色只有五种:赤、青、黄、白、黑。五色系统大约形成于春秋时期,与古时盛行的五行理论互为表里,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织色入史笺》从中国古代五正色切入,以历史为珠,以颜色为络,将旧时风物捡拾串起,从人文历史的角度阐释色彩,描述色彩与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政治、历史、文学、民俗、艺术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上分五篇,体例上先从色彩的字形切入,追溯本源;再分门别类讲述由此生发出的典故,阐述色彩渗透古代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
在对古代五正色的诠释和描述中,既有古代人物的风流蕴藉,亦有百代兴亡的感喟慨叹,乃至琴棋书画、诗酒游乐、庙堂宏论、闺阁绮语、花鸟鱼虫、人鬼仙凡……将中国数千年的色相斑驳呈现,令人目眩。
本书不拘泥于传统的考据分析类文章,而是每一篇皆为独立别致的小品文,文字清新隽永,亦古亦今。
本书装帧考究,印刷精良,书内收录大量精美插图,值得赏读;为飨书友,孔网与中华书局合作,特别制作精美毛边本150册,每册售价78元包快递,7月7日16:30孔网独家限量发售。
——媒体评论 本书被评为中华书局2014年度人文社科类十佳好书。
参评评委包括解玺璋、过常宝、刘苏里、刘东等知名学者及书业界专家,以及《人民日报》、《新京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凤凰读书等多家媒体。
——在线链接与延伸阅读
——严凝霜雪夜 织色入史笺——邂逅《织色入史笺——中国历史的色象》
(文章来源:豆瓣网网友——兰台令史 2015-02-27 14:42:56)
我一直习惯于对照书目,按图索骥来藏书、读书,邂逅一本好书的机会实在不多,这回却让我碰上了一本,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先说说它的外观吧。这是一本极具视觉冲击性和吸引力的好书。16开、软精装;薄型铜版纸彩色印刷;五色彩线锁订裸背装,紧扣书名;封面以深朱为底色,烫金套印五彩牡丹;腰封以深青为底色,截取韩熙载夜宴图局部,身着五彩长裙的五位仕女吹箫弄笛,神态各异,参差婀娜;细如针脚的金线在仕女吹箫图上方编织出“织色入史笺”书名。彩线锁订裸背装,这种装帧可以让书的左右两页平坦自如地摊开来,不必担心书脊开裂。展书翻阅,旧时风物与景致跃然纸上,扑面而来的是良辰美景的馨香。素净的质感和奢华的装帧相得益彰,互为表里,每一个细节,无不紧扣书名“织色”主题,体现出作者与编辑那种“以朴素的质感去追溯文明之源,用流光溢彩的美体现文明所达到的高度”苦心孤诣的美学追求。这与中华书局一贯庄重凝厚的学术风格迥然有别,可谓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是书清雅别致,值得典藏。
再说说它的内容吧。它同样也是一本集学术性、文化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文化普及、怡情消遣读物。
从学术性上看,是书涉及古文字学、文献学、古典文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做到考证翔实,言必有据。如青色章下载道之色这一节叙说古代简帛书籍的起源演变,关于“汗青”、“杀青”的考据相当精彩。古人以竹简记录文字,然而竹子表面是油质的,不便书写且易被虫蚀,古人制作竹简时,会先放在火上炙烤,竹液和油质渗出如同人在流汗,所以称之“汗青”或“杀青”。作者专门引用刘向《别录》:“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 。又引《后汉书》李贤注:“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竹简杀青之后,表示定稿可以正式誊写,所以杀青引申为定稿。后人又以“汗青”借喻史册,如文天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的就是这个借喻义,所谓“青史”都是从修治炙烤竹简这个最初意义发展而来。有考据而不繁琐,来龙去脉条理讲的很清楚,即使非专业读者,也能读懂理解。
从文化性上看,是书注意挖掘色彩背后的政治、文化意义。比如红色章,作者不仅引用《说文》、《释名》等文字训诂资料,逐一辨别绛、赤、朱、丹、红、茜、彤、赭、绯、紫等色联系和区别,而且进一步参考了《礼记》、《论语》等典籍资料,揭示色彩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作者首先引用《礼记•檀弓》,写道:“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即葬事要选在清晨红霞满天的时候,打仗要用红色的马,祭祀要用红色的马或牛。“国之大事,在戎与祀”,进而阐明红色渗入到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色彩成为政治手腕和精神统治的工具,红色就是代表纪律秩序。到了春秋时代,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越来越强大,这种纪律秩序受到破坏,由于当时紫色染料很难得,诸侯开始放弃红色而专门穿着紫衣出席各种礼仪场合,显摆自己的富有和强大,所以孔子抨击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礼崩乐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色彩鲜明,宛若眼前。然而,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定制官员服饰,上品为紫色,中品为赤色,下品为绿色。紫色自此成为名正言顺的高贵之色。刘氏汉朝,金印紫绶是官阶最高的人才能享有的特权。秦汉以降,直至隋唐,紫色均为高级官员的朝服。朱、紫之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政治权力的角逐和政权的兴衰更替。
