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鉴纪事本末》(朝宗书室木活字刻本,于昌遂藏印)

5650 八品

仅1件

上海静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枢

出版人张溥

年代清晚期 (1851-1911)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四部分类史部>纪事本末类

尺寸26.2 × 16.2 × 1.5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2-07-3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自然旧,存五卷。原装未动,有轻微虫蛀,略伤字,不影响阅读。如图。
商品描述
《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所撰。是书以史事为经,溯源寻流,学者称便,故历代刊印颇夥。

一册,封面题“通鉴纪事本末”、“卷九至十三”,半叶九行,行二十四字,四周单栏,白口单鱼尾,书口有通鉴纪事本末卷某、页码及“朝宗书室”字样。木活字本,特征极其鲜明,字口爽利,当为较初印之本。查《中国活字本图录(清代民国卷)》中,著录有朝宗书室同治七年戊辰刊《左传事纬》,道光年间刊印的《包孝肃公奏议》、《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等,俱为一时之选。

本书卷首有钤印一枚,印文为“于公子孙”,是则该书当经山东文登于氏小谟觞馆所藏。文登于氏为藏书世家,于昌遂尝言:“先世藏书最富,肆意翻阅,穷二年力,上溯汉魏,下逮清初,洎乾嘉间诸集,无不涉猎”,可见至少就集部而言已可称大备。递至道咸间于昌进、于昌遂兄弟,聚书至于极盛,由黄丕烈士礼居至汪士钟艺芸书舍递藏之惊人秘本,多为于氏弟兄所购入。如海内孤本《梅花喜神谱》,即归于昌遂所藏。清李祥《愧生丛录》载:“宋刻《梅花喜神谱》,黄氏士礼居旧藏,百宋一廛赋载之。黄氏之书辗转数手售于杨至堂河帅。余友文登于彤侯之先德官南清河日为之平章,其人以是书及宋版《苏老泉集》相赠,传至彤侯,复转售于潘伯寅尚书(彤侯亲为余言)。此谱海内无二本也。”于彤侯即于昌遂之子。赵烈文《天放楼书录》亦载:“(同治三年八月十三日)下午孙澄之至,傍晚同赴于(汉卿)氏招。……坐中见所藏北宋椠《嘉祐集》《梅花喜神谱》,皆黄尧圃百宋一廛中物”。按于昌遂字汉卿。今藏上海博物馆的《梅花喜神谱》有“于公子孙”藏印,查阅沙嘉孙“文登于氏藏书考”一文,知于氏所藏《庾开府诗集》(明嘉靖、隆庆间朱曰藩刻本)上亦有是印。

于氏兄弟藏书颇为低调,事迹少为人知,以致《山东藏书家史略》、《中国藏书家印鉴》等著作中均误以昌遂为兄,昌进为弟。然据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中于昌遂《羼提精舍诗稿》考知,昌遂为道光九年生人,实为昌进之弟。今人王晓娟有“藏书家于昌遂及其《羼提精舍诗存》”一文述之甚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自然旧,存五卷。原装未动,有轻微虫蛀,略伤字,不影响阅读。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