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近98品 B2 华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近98品 B2 华文

98 35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龙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27445

出版时间2010-0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02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52页

字数350千字

定价35元

上书时间2011-06-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印张:23
【编辑推荐】
大变局必然酝酿大变革,大时代必然面临大挑战。王龙先生在这本书里,以其犀利尖锐的观察力,揭示东西方文化的最初碰撞;以其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重现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画面。追根寻底,探究成败之因;望闻问切,稽考兴亡之变;剖析中外名流的人生轨迹,追寻近代中国的衰落原因。虽时过境迁,但点点滴滴,未敢尽忘,犹可发人深省;虽一家之言,但登临览胜,雪尽江清,令人感慨悠长。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清新之作,也是一本别出心裁的故事新编,值得一读。--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 李国文
那些历史人物的焦灼与悲欢、智慧与迷茫、勇敢与无奈,无不体现出一个时代的侧影。王龙不是一个好奇的看客,他的笔游走于中西之间,博观约取,恨则深入骨髓,爱则眼含泪水,从中可见一位作家内心情感的丰厚与真诚。--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作家 王树增
本书的作者王龙是一位年轻的军旅作家,他不像许多军旅作家那样热衷于关注军事战略、传奇军人和检讨某场战役的得失,而是将眼光投向整个民族数百年来所选择的路径,用本族的杰出人物和外族的杰出人物一个个对比,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一时、一地、一党的大视野。--著名专栏作家、评论家 十年砍柴
作者登高望远,极目苍凉,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从中西方大人物的命运中洞察国运浮沉的深层玄机,探寻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的关键节点,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从大国的兴衰中为中华复兴寻找借鉴。这无疑是一部独特新颖的中外拍案惊奇之作,也堪称一位军人忧国心切的当代盛世危言。--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柳建伟
这本书吸引我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是近代中国历史,采用的却是全球视角;它只是一部源于兴趣的历史随笔,却充满独特新颖的学术思考;它选择的是纸上书写方式,却拥有电影、电视般绘声绘色的新奇情节。中外名流轮番登场,时代风云激荡交错,其间的国运苍生、民间疾苦、民族命运,都那么真切而强烈地激励着我们。--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 裘山山
王龙所要探究的是,今天的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不能不为这个志向高远的年轻人所折服,他在他的书中所流露出来的才华和智慧,集中反映出当代中国人对本国历史的深刻见解和彻悟,必将引起读者和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出版人、《小说界》主编 魏心宏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的十位风云人物,对比西方世界的十大时代精英
透视近代中西交锋的关键节点,剖析大国兴衰的历史玄机
这是一部对比解读中西方名人的拍案惊奇之作,更是一次令人深思浩叹的历史探险。作者驻足于近代中西方社会激烈交锋、动荡转型的十字路口,通过那些主导、影响国运民生的风云人物,如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等人在急剧变迁的历史关头截然不同的道路选择,透视近代中国迷失落伍的深层原因,剖析大国兴衰的关键节点,为今天的中华复兴之路寻找宝贵的历史借鉴。
本书通过一一对比分析的方式,探寻近代中国与西方政治、军事、文化、外交领域内的著名历史人物的不同思想轨迹、人生历程和命运结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所处时代大致相同,地位大致相当,历史提供给他们个人的机遇也基本相当,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有人悲歌末路,有人一飞冲天。他们的个人人生际遇无不投影出国家民族的命运……
【目录】
迷途的帝国——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的治国差距 一 血泊里登上王位 生于忧患的“全能皇帝”  用野蛮制服俄国的野蛮 二 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  康熙的政治蓝图  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向上  “儒家仁君”输给了俄国“秦始皇” 三 中国最热爱西学的帝王  “史上最热爱科学帝王”  康熙与洋教师们的“蜜月” 四 “我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  俄国沙皇成了“优秀工匠”  国家科学院≠皇宫“如意馆” 五 康熙与彼得取法西洋的差异  “科学法官”VS“霸业利器”  余秋雨先生高估了康熙皇帝 六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守土御侮竟然不如侵略扩张  康熙被关在世界大门之外 七 变起一朝 祸积有素  两种文明的矛盾撞击  中国人的辫子,俄国人的胡子 八 大道行思 余音未绝  “彼得堡就坐落在眼泪和尸骨山上”  独裁者们的凄凉秋天大臣与首相的差距——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人生悲喜剧 一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从电视剧《走向共和》说起  一个飞黄腾达之日,一个身名俱灭之时 二 出身不同 背道而驰  “卫道救时”的大清栋梁  黑船汽笛惊醒了伊藤博文 三 世界舞台上的外交表演  李鸿章的太极拳终于玩不转了  “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四 