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播影视专业实用教材/广播影视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摄影构图(第四版)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广播影视专业实用教材/广播影视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摄影构图(第四版)

42.89 7.2折 59.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5.50

作者郭艳民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726774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28558170

上书时间2025-05-2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图片摄影、电视摄影、电影摄影、网络视频摄影是当下影像生产的主要类别,尽管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本质特性,但是,在视觉方面的创作规律还是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简单来说,它们的主流影像都是摄影师用“画框”去框选世界的产物。人们用“画框”裁剪取舍拍摄场景和事物,组织被拍摄对象的相互关系,这就是“构图”。
  近年来,摄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随着摄影器材的普及以及摄影技术门槛的快速降低,摄影越来越“大众化”,人人都是摄影师,人人都是影像生产者,对大多数人而言,摄影只是一种工具,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各种实际应用相结合,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失去了艺术作品的属性。另一方面,摄影越来越“艺术化”,一些艺术家将摄影作为自我表达的手段,追求影像的个性化、观念化,对于这些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也没有公认的审美标准可以衡量、评判其水平和价值。
  我们在从事摄影教育过程中对摄影的定位是“专业化”,我们将摄影作为“视觉传播”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传者与受众交流的顺畅和有效,人们需要遵从一些基本的规则。
  “摄影构图”是一门摄影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以固定画面为基础,结合动态影像摄影特点,研究摄影画面构成的技巧和动态影像摄影画面创作的基本规律。摄影构图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画面的构成形式和主题思想的表达。图片摄影传统上是“静态瞬间艺术”,但是,随着摄影技术和媒体传播方式的快速变化,动图、视频流(以图片为主要素材)、光场摄影、全景摄影等各种新形态不断涌现。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属于“视听媒介”,是空间、时间、运动、声音等元素的结合体,其叙事方式均为分切拍摄、剪接连续叙述,在创作过程中,要求摄影师既能拍摄好单个固定镜头,又能拍摄好连续运动镜头,要注意镜头之间的对应与连贯,还要注意声音与画面的配合,具有编辑意识、声音意识。动态影像既要能够再现客观场景、事实,又要能够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既要能够完成叙事,又要能够写意和抒情。
  在学习摄影构图的过程中,既要很好地掌握固定画面的拍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要研究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的特性,研究其各自具有的创作规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讲的固定画面的构成原理,既是今后动态影像摄影的重要基础,又与动态影像摄影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没有固定画面创作的学习,就会缺乏必要的基本功训练;但如果只能够拍好固定画面,那么在动态影像摄影中,很多时候就只能拍出“精美的碎片”。
  在摄影专业、编导专业、影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学习图片摄影、电视摄影、电影摄影、网络视频摄影四方面的知识。关于它们的关系,作者认为图片摄影的学习和训练是基础。一方面,单幅画面对构图、用光、色彩处理、角度选择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谨,画面更加独立和完整,有利于以较高的标准进行摄影训练;另一方面,图片摄影所使用的器材相对于动态影像摄影器材来说,比较便宜,摄影爱好者比较容易上手训练;再一方面,图片摄影比较灵便,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而动态影像摄影往往依赖集体创作,难度较高,成本较大,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因此,还是要坚持从图片摄影开始进入,循序渐进,再到电视摄影、电影摄影或网络视频摄影。
  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感受到静态摄影与动态影像摄影的不同之处。简而言之,它们的不同就是静态摄影属于“瞬间艺术”,而动态影像摄影则是“展现过程”。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静态摄影与动态摄影的分野越来越明显,图片摄影越来越多地从现代美术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中汲取营养,而影视摄影、网络视频摄影则在自身本体特性的基础上,越走越远,时间、声音、剪辑、传播方式等因素在动态影像摄影创作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掌握静态摄影构图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习电视摄影、电影摄影、网络视频艺术创作、剪辑、制作等课程,这样,才能够获得完整、系统的影像创作知识。

导语摘要
  《摄影构图(第四版)》主要以固定画面为基础,结合动态影像摄影特点,讲授摄影画面构成的技巧和摄影画面创作的基本艺术规律。全书共分十章,除涵盖构图、角度、景别、造型、色彩、影调、光线等主要内容外,还拓展了360度全景影像摄制的知识内容。
  《摄影构图(第四版)》适用对象为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摄影影像创作能力。
  《摄影构图(第四版)》在2015年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前几版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等荣誉。


作者简介
  郭艳民,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留校任教至今。
  主讲“摄影构图”“新闻摄影”“摄影批评”“视觉传播前沿”等课程。其中“摄影构图”课程先后获评中国传媒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电视摄影构图”课程获评国家网络精品课程。主讲的慕课“摄影艺术创作”2019年8月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线,2019年3月同时在中国大学学慕课“爱课程”平台上线。主要学术著作有《电视新闻摄影理论及应用》、《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摄影构图》、《3D电视节目创作研究》(任主编)、《新闻摄影》(任副主编)、《数字电视摄影技术与艺术》(合著)等。《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中国电视》《传媒》《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2006年1月-2007年2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和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交流、学习。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目录
章 摄影构图的概念及其创作规律
节 摄影构图的概念
第二节 构图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第四节 边框与画幅

第二章 摄影构图诸元素及其处理
节 主体
第二节 陪体
第三节 前景
第四节 背景
第五节 空白

第三章 拍摄角度
节 角度的意义
第二节 拍摄方向
第三节 拍摄高度
第四节 拍摄距离与画面景别
第五节 动态影像摄影角度处理

第四章 画面造型任务
节 空间感(透视感)
第二节 立体感
第三节 质感

第五章 线条、形状、影调
节 线条
第二节 形状
第三节 影调

第六章 色彩
节 色彩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影响画面色彩的因素
第三节 色彩的处理

第七章 光线
节 光线的意义
第二节 不同方向光线的特点及应用
第三节 室外自然光
第四节 室外直射光
第五节 室外散射光
第六节 室内自然光
第七节 反光板的使用与效果
第八节 人工光照明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运动
节 摄影画面的动感表现
第二节 运动摄影

第九章 影视特性与摄影构图
节 影视空间与摄影构图
第二节 影视时间与摄影构图
第三节 声音处理与摄影构图
第四节 画面剪辑与摄影构图
第五节 场面调度与摄影构图

第十章 构图的“终结”——360度全景摄影
节 360度全景影像与传统影像
第二节 360度全景图片的拍摄与制作
第三节 360度全景视频的拍摄与制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摄影构图(第四版)》主要以固定画面为基础,结合动态影像摄影特点,讲授摄影画面构成的技巧和摄影画面创作的基本艺术规律。全书共分十章,除涵盖构图、角度、景别、造型、色彩、影调、光线等主要内容外,还拓展了360度全景影像摄制的知识内容。
  《摄影构图(第四版)》适用对象为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摄影影像创作能力。
  《摄影构图(第四版)》在2015年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前几版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等荣誉。

主编推荐
  郭艳民,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留校任教至今。
  主讲“摄影构图”“新闻摄影”“摄影批评”“视觉传播前沿”等课程。其中“摄影构图”课程先后获评中国传媒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电视摄影构图”课程获评国家网络精品课程。主讲的慕课“摄影艺术创作”2019年8月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线,2019年3月同时在中国大学学慕课“爱课程”平台上线。主要学术著作有《电视新闻摄影理论及应用》、《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摄影构图》、《3D电视节目创作研究》(任主编)、《新闻摄影》(任副主编)、《数字电视摄影技术与艺术》(合著)等。《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中国电视》《传媒》《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2006年1月-2007年2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和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交流、学习。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