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生成语法
  • 现代汉语生成语法
  • 现代汉语生成语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汉语生成语法

30 4.4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元建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11

装帧平装

货号木1

上书时间2024-05-23

圣心园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元建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87494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28页
  • 字数 89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生成语法学是目前汉语教学研究界的一个重要流派,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用中文撰写的汉语生成语法著作或教材,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运用生成语法学的理念和方法,对现代汉语的词结构和句子结构进行了系统地描写与解析,语言事实确切,理论分析深入浅出,技术细节清晰详尽,涵盖了现代汉语语法的各个层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几十年来生成语法理论用于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作者简介】
何元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伦敦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汉语语法、对比语言研究以及翻译的认知过程。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60多篇研究论文。著作有《汉语句法导论》(美国艾德米伦出版社,1996)、《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合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汉语动结结构》(合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翻译中国》(合著,英国多语系统出版社,2009)。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符号及缩写表

第一章语言的认知基础和语法理论
1.0语言的认知基础
1.1语法的组成部分及其与认知系统之间的关系
1.2语法理论的任务
1.3小结

第二章语法的操作系统和理论原则
2.0语法的操作系统
2.0.1词结构的生成
2.0.2句法结构的生成
2.0.3移位
2.1语法的理论原则
2.1.1x—标杠模式
2.1.2扩充的x—标杠模式
2.1.3题元原则
2.1.4格理论
2.1.5约束条件
2.1.6整体诠释原则
2.1.7经济原则
2.1.8相面豁免条件
2.2短语结构的表达法

第三章词库
3.0词库的结构
3.1词根
3.2派生词
3.3复合词
3.3.1普通复合词
3.3.1.1形容词性黏着词根+名词性词根
3.3.1.2自由词根+自由词根
3.3.1.3向心式普通复合词
3.3.1.4量补式普通复合词
3.3.2合成复合词
3.3.2.1类型
3.3.2.2结构
3.3.2.3题元关系
3.3.3回环构词
3.4重叠词
3.5缩略词
3.6屈折词
3.7记忆与规则的相互作用
3.8词类

第四章名词短语和量词短语
4.0名词短语
4.1复杂的名词短语
4.2量词短语
4.3名词短语与复合名词的区别

第五章限定词短语
5.0什么是限定词?
5.1指示代词
5.2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
5.3反身代词
5.4领属限定词
5.4.1普通结构
5.4.2名物化结构
5.4.3相关问题
5.5零限定词
5.5.1零限定词的语义特征
5.5.2零限定词短语的结构

第六章其他短语
6.0形容词短语
6.1副词短语
6.2介词短语
6.3数量词短语
6.4助词短语
6.5连词短语
第七章动词短语(一)

7.0动词的特殊结构
7.0.1体貌式
7.0.2动趋式
7.0.3能愿式
7.0.4疑问式
7.1动词短语中的题元关系
7.2动词的修饰语

第八章动词短语(二)
8.0动词的分类
8.1一元动词
8.1.1一元作格动词
8.1.2非作格动词
8.1.3非宾格动词
8.1.4一元动词的补语
8.2二元动词——动词短语的套组结构
8.2.1轻动词
8.2.2二元非宾格动词
8.2.3二元作格动词
8.2.4宾格动词
8.2.5役格动词
8.2.6提升动词
8.3三元动词
8.3.1双宾与格动词
8.3.2假双宾动词
8.3.3兼语动词
8.3.4混宾动词
8.3.5带一宾一补的动词
8.3.5.1处所补语
8.3.5.2结果补语
8.4小结

第九章含动结式复合词的动词短语
9.0词结构
9.1题元结构
9.2分类
9.3宾格句
9.4作格动词构成的隐性使动句
9.4.1独立致事主语
9.4.2施事改作致事主语
9.4.3客事改作致事主语
9.4.4歧义句
9.5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
9.5.1v1—v2是复合词还是句法生成的形式?
9.5.2格位和题元抑制条件
9.5.3衍生主语与零使役轻动词
9.6小结

第十章单句、小句及复句的结构
10.0单句的三个组成部分
10.1动词短语
10.2语法范畴词短语
10.3标句词短语
10.4小句
10.5主从复句
10.5.1主语从句、宾语从句
10.5.2同位语句、关系语句
10.5.2.1同位语句
10.5.2.2关系语句
10.5.3状语从句
10.6联合复句
10.6.1描写语句
10.6.2并列和转折复句
10.7句子成分的句法范畴与语法功能
10.8小结

第十一章特殊的句法范畴(一)
11.0处置——“把”字句
11.1被动——“被”字句
11.2使役——“使/令/让”字句
11.3结果——“得”字句
11.4存现——“有”字句
11.5量化——“都”字句
11.5.1三个基本特征
11.5.2“都”字句的结构
11.5.3小结

第十二章特殊的句法范畴(二)
12.0焦点句
12.0.1“是……的”句式
12.0.1.1主语或者宾语焦点
12.0.1.2间接宾语或者补语焦点
12.0.1.3状语焦点
12.0.1.4假分裂句及其他
12.0.2“连……也/都”句式
12.0.3“只/就”句式
12.1话题句
12.2重动句
12.3比较句
12.3.1基本句式
12.3.2等比句
12.3.3差比句
12.4中间句
12.5倒装句

第十三章疑问句的结构
13.0疑问句的标记系统
13.1汉语的疑问句标记
13.2是非问句
13.3附加问句、反诘问句
13.4特殊的“呢”问句
13.5同形不同结构的三个问句
13.5.1选择问句
13.5.2正反问句
13.5.3否定词问句
13.5.4阻隔效应
13.5.5小结
13.6特指问句
13.6.1疑问词的辖域
13.6.2孤岛效应
13.7疑问词的虚用

第十四章逻辑形式
14.0何谓逻辑形式?
14.1合成复合词的逻辑形式
14.2相关证据
14.3零代词和虚代词
14.4称代语和照应语的先行语
14.5小结
索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