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第3版)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第3版)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第3版)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第3版)

正版精装,全新未开封

45 2.7折 168 全新

库存19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伏莲、周殿元 编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牛牛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伏莲、周殿元 编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4654588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13页
  • 字数 1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第3版)》由原来的89万字增到100万字。全书共76章,分成五个大篇:第一篇为指导性文章;第二篇为幽门螺杆菌的基础研究;第三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疾病;第四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第五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一书于1997年问世,于2002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再版。此书问世后,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使其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三大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者备受鼓舞。随着对幽门螺杆菌研究不断地深入,在H.pyfor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又有许多新进展,人们对H.pylori感染处理中的某些争议问题又有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所以,作者于2009年作第三版出版。第三版无论从基础理论,还是到临床实践,都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而且增添了新近国内外对H.pllori若干问题处理的共识意见和指导原则。
【作者简介】
  胡伏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五届常委及第六、第七届常委兼秘书。现为第八届顾问;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中华医学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或副主编。
  胡伏莲教授致力于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上胃肠道疾病研究。于1986年在国内较早分离出H.pylori,并与周殿元教授及同道一起倡导成立了我国H.pylori科研协作组(现为幽门螺杆菌学组),是我国H.pylori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共发表论文及述评200余篇;因论文被引频次高而荣获2005年《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金笔奖”。曾两次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一);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一)和“北京医科大学科技进步奖”。
  主编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中华名医谈百病》;《临床思维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病例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等。参编专著及教材10余部。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6名。
【目录】
第三版序言
第三版前言
第一篇指导性文章
重视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21世纪幽门螺杆菌研究展望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现状和思考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现状
诺贝尔奖后的遗憾

第二篇幽门螺杆菌的基础研究
第一章幽门螺杆菌基础研究概述
第二章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史
第三章幽门螺杆菌的基本生物学性状
第四章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
第五章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
第六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学特点
第七章幽门螺杆菌毒素及其与临床疾病关系
第八章幽门螺杆菌的基因组研究
第九章幽门螺杆菌的蛋白质组研究
第十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激素
第十一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酸分泌
第十二章螺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
第十三章人类海尔曼螺杆菌感染
第十四章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胃黏膜分子生物学行为改变及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第十五章幽门螺杆菌感染黏膜损伤的免疫机制及防治策略
第十六章幽门螺杆菌感染、蛋白激酶c与胃癌
第十七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olJ样受体
第十八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细胞凋亡及其与胃癌发生关系研究
第十九章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事件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第二十章幽门螺杆菌cagA/cagA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第二十一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细胞因子的调控
第二十二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
第二十三章幽门螺杆菌的混合感染
第二十四章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
第二十五章主动外排泵外膜蛋白基因hefA与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研究
第二十六章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炎性损伤与胃黏膜保护
第二十七章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机制
第二十八章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与胃黏膜屏障
第二十九章幽门螺杆菌的医源性感染及其预防
第三十章幽门螺杆菌及宿主因素基因多态性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第三十一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微卫星DNA不稳
第三十二章非甾体抗炎药和幽门螺杆菌
第三十三章基因组时代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第三十四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细胞间隙连接改变及其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

第三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疾病
第三十五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疾病概述
第三十六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
第三十七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
第三十八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
第三十九章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理念
第四十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第四十一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和预防
第四十二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第四十三章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十四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第四十五章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抗炎药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影响
第四十六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
第四十七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Barreff食管
第四十八章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四十九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胃肠外疾病

第四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第五十章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概述
第五十一章幽门螺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
第五十二章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试验
第五十三章幽门螺杆菌的组织病理学技术
第五十四章幽门螺杆菌研究的血清学技术
第五十五章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试验
第五十六章13C-尿素呼气试验
第五十七章14C-尿素呼气试验
第五十八章15N-尿氨排出试验
第五十九章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
……
第五篇幽默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