从趣味性上看,是书还适当撷取史料之外的传说,以增添阅读的兴趣。比如,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青瓷的成熟期,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都属于青瓷系列,其中最为珍贵的乃是汝窑,有“名瓷之首,汝窑为魁”的称号。汝窑的青瓷,有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还有葱绿和天蓝,其中以“雨过天青”最珍贵。这种天青色的汝瓷,在不同光照和不同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在明媚的阳光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会青中偏蓝,犹如清澈的一湖碧水。作者在描绘雨过天青色的同时,信手插入了一段民间传说,让这种神奇的颜色又增加了几多传奇色彩。据说,入窑烧制瓷器时,工匠请宋徽宗审定颜色标准,宋徽宗开口吟道“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就是要做成大雨初歇天色尚阴时,云端裂开处的一角天空,那种带着伤感忧郁文艺气息的颜色。宋徽宗做皇帝不怎么样,但他在书画上的造诣却是独步高标,难以企及,作者推论这样古怪刁钻、文绉绉的要求符合他的审美趣味,大约可信。由色而瓷,由瓷而传说,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在轻松的阅读中,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就其可读性而言,是书亦庄亦谐,通俗易懂,深得笔记体小说三味。比如在描述绯色时,顺便发挥,讲了绯闻的来历。作者说,绯闻一词在文言中是没有的,始作者乃是近代鼎鼎有名的蔡元培先生。彼时,蔡先生以兼容并包的方针主持北大,林琴南攻击他乱聘教师、不尊孔孟、不顾伦常,蔡先生发表公开信说:“教员关键是要有学问,洋的、土的、留辫子的、甚至喜作绯艳诗词者,只要不搞政治和引导学生堕落,教学生学问,有何不好?”公开信发表后,“绯艳”一词面世,后来又被运用发展出“绯艳的新闻”一语,再简化,就成了“绯闻”。至于“绯闻”一词来历是否确实如此暂且不论,但这段貌似考据的游戏文字,读了真让人忍俊不禁,应该说符合大众阅读口味和猎奇心理。
总之,是书从色彩角度切入,以历史为串,以五色为珠,将旧时风物捡拾串起,既有古代人物的风流韵藉,亦有百代兴亡的感慨喟叹,以至琴棋书画、诗酒游乐、庙堂宏论、闺阁绮语、花鸟鱼虫、人鬼仙凡,讲述历史典故,奇闻异事,五彩斑斓,令人目炫。可以说,研究色彩,就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更有助于研究当今时代的国民心理。
《织色入史笺》的庞大信息量让人惊叹。然而,人们想不到,该书作者并非学界或文化圈的专业人士,而只是一名文史爱好者。作者陈鲁南只是是一名普通公务员,在公务之余,求知若渴,把个人的兴趣同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结合在一起,坚持独立的判断、坚持健康新鲜的趣味,摒弃浮躁虚荣,带着敬畏之心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求寻反思,以专业的精神考证、写作、分享,从而创作出这本摆在你我面前美轮美奂的精品读物。这才是本书最大的亮点特色。本文题目“严霜凝雪夜,织色入史笺”正是作者寒夜读书,点滴积累,编织历史色彩的真实写照。
“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我以为,作为公务员的读者更能触动心弦,在阅读此书的同时,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史知识、掌故丛谈,更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见贤思齐的觉悟。相信此书对于海关文化建设必定有所启发、启示。 (单位文化活动应景文字)
——《织色入史笺》含庞大信息量:颜色是一种政治文化 包岩
(2015年01月20日08: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严凝霜雪夜 织色入史笺(做书者说)
《织色入史笺——中国历史的色象》是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一本庄严华丽的历史读物。烫金绣片的封面,五彩的丝线裸背装订,如同盛装一般把绚丽的中国历史庄重地铺展开来。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几千年来对色彩如此痴情。红、青、黄、黑、白,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色,这些直接的视觉感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以某种秩序不断地重新排列组合。国人以纤毫入微的区别赋予它们各种重大、深远、精准而繁复的社会含义。
颜色是一种政治文化
颜色的文化源远流长,直至今日,祖先留下的色彩观,仍然是影响我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种大色藏身于中国历史的各种记载中,作者细心地将它们从历史的点滴表述中抽取出来,横向对证,纵向梳理,加以深究。商周青铜器的金文,许慎的《说文解字》,《诗经》《左传》《礼记》中的寥寥数语,《晋书》《魏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的记录,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明清小说,甚至是《本草纲目》这样的著作,都没有逃过作者明察秋毫的眼睛。《织色入史笺》信息量之大令人拍案称奇,直呼过瘾。
作者研究颜色,在自然科学部分也涉及了少许,但从整体着墨来看,还是忘我地置身于文史研究当中的。颜色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在这本书里被赋以深情,娓娓道来。
