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教师用书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
¥
8
1.2折
¥
6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王春易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54
上书时间2025-01-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上书口有污渍,内页干净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春易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79312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页
-
字数
200千字
- 【内容简介】
-
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往往并不缺少这样的理念和意识,只是缺少方法和工具,苦于找不到具体途径。
针对教师面临的困惑与困难,立足课堂实践,《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通过数十个教学案例,具体分析如何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如何设计具有素养目标承载力的核心任务、如何根据学科大概念重构单元;解释为什么要从课时教学走向单元学习、为什么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阐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应提供的资源,以及进行学习诊断、评估的操作要点。
在提供落实核心素养操作框架、流程和方法的同时,书中还特别提示了应着力避免的典型误区。
《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适合教师培训与阅读。
- 【作者简介】
-
王春易,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的“聚焦学生的学习:教学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研究”,获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著有《选课走班100问》等。
- 【目录】
-
总论
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
从课时教学到单元重构
从知识点到学科大概念
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
从开展活动到任务驱动
从使用教材到准备资源
从结果检测到过程评估
第一章 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
第一节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我们距离课程标准还有多远
有些教师觉得课标不如考试说明好用
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考试说明是针对本年度考试的具体说明
课程标准“对决”考试说明
让课程标准成为教学和评估的依据
课程标准为教学和评估指明了方向
课程标准让教学和评估统一成为可能
第二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期待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离我们并不远
教学目标从哪里来
一节教学目标达不成共识的公开课
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要与课程标准对接
教学目标要定位于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学目标要聚焦学科大概念的构建
第三节 标准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新课标新在哪里
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对教学的指导
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
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是一个复杂过程
避免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两张皮
坚持学生立场
坚持系统思维
第二章 从课时教学到单元重构
第一节 课时教学主要以一节课为单位进行设计
课时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落实
课时教学的环节比较完善
课时教学易于堂堂清、节节清
课时教学难以形成学科大概念
学科大概念的建构需要较长时间
学科大概念的理解需要深入、持久
第二节 单元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较大的主题或项目
较大的主题或项目,容易让人见到整体,形成观念
较大的主题或项目,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真实的问题情境
真实问题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摇篮
真实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三节 单元重构的第一粒纽扣是单元目标
目标没有重构,单元就无法重构
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没有必要重构单元
重构的单元目标,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重构的单元目标应立足于迁移应用和持久理解
知识的迁移应用体现了学科价值
持久的理解有利于形成学科思想
第三章 从知识点到学科大概念
第一节 跳出知识点,聚焦学科大概念
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会导致只见树木,难见森林
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
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零散的知识点,会使解决问题捉襟见肘
零散的知识点,不易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零散的知识点,不易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学科大概念是学科最有价值的内容
学科大概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
学科大概念可以整合零散的知识点
学科大概念是指向学科核心的概念
学科大概念反映学科本质
学科大概念具有抽象与综合的特征
学科大概念体现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第三节 提炼学科大概念的基本方法
通过梳理学科内容概括学科大概念
从学科的知识点中进行概括
从学科的不同维度进行概括
在课堂实践中凝练出学科大概念
从对核心问题的持续思考中凝练
从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中凝练
第四章 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
第一节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是一回事吗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通常高度概括
描述知识目标常采用抽象的动词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描述得比较笼统、概括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描述得形式化
教学目标的实施更侧重教师的主导
教师主导教学内容的实施
教师主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主导教学评价的过程
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师的依赖度较高
更依赖教师创设教学情境
更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
第二节 学习目标是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
学习目标应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描述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得懂,看得明白
描述的行为要具体、可操作
学习目标应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学习过程可视化
学习结果可测量
学习目标应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实际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第三节 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不容忽视
学习目标要以教学目标为前提
只有教学目标清晰,学习目标才能清晰
教学目标定位于落实核心素养,学习目标中才能有学生深入的学习
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的关键是服务学生的学习
转化后的目标要能够指导学生学习
转化后的目标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的路径多种多样
通过引导性问题,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任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第五章 从开展活动到任务驱动
第一节 核心任务要紧扣教学目标
动起来的课不一定是好课
动起来的课也会存在问题
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提升活动的质量
核心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对教学目标的再思考
简单的活动承载不了素养导向的目标
核心任务应立足真实情境进行设计
立足真实情境的核心任务从哪里来
真实情境不一定全真实
第二节 核心任务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系统
认知不是学习的起点
没有自我系统的开启就没有学习
激发自我系统是学习的原点
核心任务要好玩、有趣
好玩、有趣的核心任务从哪里来
从哪些维度设计好玩、有趣的核心任务
核心任务要让学生能做、敢做
为学生能做、敢做提供脚手架
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第三节 核心任务应贯穿学习全过程
核心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证据
让逆向思维成为教学设计的习惯
没有证据不足以说明教学目标实现了
核心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科大概念
学科大概念需要通过体验、探究来建构
完成核心任务的过程就是建构学科大概念的过程
核心任务可以通过多个子任务不断进阶
核心任务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
子任务是完成核心任务的关键节点
第六章 从使用教材到准备资源
第一节 资源是助力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教材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教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资源无处不在
让教室充满学科的味道
放大“人”这一资源
第二节 资源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撑
量规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指南针
帮助学生自主阅读的量规
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量规
工具是支撑学生学习的脚手架
帮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工具
虚拟世界真探究的工具
激发学习热情的游戏化工具
资源包是服务学生学习的素材库
资源包的再整理
为学生的学习准备资源包
第三节 资源准备要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目的
资源是为了帮助学生学,而不仅是方便教师教
资源要经过筛选和加工,以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
不同学生的学习路径差异很大
筛选、加工资源是备课的重要内容
资源引进来,课堂活起来
资源引进来,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资源引进来,学生的感官活起来
资源引进来,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第七章 从结果检测到过程评估
第一节 结果检测是学习结束后进行的检测
结果检测是评估学习结果的重要手段
结果检测评估了以往的学习结果
结果检测可以帮助学生未来的学习
结果检测不利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结果检测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估
结果检测很难发现个体差异
第二节 过程性评估是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
过程性评估是及时发现学生问题的晴雨表
过程性评估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过程性评估侧重学习的关键环节
过程性评估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调节器
引导学生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引导学生多维度反思
第三节 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结果检测要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评估与目标要保持一致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科的核心能力
过程性评估应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
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
关注对学生思维的评估
综合、全面的评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没有好过程,很难有好结果
结果就是放大的过程
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上书口有污渍,内页干净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