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18 2.7折 66.3 八五品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荫浏 著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M4

上书时间2024-09-19

紫萱书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内有划线笔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荫浏 著
  •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81-02
  • 版次 1
  • ISBN 9787103005118
  • 定价 66.3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28页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由远古至宋代;下册为元、明、清三代。
  关于曲例。留存到今天的古代音乐作品,绝大部份都曾经过了长期集体创作和加工的复杂过程,都曾随着社会条件的变迁、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要求的变迁,不停地改变着;它们留存到今天的形式,已是长期集体加工的结果;它们与最初创作的原始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有联系,所以我们可以用来作为古代作品的实例;因有区别,所以我们在参考曲例的同时,又不能不对其历来经过的变迁有着一定的估计。
  关于图片实例。图片实例,虽然具体而生动,但有时我们仍然不能要求它有绝对的精确性。无论绘画、雕塑、石刻艺术,在创造它们的不同的美术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即使同一位美术家,也会因为不同的目的,在他的不同作品中,运用不同的手法。他们有时会用粗线条表示活跃的神情,而有意改变细节的真实;有时会用特写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下不多几人,用来代表一个庞大的鼓吹乐队,……。因此我们在参考图片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而在把它们与其他资料对照、比较的中间来理解它们。
【作者简介】
  杨荫浏  (1899~1984)
  杨荫浏,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月初八日生于无锡留芳声巷。父杨钟琳。
  1916年秋,杨荫浏高小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无锡师范),22岁时以优良成绩毕业,任石塘湾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国文教员。一年后,入无锡辅仁中学学习英文、数理。1923年毕业。同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先后在经济系、文学系学习。在校期间,担任该校国乐会会长,经常参加各大学举办的音乐会。
  杨荫浏自幼酷爱音乐,每当道士做法事时,总要去听他们的演奏。七八岁时,便同哥哥杨荫溥一起向三清殿年轻道士颖泉学习箫、笛、笙、胡琴等民族乐器☆后来又跟雷尊殿道士阿炳学习琵琶,可惜他父亲不喜欢阿炳,阿炳仅教了他两个半天。12岁时,他由老师黄绪初介绍入天韵社,从吴畹卿学习。天韵社是江南著名民间音乐(昆曲)团体,社友皆无锡音乐界名流,社长吴畹卿的笛、三弦、琵琶功力深厚,并精研音韵之学。杨荫浏入社后,除学习乐器外,对音韵、音律、乐器构造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参予天韵社与来访的美国音乐家亨利爱希姆在圣公会的中、西音乐交流。
  民国初年,美国人郝露易女士来无锡圣公会做传教士,她有较高的音乐修养,杨荫浏曾从郝露易学习英文、钢琴和西洋音乐乐理。1921年,又向她学习和声、对位、复调等西洋作曲法。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杨荫浏因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遭校方压制,愤而离校,入中国人自办的光华大学经济系学习。为了示威游行宣传需要,他将《金陵怀古》曲调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词,用以鼓舞人心,这首歌曲影响深远,迄今还在全国广泛流传。1926年2月因家贫辍学。回乡后,先后在辅仁中学、工商中学、县初中、荣氏女校、无锡美专、宜兴中学任教。其间曾短期担任无锡通俗教育馆馆长。
  1929年,杨荫浏应基督教圣公会之聘,先后在南京、杭州做赞美诗的编辑工作。1931年,基督教成立六公会联合圣歌委员会,杨任委员、总干事。1932年赴北京与燕京大学刘廷劳博士编译修订赞美诗,并共同主编宗教期刊《紫晶》及《真理与生命》刊物中的“圣歌与圣乐”专栏。这项工作一直延续到1941年。杨所编辑出版的赞美诗集《普天颂赞》,获国际圣经展览编辑优良奖,所载赞美诗在国内外教徒中广为传唱。
  杨荫浏在北京期间,在燕京大学音乐系旁听作曲、西洋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课;并在该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英、法等国有关音乐的专业书籍。
  1936年,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同时在燕京大学音乐系讲授中国音乐史。1937年暑假回无锡度假,后因“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不能北上。8月下旬去南京,暂代中央机器厂总务主任,12月,随厂迁湘潭,翌年8月迁昆明。
