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
  •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
  •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

2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焕文 著;钱小红、谢剑炜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05

装帧平装

货号木1

上书时间2024-05-27

圣心园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焕文 著;钱小红、谢剑炜 编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2552800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6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系统试验和机具开发,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获得初步成功,并在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等10多个省、市、区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主要内容包括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原理,国内外发展形势与经验;不同地区的保护性耕作农艺体系以及秸秆与地表处理、免耕施肥播种、深松、杂草控制等关键作业技术;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浅松机及其他配套机具;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产量与土壤效应测试,经济效益计算等。全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主要内容来自第一手试验研究资料。全面地反映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情况。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可供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各级农业和农机的管理、推广与科研人员,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与发展
1.1保护性耕作概念与基本原理
1.1.1概述
1.1.2研究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1.1.3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技术内容
1.1.4保护性耕作的效益
1.1.5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水蚀的原理
1.1.6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风蚀的原理
1.1.7保护性耕作的增产原理
1.1.8保护性种植与保护性农业
1.2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经验
1.2.1美国的保护性耕作
1.2.2加拿大的保护性耕作
1.2.3澳大利亚的保护性耕作和固定道耕作
1.2.4拉丁美洲的保护性耕作
1.2.5前苏联及其他国家的保护性耕作
1.3中国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
1.3.1中国早期采用保护性耕作的问题
1.3.2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的试验研究
1.3.3中国保护性耕作体系的特点
1.3.4P国北方的保护性耕作类型区

第2章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
2.1秸秆覆盖技术
2.1.1秸秆残茬的覆盖形式
2.1.2秸秆残茬覆盖方式的选择
2.1.3秸秆粉碎处理
2.2表土处理技术
2.2.1表土处理的作用
2.2.2表土处理工艺选择与作业要求
2.3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2.3.1保护性耕作地表状况及其对播种作业的影响
2.3.2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2.3.3免耕施肥播种的注意事项
2.4深松技术
2.4.1深松的作用
2.4.2深松技术选择
2.5喷药技术
2.5.1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5.2常见病虫害的喷药防治
2.5.3喷药技术要求及其注意事项
2.6机械除草
2.7拌种
2.7.1农药拌种的选择原则
2.7.2常用的拌种药剂及使用方法
2.7.3药剂拌种的注意事项
2.8田间管理

第3章不同地区保护性耕作的工艺体系
3.1一年一熟黄土高原区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3.1-1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体系
3.1.2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3.2一年一熟冷凉风沙区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3.2.1谷黍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3.2.2中耕作物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3.3一年一熟灌溉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体系
3.4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体系
3.4.1北京郊区一年两熟区免耕碎秆覆盖体系
3.4.2河北小麦一玉米两茬平作免(少)耕碎秆覆盖体系
3.4.3山西省小麦一玉米两茬平作旋耕碎秆覆盖体系
3.5东北高寒易旱区垄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体系
3.5.1少耕留茬覆盖体系
3.5.2免(少)耕整秆覆盖体系

第4章免耕播种机
4.1国外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4.2免耕播种机关键部件设计
4.2.1窄沟型及开沟器
4.2.2种肥分施要求及其可调式种肥分施装置
4.2.3免耕播种机防堵性能分析和防堵装置设计
4.2.4免耕播种机的仿形
4.2.5免耕播种机的覆土镇压
4.2.6免耕播种机组纵向操纵稳定性分析
4.2.7地轮
4.2.8免耕播种机的动力性
4.2.9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播种质量
4.3小麦免耕播种机
4.4玉米免耕播种机
4.5小杂粮及牧草免耕施肥播种机

第5章深松机与表土作业机
5.1深松机
5.1.1深松作业的特点
5.1.2深松作业的作用与机理
5.1.3深松作业的技术要求
5.1.4深松机的结构类型
5.2浅松机
5.2.1浅松作业的主要功能
5.2.21QJ-L20型浅松机
5.2.31QJ-120型浅松机除草性能试验
5.3耙与旋耕机
5.3.1耙
5.3.2旋耕机

第6章其他保护性耕作机具
6.1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与机具
6.2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抛撒装置
6.3根茬粉碎还田机
6.3.1玉米根茬分布和秸秆切断速度
6.3.2根茬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6.3.3根茬处理机具
6.4喷粉喷雾机
6.4.1常用喷药机械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6.4.2推荐的喷药机械及其性能特点

第7章保护性耕作生态效应与测试
7.1减少风蚀与农田扬沙测试
7.1.1农田土壤风蚀研究的意义
7.1.2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
7.1.3农田风蚀观测设备及方法
7.1.4保护性耕作防治农田风蚀的试验研究
7.1.5野外风洞试验研究
7.1.6地表覆盖状况及其他参数测定
7.2减少水蚀及径流、入渗测试
7.2.1自然降雨径流试验
7.2.2人工模拟降雨径流试验
7.2.3降雨入渗测定

第8章保护性耕作产量、土壤效应测试及经济效益计算
8.1保护性耕作产量效应与作物测试
8.1.1保护性耕作的产量效应
8.1.2保护性耕作产量效应测试
8.2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效应与土壤水肥结构测试
8.2.1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水分测试
8.2.2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温度
8.2.3保护耕作与土壤养分
8.2.4保护性耕作的杂草病虫害调查
8.3保护性耕作经济效益计算
8.3.1农机户经济效益计算
8.3.2农户经济效益计算
8.3.3机械化农场经济效益计算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