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表征与预处理技术\李兵__污泥处理与资源化丛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23.04
7.2折
¥
3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李兵, 张承龙, 赵由才主编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53039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69页
字数279千字
定价32元
货号SC:9787502453039
上书时间2024-11-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污泥表征与预处理技术》共分10章,主要介绍了污泥的来源、性质与特点,重点阐述了污泥样品的采集、制备以及与污泥性质和特点相关指标的分析和表征方法;详细表述了各种污泥预处理技术的目的和意义,污泥预处理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污泥预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参数;介绍了新型过滤技术在高炉除尘污泥、转炉除尘污泥中的应用;另外,还针对油田含油污泥、医院废水污泥和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泥的特点及危害,介绍了特殊污泥的预处理技术。
《污泥表征与预处理技术》是《污泥处理与资源化丛书》中的一册,对从事污泥危险特性鉴别和有害成分的日常监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验收、环境污泥事故调查与仲裁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人员,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
(2)对制样人员应进行培训,制样人员要熟悉固体废物的性状、掌握制样技术、懂得安全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处理方法。制样时,应由两人以上在场进行操作。
(3)制样工具、设备所用的材质不能和待制固体废物有任何反应,不破坏样品代表性、不改变样品组成;制样工具应干燥、清洁,便于使用、清洗、保养、检查和维修。
(4)制样过程中要防止待制固体废物受到交叉污染、发生变质和样品损失。对于组成随温度变化的固体废物,要在其正常组成所要求的温度下制样。
(5)盛样容器的材质与样品物质不起作用,没有渗透性;具有符合要求的盖、塞或阀门,使用前应洗净、干燥;对光敏性固体废物样品,盛样容器应是不透光的(使用深色材质容器或容器外罩深色外套)。
(6)样品盛入容器后,在容器壁上应随即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样品名称及编号;固体废物批及批量;产生单位;送样日期;送样人;制作日期;制样人;样品保存期等。
(7)样品的保存和撤销应按规定期保存环境、保存时间及撤销办法操作。
(8)为保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获得固体废物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应在制样的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并且,制样全过程由专人负责。
(9)填写好、保存好制样记录和制样报告。
2.1.5样品保存
样品保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每份样品保存量至少应为试验和分析需要量的3倍。
(2)样品装入容器后应立即贴上样品标签。
(3)对易挥发废物,采取无顶空存样,并取冷冻方式保存。
(4)对温度敏感的废物,样品应保存在规定的温度之下。
(5)对光敏废物,样品应装入深色容器中并置于避光处。
(6)与水、酸、碱等易反应的废物,应在绝热水、酸、碱等条件下贮存。
(7)样品保存应防止受潮或受灰尘等污染。
(8)样品保存期为一个月,易变质的不受此。
(9)样品应在特定场所由专人保管。
(10)撤销的样品不许随意丢弃,应送回原采样处或处置场所。
……
目录:
1 污泥的来源、特点及制样
1.1 污泥的来源与分类
1.2 污泥的性质与特点
1.3 污泥表征和预处理的意义
2 污泥试样的制样
2.1 污泥试样的制样
2.1.1 方案设计
2.1.2 制样技术
2.1.3 安全措施
2.1.4 质量控制
2.1.5 样品保存
2.2 污泥样品浸出液的制备方法
2.2.1 翻转法
2.2.2 水平振荡法
2.3 污泥样品全量分析试液的前处理方法
2.3.1 非水液态废弃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2.3.2 污泥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2.4 待测液的前处理方法
2.4.1 采用HCl或HNO3酸性煮沸方法
2.4.2 采用HCl或HNO3分解法
2.4.3 采用HNOrHCIO4分解法
2.4.4 采用HN03-H2S04分解法
2.4.5 风干固体污泥的酸消解法
2.4.6 微波消解溶样
2.4.7 其他方法
3 污泥样品中有机物的提取和样品的制备
3.1 不同样品基质的提取方法及分析物种类
3.1.1 各类样品基质的提取方法及分析物种类
3.1.2 方法摘要
3.1.3 干扰
3.1.4 仪器和材料
3.1.5 试剂
3.1.6 操作步骤
3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