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12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艳华、贺永泰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6

上书时间2024-05-02

中国人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艳华、贺永泰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46013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7页
  • 字数 41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十九辑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研究》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3章。上篇主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理论渊源、形成过程等,其核心内容是从现代性批判、新现代性的探索等六个方面构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体系。下篇通过梳理卢森堡、布哈林、哈贝马斯、吉登斯、詹姆逊、福柯、鲍德里亚、利奥塔、弗兰克、阿明、沃勒斯坦、伊格尔顿、赫勒这13位现代化或现代性理论家的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的关联,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的深刻影响力。本书最后探讨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于中国现代性构建和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影响。

【作者简介】

杜艳华,1957年3月生,吉林农安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思想转变的缩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研究》、《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史鉴》等学术专著;编著《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史》、主编《正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史鉴》等;在《中共党史研究》、《复旦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等10余项,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等学术类奖项。
  
贺永泰,1967年8月生,陕西清涧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2008-2011年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杜艳华教授,完成了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1954年)历史研究的博士论文。目前正致力于中共中央(分)局制度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在《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史林》、《党的文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2015年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导论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现代性思想家…………………………… 1

上篇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研究

第一章 现代性与现代性概述………………………………………… 19
第一节 什么是现代性…………………………………………… 19
第二节 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26
第三节 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30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的形成………………………34
第一节 历史条件………………………………………………… 35
第二节 理论渊源…………………………………………………46
第三节 形成过程………………………………………………… 57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性起源的回答………………………… 73
第一节 揭示现代性的内涵……………………………………… 73
第二节 回答现代化起源:揭示先发国家获取现代性的条件与途径…………………………………………78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性的批判……………………………… 90
第一节 对现代性的充分肯定…………………………………… 90
第二节 对现代性的批判………………………………………… 94

第五章 现代性的“宏大叙事”的另一种续写:共产主义………… 143
第一节 共产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 143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全面克服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病的产物…… 148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宏大叙事…………………………………………………………… 153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性超越途径的探索…………………… 164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与和平过渡………………… 164
第二节 后发国家获取现代性的道路…………………………… 178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现代性的具体叙事……………………… 189
第一节 正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叙事的灵魂………………189
第二节 正义规约下的现代性的具体叙事……………………… 201

上篇结束语:“没有马克思,也就没有将来” ……………………… 227

下篇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影响的研究

第一章 经典不发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 235
第一节 卢森堡:“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打开了’马克思主义”……………………………………………235
第二节 布哈林:“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停滞不前,那就未免奇怪了”………………………………………248

第二章 现代性理论家与马克思的对话……………………………… 265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哲学对话……………………… 265
第二节 吉登斯:与马克思的社会学对话……………………… 279
第三节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必将重现人间…………………… 290

第三章 后现代性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 307
第一节 福柯:对马克思的颠覆与承接………………………… 307
第二节 利奥塔:追随马克思、漂离马克思……………………… 318
第三节 鲍德里亚:与马克思分道扬镳………………………… 327

第四章 依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依附”………………………… 345
第一节 弗兰克:“回到马克思”………………………………… 345
第二节 阿明:“马克思是无法绕开的”………………………… 354

第五章 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 374
第一节 沃勒斯坦:与马克思的源流关系……………………… 375
第二节 伊格尔顿:马克思依然“在场”………………………… 383
第三节 赫勒:马克思遗产的挑战……………………………… 397

第六章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中国的现代性………………………… 409
第一节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方法论意义………… 409
第二节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现实意义与中国叙事…………… 415
第三节 现代性的普遍性、多元性及其中国样态……………… 421

下篇结束语: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马克思将始终“在场”……444

主要参考文献…………………………………………………………… 44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