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方文献 宋代大儒 江西婺源 朱熹 集注 清道光甲申年(1824)勉行堂刘氏山阴庽舍刻本《闽本四子书十九卷》,10册合订5册,皮纸本,该书少见,仅仅查到公藏有咸同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批本存世!
¥
25000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朱熹
出版人勉行堂刘氏山阴庽舍刻本
年代道光四年 (甲申1824)
纸张皮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5 × 16 cm
册数5册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品相如图
- 商品描述
-
此书包括《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内封刻有:“闽本四子书,道光甲申(1824年)镌,勉行堂刘氏山阴庽舍藏版”。卷首有《四书图》,次四书句辨、次大学章句。又有刘肇绅于道光四年(1824年)撰写的《校刊家塾读本记》云:“是本句读不背宋儒,字画悉宗六书,为西北所罕觏。”
该书原为10册,民国时期合订5册,皮纸本。该书少见,仅仅查到公藏有咸同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批本存世!
四书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之一,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朱熹从“五经”之一的《礼记》里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并作了“章句”,即重新分章辨句,成《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又对《论语》《孟子》作了“集注”,即汇集众家注释,精择慎取,按以己见,著成《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朱熹采用“章句”和“集注”两种方式有机融合“四书”,将四者上下连贯为一体,生成《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该书共计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序上说:“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不可低估。
朱熹(公元1130年-公元1200年),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县(原属徽州地区)人。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中进士,历任左迪功郎、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书修撰、宝文阁待制等职,死后诣赠“太师”,封“徽国公”。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晚年一方面发愤著书立说,一方面寄情山水以消愁。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朱熹在福建建阳的考亭筑室课徒,四方慕名而来者很多,由此创立了在理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朱熹死后,送葬弟子竟至千人。生平著述极丰,如《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朱子语类》、《文公家礼》、《朱晦庵集》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