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GRAVES -------- The Greek Myths. -------- Introduced by Kenneth McLeish. Illustrations by Grahame Baker. Folio Society 罗伯特·格雷夫斯 英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军官。因发表战争回忆录《向一切告别》(1929)而成名。战后移居西班牙。其历史小说和传奇小说有《克劳狄乌斯自传》(1934)、《克劳狄乌斯封神记》(1934)、《白色女神》(1947)、《荷马之女》(1955)等。还写过一些优美洗练的爱情诗。对希腊和希伯来神话也深有研究。1955年发表《希腊神话》(2卷)。1961~1966年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1980年发表小说《他们吊死了我的圣洁的比利》。 中文名 罗伯特·格雷夫斯 国 籍 英国 职 业 诗人、小说家、评论家 代表作品 《向一切告别》
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1895.7.24–1985.10.7),20世纪英国著名诗人,作家格雷夫斯生于伦敦,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之后从牛津大学毕业。他在开罗大学教了一年英语,后来曾一度在西班牙的马略卡岛定居。格雷夫斯从1961到1966年间任牛津大学的诗歌学教授。 罗伯特·格雷夫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诗人。他擅长写洗练的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继承了传统的风格,不趋时髦。他的战争诗独具特色,充分展示了诗人特有的才情和睿智. 也写小说、杂文、文学批评和神化研究作品,并翻译文学经典。他最初的作品是一些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生命的摧残的诗歌。他的自传《向一切告别》(1929年)讲述了他在一战中的经历。谴责战争的残酷,对英国病态的社会和文化表示不满。 《耶稣王》(1946年)是一部非传统历史小说。他后来的大部分诗作都是爱情抒情诗。他的古罗马帝国三部曲《我,克劳迪斯》(I, Claudius)、《克劳迪斯神和他的妻子梅萨利纳》(Claudius the God and His Wife Messalina)、《贝利萨里乌斯伯爵》(Count Belisarius)是现代历史小说经典之作,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生活在古代的人物具有亲近感,同时又保持了历史性。他在《白色女神》(1947)一书中认为文艺起源于对原始女神的崇拜。他对希腊和希伯来神话也深有研究。1961至1965年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1980年发表小说《他们吊死了我的圣洁的比利》。 《火盆旁》(1916年)、《诗集1938–1945年》(1946年)、《诗集》(1959年)、《新诗集》(1977年)。神话研究作品——《白仙女》(1947年)、《希腊神话》(1955年)。随笔——《肩负读者》(The Reader over Your Shoulder)(1943年,与艾伦·霍奇合著)。[1] ================================= 罗伯特·兰克·格雷夫斯(Robert Ranke Graves, 1895年7月24日-1985年12月7日),英语诗人、翻译家和小说家。在漫长的一生中,他生产了超过140部的作品。他是盎格鲁-爱尔兰作家阿尔弗雷德·珀西瓦尔·格雷夫斯(Alfred Perceval Graves)和阿玛莉·冯·兰克(Amalie von Ranke)的儿子,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的外甥。他是作家查尔斯·帕特里克·格雷夫斯(Charles Patrick Graves)的兄弟,以及菲利普·格雷夫斯(Philip Graves)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格雷夫斯的诗,以及他对希腊神话的翻译和创新性的阐释,他关于自己早年生活——包括他在一战中扮演的角色——的回忆录,《别了,所有那些……》(Good-bye to All That),还有他对诗歌灵感的历史研究,《白色的女神》(The White Goddess),一直不停地再版。
他以写作为生,特别是诸如《我,克劳迪斯》(I, Claudius),《基督王》(King Jesus),《金羊毛》(Golden Fleece)和《贝利萨里乌斯伯爵》(Count Belisarius)那样的大众历史小说。他还是一名杰出的古典拉丁和古希腊文本的翻译者;由于译文生动流畅,他的《罗马十二帝王传》(The Twelve Caesars)和《金驴记》(The Golden Ass)的译本至今还很流行。格雷夫斯于1934年以《我,克劳迪斯》和《克劳迪斯神》(Claudius the God)这两部著作获得詹姆斯‧泰德‧布来克纪念奖。
