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英时访谈录 精装正版品相完好
  • 余英时访谈录 精装正版品相完好
  • 余英时访谈录 精装正版品相完好
  • 余英时访谈录 精装正版品相完好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余英时访谈录 精装正版品相完好

120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8.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致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8-28

评价348好评率 100%

  • 包装仔细 19
  • 品相不错 17
  • 发货速度快 16
  • 物流很快 16
  • 值得信赖 11
  • 服务态度好 11
  • 非常满意 10
  • 物超所值 8
  • 品相超预期 6
  • 价格实惠 5
查看全部评价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非馆藏,正版现货,内页干净无瑕疵,品相完好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致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82777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4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精彩深入的访谈需要与受访人的精神世界直接面对,让受访人的思想轮廓显现、精神之光闪耀。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先后三次访问余英时先生,洞彻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对谈有致,精彩纷呈。

  余英时先生身处海外,对中华文明、中国社会怀抱真诚的关切,访谈录中袒露对学术与人生的追求。他对思想史的梳理切中中华文化研究的肯綮,于变动中发现思想的联系,既洞察入微,又通达宏观。访谈真切地反映了余英时先生的学术养成脉络,包括他对钱锺书、钱穆、陈垣、陈独秀等人的评价都涵括在他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观察中。

  《余英时访谈录》是由陈致应《明报月刊》《国学新视野》和中华书局徐俊先生之约对余英时先生的采访整理而成,首次在大陆整体出版。本书以余先生的《我走过的路》为序、刘梦溪先生为余先生做的访谈《为了中国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为附录,丰富读者对余英时先生的认识。
【作者简介】
他是在乡下长大的孩子。

他是永远漂泊的游子。

他是钱穆弟子,但从不认为自己是新儒家三代。

他是史学家,才学纵横,于中外古今人文学科均有学养和独特见解,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术观点。

通古今之变、知识分子问题始终是他关注的重点。

他是教育家,常“将金针度与人”。

访谈录中不但真切地表明了余英时的学问气概,更透露了他的治学门径,可供学子观摩。

也许我们该庆幸,在大师逐渐凋零的年代,至少我们还有余英时。

余英时,钱穆弟子,安徽潜山人。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现居美国。

 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克鲁格奖”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诺贝尔奖,用于奖励那些对人文学科有创见的学者。余先生是前后三届五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余英时获奖时,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士?毕灵顿博士盛赞他学识非常渊博,而他在中国历史、思想和文化所作的研究,以及对人性所作的广泛深入探索,其影响已跨越许多学科和时空领域。

余英时治学自史学起,后达至中西、古今贯通,对儒家思想及中国道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自成一体。著有《士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方以智晚节考》《朱熹的历史世界》等,传承中有创新,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为中外史学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参照系。

  

采访人陈致: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
【目录】
我走过的路

直入塔中,上寻相轮

克鲁格奖

政治、党争与宋明理学

清代考据学:内在理路与外部历史条件

最后一位风雅之士:钱锺书先生

以通驭专,由博返约:钱宾四先生

国学与现代学术

学问与性情,考据与义理

“直入塔中”与“史无定法”

“哲学的突破”与巫的传统

“内向超越”

胡适的学位与自由之精神

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

人文边缘化与社会担当

西方汉学与中国学

宗教、哲学、国学与东西方知识系统

儒家思想的宗教性与东西方学术分类

国学、“国学者”与《国学季刊》

哲学与思想:东西方知识系统

哲学与抽象的问题

文化热与政治运动

知识人:专业与业余

治学门径与东西方学术

哈佛读书经验

早岁启蒙与文史基础

先立其大,则小者不能夺

洪煨莲(业)与杨联陞

俞平伯与钱锺书

学术与爱国主义

取法乎上

西方汉学与疑古问题

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刘梦溪访谈)

关于钱穆与新儒家

学术不允许有特权

学术纪律不能违反

“天人合一”的局限

怎样看“文化中国”的“三个意义世界”

学术立足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承担

“经世致用”的负面影响

中国学术的道德传统和知性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的“公领域”和“私领域”

中国历史上的商人地位和商人精神

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清朝

东西方史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异同

最要不得的是影射史学

文化的问题在社会

社会的问题在民间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配送说明

快递:
8元,每增加一本加2元,不足部分由卖家承担。国际(含港澳台)以实际邮费收取,谢谢!;
挂号印刷品:
6元,每增加一本加2元,不足部分由卖家承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非馆藏,正版现货,内页干净无瑕疵,品相完好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

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