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现货正文无笔记画线

15 4.7折 32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茅海建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5-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

装帧平装

货号G10架3层

上书时间2025-01-06

长青书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茅海建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05-07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22943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00页
  • 字数 421千字
【内容简介】
  我不像许多人那般幸运,他们在历经苦难完成一部著作后,可以长舒一口气。自1992年年初起,我推开一切,整整两年,尝到了著书人都经受过的酸苦辣(没有感到甜),终于完工时,望着案上厚厚一摞文稿,心中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
  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这与已经完成同一使命的国度,比如日本,是大不相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不让中国人轻松的课题。
  然而,历史研究排斥感情的羼入,强调冷静和客观。我因此也常常自问,我是否真正做到了理智?
  二、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自然包含着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批判的意味。就研究的过程而言,当属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就研究的结果而言,应是离历史真实更近。然事过境迁,一个半世纪前的人和事,与今有着层层历史隔膜。
  我居住的地方,名皇城根,与紫禁城仅一箭之遥。从西窗中望去,昔日御花园景山上的万春亭,在夕阳下隐隐闪亮。我在位于紫禁城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阅档时,因中午闭馆也常常在宫中闲荡,坐在“金銮殿”前的汉白玉阶上遐想。我也去过圆明园旧址,望着那些已无痕迹据说在航空照片上依稀可辨的中式园区。空间距离的接近,常使我感到时间跨隔的缩短。我试图与逝者对话,虽不能心灵沟通,却也增加了对他们心思的理解。尽管现代史学理论已经证明了再现历史之绝对不可能,但求真毕竟是治史者不灭的梦境。
  三、本书是献给我的导师陈旭麓教授的。14年前,我投先生门下为研究生。他指导的第一篇论文为《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兵力》。自此,我对鸦片战争的兴趣始终未减。毕业后,师生多有交往。他一直鼓励我把这本书写出来,我也暗冀获先生作序。可因工作关系,一直无暇动笔。1989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终有供我支配的时间,导师却已于1988年仙逝。缘此,尽管真正展纸动笔仅两年,但搜集史料、思考问题却已经超出10年。导师为我作基,我却无缘索序。今天,我自序时,心中一直在想,这本书能否让他满意,渴望得到他的批评。可天堂距人间却是那么的遥远……
  凡此三者,仍感到压在心上,尽管我已经写完了这本书。我等待着读者的批评。
  我的同窗好友潘振平,对鸦片战争颇有心得。十几年来,我们多次进行讨论,常常彻夜不眠,使我受益非浅。本书始动手,他又提议两条:日注重人物命运,日解释历史现象。作为中国传统史学体裁正宗的纪传体,有着诸多优长,如何将这些优长揉之章节体中,我因之而探索。由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我因之而努力。稿成,他又首先阅读,多有批评。可以说,没有他的帮助,本书不会是此模样。交久谊真,无需言谢,在此记之。
  感谢武汉大学李少军先生。日人佐佐木正哉先生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文,应是必读之作,可我不识东洋文字。李少军先生为我提供了译文。感谢今日已成同事的郦永庆先生。他是《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的编者之一。我因抄档有限且未校对,他提供了尚未印就的所编史料底稿,缓我一时之急。感谢同一师门的杨国强先生,阅读了部分文稿。他那提意见的技巧,使我顿然体会出自己的不足。感谢亦为同师的朱金元先生和唐克敏先生,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成为我能如愿完工的一大动力。
  我心中最为感激的,毫无疑问是在我之前作了充分研究且对我颇有启示的诸位先生。因我参考的文献较多,此处无法一一恭录。我已将拜读他们大作的收益,敬录于注释之中。在这里,我还要说一句,请原谅我踩在你们的肩膀上……
  以上感谢,并无推卸责任的意思。本书的一切错误,当由我个人负责。
【作者简介】
  茅海建:1954年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要著作:《天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995)、《苦命天子:咸丰帝奕宁》(1995)、《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1998)、《戊戌变法史事考》(2005)。
【目录】
自序
绪论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琦善其人
二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本书的主旨
第一章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武器装备
二兵力与编制
三士兵与军官
第二章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三章“剿”“抚”“剿”的回旋
一初战
二“剿”“抚”之变
三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虎门大战
第四章广州的“战局”
一杨芳的“果勇”
二奕山的“靖逆”
三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五章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璞鼎查的东来
二厦门的石壁
三定海的土城
四镇海的天险
五浙东的反攻
第六章“抚”议再起
一“十可虑”
二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求和的历程
第七章平等与不平等
一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八章历史的诉说
附录
本书征引文献
人名船名对照表
插图
图一乍浦西山嘴炮台
图二虎门防御作战示意图
图三广州内河战斗示意图
图四广州之战示意图
图五厦门的石壁
图六厦门防御作战示意图
图七舟山土城
图八定海防御作战示意图
图九镇海之战示意图
图十乍浦之战示意图
图十一吴淞防御作战示意图
图十二镇江之战示意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