  1939年至教育部音教委员会工作。1940年迁重庆。1941年9月任国立音乐院教授兼国乐组及研究室主任。在重庆国立音乐院时,他支持学生的进步活动,资助山歌社出版中国民歌。1947年在南京任国立音乐院教授时,学校以莫须有的罪名要开除进步学生,杨仗义执言,公开反对学校当局的反动措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音乐院迁南京,杨任原职,兼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
  全国解放后,他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研究部研究员,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等。
  他曾多次去云南、河北、广西、江苏等地,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深入调查,搜集了许多珍贵的音乐资料。同时在戏曲音乐和宗教音乐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杨荫浏在研究中国音乐史方面具有杰出的成就。早在1925年他就用英文写出了《中国音乐史纲》论文。1981年又完成《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该书65万宇,人民音乐出版社1951年出版。这是他在音乐历史与民族音乐、音律学等方面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使我国音乐史成为有乐谱的音乐历史。
  他通过运算和实验,先后发表了有关乐律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把我国民族音乐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乐律问题及乐律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他对我国民族音乐遗产包括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宗教音乐的发掘、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工作,都有相当成就和贡献。
  杨荫浏毕生著述除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外,先后出版著作27种,论文近百篇,在我国民族音乐学术的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杨荫浏对无锡瞎子阿炳的乐曲进行了抢救和整理,☆并编成《阿炳曲集》,他在这方面的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他对家乡的音乐事业十分关心,每次回无锡,总要对民间音乐团体“华光国乐团”进行指导,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兴之所至,甚至同意领衔演出。他会多种乐器尤擅竹笛,得到吴畹卿嫡传,夙负盛名,吹奏时,高音晶莹清澈,低音细若游丝,故誉为“杨笛子”。他曾为无锡乐器店排老红木优质琵琶品位,解决竹笛音准问题,提高乐器质量。并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制成笛尺,可以按尺开笛孔。
  “文化大革命”期间,杨荫浏下放河北怀来县“五七”干校,1973年患突发性脑痉挛,肺气肿亦日趋严重。1984年2月25日杨荫浏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目录】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
几点说明
第一编远古(约公元前21世纪前)
第一章远古(约公元前21世纪前)
一、概况
二、音乐的起源
音乐起源于劳动
对音乐起源的各种唯心主义解释的批判
三、传说中的远古音乐
关于原始史料的问题
原始音乐的内容
关于劳动生产的
关于水旱的
关于战争的
关于宗教的
原始音乐的形式
原始音乐的性质与特点
四、原始时代的乐器
乐器的种类
关于乐器发展情况的推测
结语
第二编夏、商(公元前21世纪前——前ll世纪)
第二章夏、商(公元前21世纪前——前11世纪)
一、概况
二、从残存的诗歌看当时人民的生活
劳动生产
婚姻制度
战争情况
奴隶生活
人民对统治者的咒骂
三、奴隶主对音乐的利用
神权统治
夸耀武功与威慑人民
奴隶主阶级的音乐享乐
四、汉民族和四周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
五、乐器和乐律
商代的乐器
商代的乐律
结语
第三编西周、春秋,战国(公元首11世纪——前221)
第三章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
一、概况
二、大武
三、音乐的阶级化和等级化
四、音乐机构和音乐教育
五、统治阶级利用民间音乐
五类乐舞
(一)六代乐舞
(二)小舞
(三)散乐
(四)四夷之乐
(五)宗教性的乐舞
应用音乐的场合
音乐节目
……
第四编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后589)
第五编隋、唐、五代(公元581-960)
第六编辽、宋、西夏、金(公元937-1279)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
第七编元(公元1271-1368)
第八编明、清(公元1368-1911)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有划线笔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