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教育史论丛:19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
¥
50
九品
仅1件
作者杜智萍 著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
装帧平装
货号L3
上书时间2025-0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智萍 著
-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6
-
ISBN
9787566500069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欧美教育史论丛:19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论文的选题体现出极强烈的现实感,它们或将为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众化背景下一的高等教育转型与结构改革以及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等热点和焦点问题提供鲜明的参照。这种研究取向又恰恰与滕大春先生毕生所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育史观是一脉相承的。
- 【目录】
-
导言
第一章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萌芽及早期发展
第一节 中世纪牛津大学导师制的萌芽
牛津大学溯源
学院的初期发展与教学
牛津大学古典导师制的形成
第二节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初步建立
学院的扩张及其本科化发展
导师制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18世纪牛津大学导师制
“衰落”中的牛津大学
第二章
牛津大学导师教学的制度化发展(1800年一1854.年)
第一节 牛津大学导师教学制度化发展的背景分析
德、法等国大学的新发展对牛津大学传统教学理念的冲击
人文主义者和大学保守派的论争
牛津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与私人导师的大量涌现
第二节 牛津大学导师职业地位的确立
导师协会的努力
奥里尔学院的导师制改革
1854年《牛津法案》
第三节 纽曼的导师教学实践及其关于导师制的思想
纽曼的导师教学实践
纽曼的大学观与其导师制思想
纽曼对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的贡献
第三章
牛津大学导师职业的学术化发展(1854年一1914年)
第一节 牛津大学促进导师职业学术化的改革
考试制度改革与导师职业的学术化发展
联合体制的建立与导师职业的学术化发展
1871年经济委员会对导师职业学术化发展的贡献
第二节 牛津大学导师学术职业地位的形成
导师教学职能与研究职能的冲突及大学内部的努力
1877年委员会与导师职业计划
导师学术职业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牛津大学导师的典范”--乔义特
贝利奥尔学院的年轻导师
乔义特的导师教学实践及其教学理念
乔义特对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巩固与强化发展(1914年一1970年)
第一节 战争对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影响
大学人员波动和学院经济问题
学院教学与生活的变化
战争期间的牛津大学导师制
第二节 牛津大学导师职业地位的巩固
大学外部调查的推动
导师的维权斗争及成果
导师职业群体的发展
第三节 牛津大学导师教学模式及其理念的巩固与调整
牛津大学导师教学模式的巩固与调整
牛津大学导师制教学理念的巩固与调整
第五章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多元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
第一节 牛津大学导师制面临的严峻挑战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挑战
经济资源减少对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挑战
学科范围扩展对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挑战
第二节 牛津大学导师职业的多元化发展
导师职业角色的多元化发展
导师职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节 牛津大学导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及评价
牛津大学导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关于牛津大学导师制的评价
第六章
结语
关于牛津大学导师制历史的反思
对牛津大学导师制未来发展的展望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传播及影响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教学理念及牛津大学自由教育传统
牛津大学导师制历史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