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4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韦伯 著;康乐、简慧美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2-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韦伯 著;康乐、简慧美 译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58212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7页
  • 字数 403千字
  • 原版书名 Hinduismus und Buddhismus
【内容简介】
对印度人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至今仍有着重大影响的印度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公元前5世纪崛起于印度的佛教,尽管曾经灿烂一时,终究仍如过眼云烟,在千年前即销声匿迹于印度大陆,然而本书的标题仍为《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反之,尽管中国至今角为世界上拥有最多佛教信徒的国家,韦伯在论述中国的宗教时,书名用的却是《儒教与道教》,其中也很少提到佛教,其道理何在?这些方面都可以在本书找到答案。为了便于阅读,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增添了许多译注,对于了解印度社会、思想与佛教而言,这无疑是一本最佳的入门读物。
本书属于社会学大师韦伯作品集之一。作者在本书研究了印度的宗教。作者认为,对亚洲整体而言,中国扮演了类似法国在近代欧洲所扮演的角色:所有世情通达的‘洗练’,莫不是源自中国,再传布于西藏、日本和中南半岛。相反的,印度的意义则可媲美于古代的希腊世界:在亚洲,举凡超越现实利害的思相,很少能不将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印度的(不管正统或异端的)救赎宗教,在整个亚洲地区扮演了类似于基督教的角色。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历任柏林、弗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简惠美: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
【目录】
序言
第1篇印度教的社会制度
  第一章 印度与印度教的一般地位
  第二章 印度教的布教方式
  第三章 印度教的教义与仪式
  第四章 吠陀经典在印度教里的地位
  第五章 婆罗门的地位与种姓的本质——和“部族”、“行会”、“身份团体”的关系
  第六章 种姓的社会阶序概观
  第七章 氏族的地位与种姓
  第八章 种姓的主要集团
  第九章 种姓的种类与种姓的分裂
  第十章 种姓的纪律
  第十一章 种姓与传统主义
  第十二章 种姓秩序的宗教救赎意义
  第十三章 种姓在印度的历史发展条件
第2篇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救赎学说
  第一章 婆罗门宗教意识之反狂迷的、仪式主义的性格
  第二章 法的概念与自然法概念之阙如
  第三章 印度的知识、禁欲与神秘主义
  第四章 沙门与婆罗门的禁欲
  第五章 婆罗门文献与印度学问
  第六章 救赎技术与宗教哲学的发展
  第七章 正统的救赎理论
  第八章 《薄伽梵歌》的救赎论与职业伦理
  第九章 上层职业僧侣的异端救世论
第3篇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
  第一章 原始佛教转化的一般因素
  第二章 阿育王
  第三章 大乘佛教
  第四章 布教
    一、锡兰与中南半岛
    二、中国
    三、韩国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