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非子.国家的秩序 9787510875472 张素贞 九州出版社
  • 韩非子.国家的秩序 9787510875472 张素贞 九州出版社
  • 韩非子.国家的秩序 9787510875472 张素贞 九州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韩非子.国家的秩序 9787510875472 张素贞 九州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33.3 6.9折 4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素贞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75472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864191

上书时间2024-04-03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素贞:台湾地区师大文学硕士毕业。曾任台湾地区师大国文系教授。著有《韩非子思想体系》《韩非子解老喻老研究》《韩非子难篇研究》《韩非子的实用哲学》等;编有《韩非子选读》,校注译有《新编韩非子》等。

目录
【导读】国家秩序的建立
前言
一、法家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二、韩非子的身世
三、韩非子与儒道两家的关系
四、韩非子的影响  
五、韩非子学说的轮廓
六、弥补儒学的不足
七、《韩非子》的读法
八、本书的体例 
章   韩非子的基本观念
一、人性自利
二、因应制宜
三、讲求实力
第二章   韩非子的法制主张
一、明法去私
二、《定法》的赏析
三、法的制定
四、法的实施
五、法的教育
第三章   韩非子的用术理论
一、术的特质
二、无为是用术的总原则
三、《二柄》赏析
四、循名责实
五、听言的方术�
六、用人的方术
七、伺察的方术
第四章   韩非子的任势学说
一、任势才能治国
二、威势须由君主掌握
三、《难势》赏析
四、借赏罚来巩固权势
第五章   韩非子对谏说技巧的探讨
《说难》赏析
附录一   原典精选
二柄
孤愤
定法
五蠹(节录)
储说上(节录)
内储说下(节录)
外储说左上(节录)
附录二   引据篇目解题表

内容摘要
《韩非子》是一部政治学典籍,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本救亡图存的实用政治书。以帝王政治的理想为归依,强调法、术、势结合的政治控制。其文辞华美、犀利而又酣畅,结构谨严,析理透彻,议论精辟,自古就是读书人爱不释手的研习模板。

主编推荐
1.影响中国两千年的政治理论,堪称中国版的“君主论”。
2.说理精彩,辞藻华美,文章范本。
3.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地区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精彩内容
【导读】国家秩序的建立

张素贞

《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晚期极富文采的政治学典籍,两千多年来,《韩非子》一直是读书人爱不释手的研习范本。有谁意想得到:明代的士子秘藏在帐中的珍爱读物,竟是《韩非子》!直到现在,韩非子》仍是广受读者喜爱的先秦诸子重要典籍之一。
《韩非子》究竟有些什么诱人的魅力?
韩非子是战国晚期一位怀才不遇的韩国贵公子,文才很高,患有口吃的毛病,偏逢韩国政局混乱,他空有满腹的治国经纶,却被当道权贵阻挠,有志难伸,只好书写成文字,融会众家学说的精华,附加个人独得的见解,勾绘出一幅治国的蓝图。因为出身韩国的宗室,基于个人的血缘关系,他对韩国政局的关切,远远超过遨游列国、借机求合诸侯的愿望。战国时期,韩国在七国之中最为弱小,土地贫瘠,强邻逼处,政治又被一些怀藏私心的权贵大臣把持,韩非子痛心疾首,于是写成了十多万字的《韩非子》。《韩非子》是一本救亡图存的实用政治学书。
为了救亡图存,《韩非子》呈现了关顾现实的特质,是务实的政治理论,和儒家思想比较,它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角度。牟宗三先生在《中国文化大动脉中的现实关心问题》的演讲中,曾扼要地指出儒、法两家的殊异:儒家是探讨人类的终极关怀的问题,法家则是着力在现实的关心问题上。尽管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个人的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有一整套的理论系统,但儒家学说一味称引先王,标榜效法古代,不免陈义过高,不切实际;探讨人类的终极关怀的问题,一时也不容易看到具体的成效,韩非子的论说正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韩非子主张要面对现实去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研拟方针要具体可行,有实质的效益。他相信古史旧闻也许有参考作用,但时代演变得剧烈,很多景况都已改变,一些往昔非常完美的学说,也不见得能完全适用于当代,应当重新检视,绝不能照章全抄,因应制宜,必得研拟能解决问题的可行的、能落实的新措施。这样关顾现实、面对问题的态度,使得他的学说具有政治上实质的参证作用,因而成为历代政治家喜爱的书籍,自秦始皇、李斯以下,三国时的诸葛亮还为蜀后主抄录过,刘备临终时特别向儿子强调它“益人意智”。汉代在黄老治术之后,武帝虽然标榜独尊儒术,其实推行的是王霸杂糅的政治,儒学为了因应帝王的需要,也有法家化的现象,一直到清代末期,中国的政治实际上是融合运用了儒、法两家的思想。法家关顾现实的精神,使得法家学说成为支撑我国两千年帝王政治的骨干作为法家学说主干的《韩非子》,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性自然不小,要了解我国两千年来的君主政治,不能不研究《韩非子》。

媒体评论
我们要走向现代,但是我们要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寻求一个中国文化的根脉,怎么样重新生根发芽,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迈向更好的现代。
——龚鹏程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余秋雨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台湾地区影响很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众学术普及丛书。此后图书一版再版,加印不断,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大陆九州出版社引进后,经一年多时间编辑,今年起陆续推出简体增订新版。
这套书从25万册古籍旧藏里归纳综合,整理出60部“当代记述较多而常被翻阅的”经典,包括六经及诸子、文艺各领域。当时台湾地区出版人高信疆、柯元馨夫妇遍邀名家为之疏解,其中有有名学者龚鹏程、傅佩荣、曾永义等,另有知名作家张晓风、传媒界大腕詹宏志参与。60多名专家学者联手,倾力打造,一时风动岛内,家喻户晓。
——《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0日

本次丛书的大陆再版,以2014年的台湾地区版为底本,每一本都由作者或编者做了修订,质量进一步得到完善,且增加了《易经》与《大学•中庸》两本书。装帧设计上也有创新,开本的设计便于携带,更适合青年读者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5月9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