漂亮的“拳套”与致命的“拳术”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  谁真正拿到了西方的通行证 五 桔生淮北则为枳  沸腾的日本与冰封的天朝  孤独远行的李鸿章 六 天道无常 谁人可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棺盖百年待定评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慈禧太后哪点不如维多利亚女王 一 两个女人,两种命运  祸福相倚,悲欣交集  谁是更幸运的女人 二 同样天生丽质,同样才干出众  金色年代开始了  慈禧其实多才多艺 三 女人当国,注定是“红颜祸水”  慈禧真有那么坏吗  她为什么遭到万人唾骂 四 权欲面前,人人一样  维多利亚并非清心寡欲  进退两难的慈禧太后 五 女王也不能无法无天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  维多利亚女王屈服了 六 中国人的千年死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中国真到没有榜样的时代了?光绪皇帝向左,明治天皇向右——近代中日变革的关键时刻 一 羊奶驯化与狼奶哺育  史上最苦命的皇帝  喝“狼奶”长大的明治天皇  光绪能够摆脱慈禧吗 二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谁是老师,谁是学生  两个皇帝同时转向西方  拽着自己头发飞翔的光绪  西方之皮毛与文明之精髓 三 天朝残局与大和雄风  知人善任的明治天皇  光绪终于发怒了  戊戌变法演变成“休克疗法”  风雷激荡的明治维新 四 落日辉煌与岛国焦虑  不得不说的一本书  偷偷爬上美国黑船的年轻人 五 内外交困与天赐良机  大清朝的运气不如小日本  并未完结的历史悲喜剧笔杆子的大对决——康有为和福泽谕吉的启蒙之路 一 历史大幕苍凉落下  戊戌变法的尴尬处境  他的头像为何一直保留在日元上 二 中日知识分子的不同人格结构  康有为: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武士精神哺育下的福泽谕吉  人格缺陷成了失败的导火索  大清知识分子少了些什么 三 文人与官场:永远纠结不清的难题  康有为伏地痛哭  福泽谕吉为何拒绝做官 四 成也儒家,败也儒家  “跪着造反”的康有为  福泽谕吉向儒学猛烈开火  他们在十字路口分道扬镳 五 徘徊在中西之间  康有为的西学“三脚猫”功夫  取法西洋,南辕北辙  日本人不止有一个福泽谕吉  中国的启蒙之路依然遥远谁才是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为何没有渡边华山看得更远 一 生前屡遭打击,死后万丈光芒 二 日本也有个“林则徐” 三 林则徐成了“千古罪人”? 四 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 五 历史没有给他同样的机会 六 中日考卷都一样,为何答案却两般 七 科举制度成为勒死大清朝的绳索 八 孤军奋战的林则徐“鬼使”与“神差”的命运博弈——从郭嵩焘和陆奥宗光看弱国与强国的外交 一 “汉奸”先知郭嵩焘  大清官场上的“多余人”  “最了解西学的人”  他成了大清朝的“敌人” 二 春风得意的陆奥宗光  从阶下囚到外务大臣  简直胜过好莱坞大导演 三 “鬼使”与“神差”背后的中日大决斗  儒家信徒PK“海龟”团队  羞羞答答的“天朝”  “鬼使”与“神差”的中日外交 四 天朝梦醒了毁誉难分的悲剧英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荣辱悲欢 一 两个末路英雄,不同死亡结局  洪秀全的骨灰被大炮轰上了天  “西乡但以此身付众人”  秋风埋骨故乡山 二 “叛乱逆贼”盖过了“农民领袖”  “天国”神话破灭了  从叛贼到英雄的西乡隆盛 三 谁才是真的英雄  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  武士之风,山高水长  英雄不会诞生在文化酱缸里 四 洪秀全少了哪几根骨头  人格信誉:投机逃避  识见才能:愚昧僵化  情感魅力:自欺欺人 五 “叛徒”们的下场为何不同  一边碧血横飞,一边高官得做  但愿多一点抚哭叛徒的吊客千古文豪谁堪怜——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同途异运 一 文人并非都是吃香喝辣的  “奴才”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曹雪芹没有莎士比亚那样的好运气 二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女王居然宽容莎士比亚讽刺自己  《红楼梦》其实是一部英雄血泪史 三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个更重要?  文人的书桌该摆在宫廷还是田野  他们都是苦闷的独行客 四 曹雪芹与莎士比亚,谁更厉害?  铁屋中的呐喊与太阳下的宣言  “非为一代独有,实为千秋共宝”两位“国父”的命运——孙中山为何做不成“中国华盛顿”? 一 华盛顿成了中国人眼中的“政治神话”  洋鬼子竟然也有一位“异国尧舜”  大清巡抚为何得到美国人的表彰 二 要好制度,还是要好国王  “华盛顿神话”为何不服水土  不丹国王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三 中国人的华盛顿在哪里  孙中山乐观太早了  华盛顿为何拒绝当国王  有华盛顿者之风范,无美利坚之土壤后记:百年沧桑家园梦
【作者简介】
王龙,四川射洪人,20世纪70年代出生,少校军衔,四川省作协会员,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华散文》《青年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在全国、全军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几十篇作品入选各类文集并被《新华文摘》《领导文萃》《读者》等刊物转载。近年来潜心研究近代中西历史,总结大国兴衰之路,文章发表后被多次转载,反响热烈。本书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2009年度全国重点扶持作品。
【文摘】
康有为出于对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坚持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实行了所谓“尊帝讨逆”的方针,将慈禧排斥在变法之外,扩大了打击对象,犯了盲动主义的错误,这才惹恼了慈禧本人,激起她的迅速反扑。 由于康有为身体里始终流淌着旧时代君臣一体的血液,注定了他只能用儒家的孔教传统嫁接西方的立宪主义,采用传统的变法理念搞一场划时代的改革。他是一个富于想象的理想主义者,在思想上敢于无所顾忌;他又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改良主义者,在行动上拒绝突破·。他因而成为保守派和革命派共同鄙视的恶徒。 中国人应当知道究竟是政府为人民存在,还是人民为政府存在。----福泽谕吉 文明虽然是人类的唯一目标,但其路径可以是多元化的,因此具体到政治制度的选择上,假如有利于国家文明,政府的形式可以是君主的,也可以是共和的。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