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国学大师学记
  • 现代国学大师学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国学大师学记

15 4.3折 35 九品

仅1件

浙江金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卞孝萱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0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卞孝萱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6-10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37869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7页
  • 字数 31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华为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学术辉煌,文献丰富,世所罕见。中华学术,自成体系,西学东渐以后,有识之士,受西洋学术之滋润与启迪,突破清学藩篱,学术视野更宽阔,治学方法更先进,融合了东西优秀文化,与时俱进,成为现代中国学术之前驱,在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本《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之写作,有如下数义:

  (一)《学记》共载十二位国学大师,按其生平,分三部分编排。上编: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炳麟、士钊为结拜兄弟,炳麟(字枚叔)与师培(字申叔)合称“二叔”,黄侃拜炳麟、师培为师。中编:柳诒征、陈垣、吕思勉、邓之诚、陈寅恪。诒征与陈垣有“南柳北陈”之称,陈垣与寅恪合称“二陈”,香港严耕望推崇思勉、钱穆(通史)、寅恪、陈垣(专史)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下编:章钰、卢弼、张舜徽。我亲见章钰校书磨穿之石砚,亲闻卢弼述着书之苦,张舜徽提倡通学与我意合。

  (二)现代国学大师不止十二人。《学记》只选我稍有研究的十二人进行介绍。每人一篇,不蹈空言,不因成说,取其一事或一书(章士钊三“指要”重点评《柳文指要》;柳诒征三部书,重点评《中国文化史》),详加论述。用材料说话,从大量的材料中,显现十二位大师的学术风貌与学术价值。

  (三)章炳麟、章士钊、柳诒征、吕思勉、陈寅恪五人有附录,与正文参证互补。

  (四)《学记》独抒心得,避免与时人文章重复。如陈垣、陈寅恪等之生平,谈者已多,《学记》从简;章钰、卢弼等之生平,言者尚少,《学记》稍详。又如:香港区志坚撰《历史教科书与民族国家形象的营造:柳诒征〈历代史略〉去取那珂通世〈支那通史〉的内容》,已在《庆祝卞孝萱先生八十华诞:文史论集》发表(冬青书屋同学会编,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2003)《学记》不再引用以省篇幅。

  (五)《学记》不仅揭示大师们的学术业绩,并表彰其爱国情操。章炳麟于辛亥革命时期及抗日战争前期,两次热衷讲学,意在呼唤民众的民族大义。晚年由尊经转向重史,“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

  (六)今人多谈陈寅恪以诗正史,以唐诗正史言,清末刘师培已发表《读全唐诗发微》,远在寅恪经营《元白诗笺证稿》之前;以遗明民诗证史言,抗日战争期间邓之诚已经营《清诗纪事初编》亦在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之前。学界尊寅恪是也;而不知师培、忽视之诚,误矣。《学记》榷论三人以诗正史,庶几无偏。

  (七)《学记》各篇,不拘一格。黄侃的《日记》,本不是公开供大家阅读的,其言无矫饰。《日记》中对刘师培的回护,对陈汉章的怜悯,出于肺腑,可为知人论世之助。吕思勉《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改题《自述》),当时要在群众中通过,所言只有谦抑,绝无虚夸。

  (八)《学记》谨遵薪火相传之义,旨在从国学大师的治学方法中吸取营养,重在继承。对其不足之处,加以说明,使人理解。如邓之诚、陈寅恪对侯方域之评价不同,《学记》从邓、陈着书之时代背景予以解说,绝不同于苛求责备。

  (九)《四部备要》注重实用,价廉易得,“可便学者研究国学之需”(陆费逵《增辑四部备要缘起》),对于初学,如雪中送炭,今日对此书,要以历史眼光评价。这套巨型丛书的辑校、监造人之功不可没,故略考高时显、丁辅之生平,作为《学记》附录。

  (十)临文不讳《学记》对古今人物,一律称名。

   以上十项,姑作“前言”以弁于《学记》之首,读者鉴之。

  本书是一部记人述学之作,按年代先后逐次介绍了十二位现代国学大师,分别是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柳诒征、陈垣、吕思勉、邓之诚、陈寅恪、钱穆、章钰、卢弼、张舜徽。他们俱是一代之巨擘,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内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卞孝萱,1924年生于江苏扬州。师大范文澜、章士钊先生,专攻唐代文史。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会长等。已出版《唐代文史论丛》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张清华,1936年生于河南郑州。河北大学中文系
【目录】
上篇 

  章炳麟的国学演讲

    附:《訄书详注》表微

  章士钊三“指要”

    附:《柳文指要》中章士钊自述

  刘师培以唐诗证史

  黄侃的《日记》

中篇

  柳诒徵三书

    附:《中国文化史》为有益于社会国家而作

  陈垣与《释氏疑年表》

  吕思勉的自述

    附:陈霸先论

  邓之城与《清诗纪事初编》

  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

    附一:假李香君,真柳如是——《柳花扇》与《柳如是别传》之比较研究

    附录:侯方域论

下篇

  章钰与《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

  卢弼与《三国志集解》

  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记》

附录一:《四部备要》的实用价值

附录二:《四部备要》辑校、监造人考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