比如紫色,这种介于红色与黑色之间的间色,经历可谓复杂。西周时期,紫草难以种植,紫色染料成为稀缺资源,能够拥有紫色,就成了权贵的象征。周朝后期,原本代表政治秩序的正色红色,被身穿紫色的诸侯权势欺压,以至于祭祀这样的重大场合,诸侯不再衣红,而是衣紫,令孔子大叹恶紫夺朱,礼崩乐坏。然而,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定制官员服饰,上品为紫色,中品为赤色,下品为绿色。紫色自此成为名正言顺的高贵之色。刘氏汉朝,金印紫绶是官阶最高的人才能享有的特权。秦汉以降,直至隋唐,紫色均为高级官员的朝服。
《韩非子》中“齐桓公好服紫”的故事也成为历代统治者诫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典型教材。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于是紫色成为齐国的流行色,以至于五匹白丝也换不到一匹紫色丝帛。尽管昂贵,全国百姓仍然抢买,此象令齐桓公忧心忡忡。宰相管仲建议,从齐王自身做起,不要再穿紫色衣服,并让齐王放出话来,说紫色衣服有臭气,谁穿了紫色衣服就不要靠近他。如此一来,齐国人都开始讨厌紫色。《韩非子》这样写道:“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红、青、黄、黑、白,五种颜色,以及各种颜色之间的间色,每一种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荣耀与落魄的多重磨砺,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而命运多舛。中国的文卷史册,浩繁纷杂,诸多颜色散见其间,又剥离不得,它们正是承载着古人的智慧,裹杂着五颜六色的流光,去引领一个个时代的自新向前。可以说,研究色彩,就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更有助于研究当今时代的国民心理。
文史爱好者在成长
《织色入史笺》的庞大信息量让人惊叹,然而,人们不会想到,书作者并非学界或文化圈的专业人士,而只是一名文史爱好者。
名家写文史给大众看,若能举重若轻,是大众的福分。十年来,这个福分滋养了一批文史爱好者。同时,整个社会个体表达的自由度也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来自学术界、文化界的宽容,使这样的青年文史爱好者放下了“包袱”。虽然处于非专业研究领域,但他们已有了足够的自信拿起笔来,从他们所关心的视角开始写自己所崇敬着迷的那段历史,实现了从读者到作者的历史性成长。
《织色入史笺》的作者是一名普通公务员,但这批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年作者,有机会见证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交融激荡之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苏、发芽、融合、发展。他们求知若渴,儿时读《上下五千年》,大学读白寿彝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也读柏杨的白话版《资治通鉴》。他们尽量坚持独立的判断和健康且新鲜的趣味,带着敬畏之心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寻根溯源,同时也在反思中探求中国人的精神坐标。他们思考,然后把思考和盘托出,他们以专业的精神考证、写作、分享,这一切正是在实践一种文化上的“反哺”。
“严凝雪夜正开花”,从《织色入史笺》中我们看到了优秀青年文史爱好者经过修炼,摒弃浮躁虚荣,正把个人的兴趣与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优秀的文史普及读物。 《人民日报》(2015年01月20日 24 版)
——“大红大紫”比喻显赫与古代官服有关 许晖
(2015年01月08日09:17 来源:南京日报)
“朱”是正色,“红”是间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用“红”取代了“朱”,由“大红”而“大紫”,比喻官位升迁,“红得发紫”也是同样意思。
“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都是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那么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正色和间色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丝毫不得混用,比如孔子曾说“红紫不以为亵服”,不能用红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时的便服。
作为间色的紫色本来是卑贱之色,《释名•释采帛》:“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偏偏喜欢紫色,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于当时5匹生绢也买不到一匹紫色布。齐桓公看到这种现象十分担心,于是管仲劝他不要再穿紫衣,“三日,境内莫衣紫也”。孔子针对这件事评价说:“恶紫之夺朱也。”厌恶用紫色夺去红色这种正色。
但是齐桓公始创的这个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南北朝时期创立了五等公服制度:朱、紫、绯(深红色)、绿、青。以唐代为例: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着浅绯色,六品着深绿色,七品着浅绿色,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武则天当政时期,有一个叫傅游艺的官员擅长拍马屁,一年之间自青而绿而朱而紫,时人号为“四时仕宦”。而白居易的著名诗句“江州司马青衫湿”,被贬官后的诗人只有穿“青衫”的资格。
“朱”是正色,“红”是间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用“红”取代了“朱”,由“大红”而“大紫”,比喻官位升迁,“红得发紫”也是同样意思。 (责编:张淑燕、周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