1914年8月,在一战爆发的时候,格雷夫斯几乎立即参军,受雇于皇家威尔士燧发枪手。1916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火盆上》(Over the Brazier)。作为一名战争诗人,他赢得了自己的名声,同时他也是第一个书写关于自己前线战斗经验的现实主义诗歌的诗人。在稍后的几年,他从他的诗集中删去了他的战争诗,理由是这些诗作显然是“战争诗潮的一部分”。在索姆之战中格雷夫斯被弹片穿透肺部而负重伤并被认为必死无疑——确实,在官方的报道中,格雷夫斯因伤死亡。然而,他却逐渐地康复了管来,在法国短暂停留一段时间后,他在英国度过了接下来的战争岁月。
格雷夫斯于萨松的友谊在格雷夫斯的信件和专辑中得到了记载,帕特·巴克(Pat Barker)据此创作了一部小说《再生》(Regeneration)。格雷夫斯的诗集《精灵与燧发枪手》(Fairies and Fusiliers, 1917)展示了二者早期友谊之亲密,这部诗集包括许多赞颂两人友谊的诗歌。通过萨松,格雷夫斯也成为了威尔弗来德·欧文的朋友,他承认这位新朋友很有才华。1918年欧文出席了格雷夫斯于南希·尼科尔森(Nancy Nicholson)的婚礼,为他们献上,就像格雷夫斯回忆的那样,“一套十二使徒的调羹,他开玩笑说,第十三个因懦弱而被毙了”。
战后时期
婚后以及二战结束之后,格雷夫斯继续他在牛津的学业。稍后靠尝试经营一个小商店为生,但不久之后这笔买卖就失败了。1927年他在开罗大学谋取了一个职位,并与他的妻子和儿子以及诗人劳拉·瑞定(Laura Riding)赴开罗工作。不久之后他就回到了伦敦,并于伦敦在高度情绪化的环境(瑞定一度试图自杀)中与妻子分手并于其后与瑞定离开伦敦到马略卡岛的得雅村生活。在那里,二人在悉心/占有物(Seizin)出版社出版文字著作,创立并编辑文学杂志《尾声》(Epilogue);他也写了两部成功的学术著作:《现代主义诗学研究》(A Survey of Modernist Poetry, 1927)和《反文选手册》(A Pamphlet Against Anthologies, 1928);这两部著作对现代文学批判尤其是新批评颇有影响。
文学生涯
1927年,格雷夫斯也出版了《劳伦斯与阿拉伯》(Lawrence and Arabs),一本关于T.E.劳伦斯的,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著作。事实证明,《别了,所有那些……》(1929,1957年由格雷夫斯本人修订再版)是一部成功的著作,但这部著作的成功,是以许多朋友的友谊为代价的,尤其是萨松。1934年,格雷夫斯出版了他在商业上最成功的著作《我,克劳迪斯》。通过使用古典资源,格雷夫斯建构了罗马帝王克劳迪斯一生的复杂而引人注目的传奇故事,这个传奇在后来的《克劳迪斯神》(1935)中得到了延续。格雷夫斯的另一部历史小说是《贝利萨里乌斯伯爵》(1938),这部作品重述了拜占庭将军贝利萨里乌斯的视野。
格雷夫斯于瑞定于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前夕离开马略卡岛。1939年,他们前往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纽霍普暂住。他们反复易变的关系在理查德·珀西瓦尔·格雷夫斯的非虚构小说《罗伯特·格雷夫斯:1927-1940:与劳拉在一起的日子》( Robert Graves: 1927–1940: the Years with Laura)以及T.S.马修斯(Matthew's)《杰克或贝特/更好》(Jacks abd Better, 1977)中得到了描述。米兰达·希摩尔(Miranda Seymour)还据此写了小说《三九年夏天》(The Summer of '39, 1998)。
在回到英国之后,格雷夫斯开始于贝里尔·霍奇(Beryl Hodge)交往,当时贝里尔是格雷夫斯《长周末》(The Long Week-End, 1941)和《你肩上的读者》(The Reader Over Your Shoulder, 1943, 1947以《英语的使用与滥用》[The Use and Abu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为题再版)两部著作的合作者阿兰·霍奇(Alan Hodge)的妻子。1946年,格雷夫斯和他的新妻子贝里尔在马略卡岛的得雅重建家园。这座房屋现在已经成了博物馆。1946年他还出版了历史小说《基督王》。他于1948年出版了《白色的女神》,这部书引出了后来为新时代人所奉行的凯尔特占星术——这玩意完全是发明出来的——的形式。在著作《新克里特岛的七天》(Seven Days in New Crete, 1949)中,格雷夫斯转向了科幻小,1953年他与约书亚·波德罗(Joshua Podro)合作出版了《拿撒勒福音复刻》(The Nazarene Gospel Restored)。
滿意。歡喜。
实体书的话,可能内容方面还是有不足,不过可以收到是真的感谢。