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文本、解释与现实
  •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文本、解释与现实
  •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文本、解释与现实
  •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文本、解释与现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文本、解释与现实

原塑封未拆!实物如图,内页干净。232

240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为雄 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2

农夫山房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为雄 著
  •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0
  • 版次 1
  • ISBN 9787219102633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者在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基础上,对百年来学界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解释作了全面梳理,以新视角考察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力求正本清源,澄清苏联、中国理论界的某些误解,回答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非难,并对当代社会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新形式新特点作了系统概括,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现实和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分析工具。

 


【作者简介】

胡为雄,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毛泽东哲学思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学会、中国毛泽东生平事业与思想研究会理事。

【目录】

文本研究篇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

 

 

 

第一章 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的论述及其语境分析

 

一 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的论述及所赋含义的变化

 

二 恩格斯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的细微差别

 

三 对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语境分析

 

四 对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语言学论证

 

第二章 马克思对上层建筑具体形式的考察及对未来社会政治发展的预察

 

一 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上层建筑的起源和最初形式

 

二 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形式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形式

 

四 巴黎公社: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形式

 

五 未来社会政治的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社会意识内在联系的分析

 

一 上层建筑:其职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

 

二 经济基础:内含着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

 

三 社会意识:社会现实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精神表现

 

四 德、英、美等国学者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误解

 

 

 

解释历史篇苏联、中国理论界对上层建筑的解释

 

 

 

第四章 苏联理论界对上层建筑的解释

 

一 列宁的解释

 

二 普列汉诺夫的解释

 

三 布哈林的解释

 

四 斯大林的解释

 

五 康士坦丁诺夫、尤金等人的解释

 

第五章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对上层建筑的解释

 

一 李大钊、杨匏安、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解释

 

二 李达的解释

 

三 毛泽东的解释

 

第六章 1949年后中国哲学界两次有关上层建筑的争论

 

一 1953—1964年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争论

 

二 1978—1985年有关上层建筑的争论

 

三 对两次上层建筑争论的评价

 

第七章 1949年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上层建筑的解释

 

现实发展篇 当代社会作为政治结构的上层建筑的新形式和新特点

 

第八章 全球性治理和超国家治理的趋势

 

第九章 国际社会与民族国家在政治影响上互动

 

第十章 非政府组织大量生长并参与社会治理

 

第十一章 民主管理职能增强并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