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行为学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比较行为学基础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8.8 6.1折 80 全新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主编张连峰, 秦川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363906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8页

字数280千字

定价80元

货号SC:9787811363906

上书时间2024-11-27

沈成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人类和动物行为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种群之间的生存竞争、种群内部的生存竞争以及在进化树的地位等多种因素有关。如何利用动物模型进行人类行为的研究?动物模型在什么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类的行为或行为异常?哪些观察指标可以反映动物模型行为的正确含义?这些都是在行为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比较行为学是比较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生理行为和病理行为的动物模型;研究动物模型的行为内涵,建立可以评价的行为研究方法以及与人类行为内涵的比较,并为人类病理生理行为研究提供基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比较行为学研究的医学意义,行为的遗传学倾向,行为的生理基础,动物行为特点和动物行为研究的一般方法,自发和社会行为研究方法,认知行为研究方法,代谢和摄食行为研究方法,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和研究方法,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行为研究方法。

摘要:
    三、行为的遗传性
    
(一)种属性行为差异
    
在和人类的基因组进行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一些小鼠特异存在的基因,同样在人类的基因组中也存在着一些特异基因,即使和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相比,在基因组上我们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基因。而小鼠和大鼠的亲缘关系虽近,他们的基因也不尽相同。这些种属特异基因的存在,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不同物种分别单独进化,虽然最后都具有了完成一定生命功能的元件蛋白,但是这些蛋白差异较大,没有同源
    
性。还有在自然界的选择过程中每个现存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因此在生活习性等方面就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种属特异基因就是揭示不同物种生性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例如,很多人类的传染病,我们很难在小鼠身上复制,就是因为人类和小鼠之间存在着差异,从生活的习性和行为,到传播的途径,到病毒受体,再到免疫系统,各有一套。所以人类的HIV感染和HBV感染不能在小鼠感染发病。
    
研究这些基因可以较好的揭示不同物种的进化历程,也可以指导我们有目的的改造实验动物,复制较好的人类疾病模型,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等。
    
……
目录:
第一章 行为遗传学和比较行为学的医学意义 
第二章 行为的遗传学基础 
 第一节 行为遗传学 
 第二节 行为与表观遗传学 
第三章 啮齿动物的行为生理学 
 第一节 啮齿动物的外界信号感知系统 
 第二节 行为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第四章 动物行为特征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动物行为特点 
 第二节 动物行为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第五章 啮齿动物的自发与社会行为研究 
 第一节 啮齿动物的感觉与自主行为 
 第二节 啮齿动物的社会行为及其研究方法 
第六章 认知行为研究方法 
 第一节 感观功能 
 第二节 学习和记忆 
第七章 摄食行为模型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摄食行为与疾病 
 第二节 摄食行为动物模型 
 第三节 摄食行为研究方法 
第八章 运动行为研究方法 
 第一节 自主活动检测 
 第二节 协调运动分析 
第九章 跑台与动物模型运动研究 
 第一节 动物跑台使用和参数的设定 
 第二节 跑台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第十章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及行为分析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行为分析 
第十一章 精神疾病动物模型及相关行为学研究 
 第一节 人类精神疾病及相关动物模型 
 第二节 常用的人类精神疾病动物模型和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行为研究方法 
 第一节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第二节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行为研究方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